張廷玉殿試只考了三甲152名,康熙調來卷子:這成績完全可列一甲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8歲的張廷玉從老家桐城來到京師,準備參加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考試——會試。可不巧的是,康熙帝不久前剛剛任命張英為本次會試的主考官,這就意味著,要麼張英放棄主考官一職,要麼張廷玉放棄本次會試,三年以後再考。
按照清代的制度,父親若是為主考官或副考官,那麼他的兒子、親屬都照例要回避,不得參與本屆科考。當然了,張英受命為主考官是皇帝的意思,所以從理論上來講,張廷玉就得放棄這次會試。
張英回到家中後覺得內心極為愧疚,不敢見到風塵僕僕趕來的兒子。會試三年一期,青春有多少個三年,錯過了就錯過了。不過不告訴兒子也不行,遲說不如早說,於是便決定把情況告訴張廷玉。可是,張廷玉聽到這個不幸的訊息後,沒有顯示出任何的不滿情緒,而是突然跪在了父親的面前,莊嚴行禮,表示願意退出會試。
這個情況很快被朝廷內外得知,他們都認為張廷玉只能三年之後再參加會試了。另外也有一些人為其扼腕嘆息,打抱不平。正當大家提張廷玉惋惜之時,有人說話了,而且非常管用,這人就是康熙帝,他說:“張廷玉可以參加考試。”不過,康熙帝也附加了一個條件,張廷玉的試卷要送給他親自審閱。既然皇帝發話了,其他反對之人自然也不敢多說什麼。
在接下來舉行的會試中,張廷玉果然不負眾望高中貢士,取得隨後的殿試資格。殿試中,各省學子認真考試,張廷玉一路下來,考得相當順手,他自己十分自信。一甲前三名倒不一定有十全把握,不夠二甲前幾名他認為還是不成問題的。
然而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差距,有人不會讓他那麼順利,這個人就是他的父親張英。放榜那天,張廷玉和其他學子一樣擠破頭在仔細看著名次,可前面好幾排這麼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最後,終於在下面看到了名次,是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雖然榜上有名,可對於這個名次,實在是有點說不出口。
其實,還真不是張英故意要為難兒子,相反,這是他一個英明的決定。兒子這個不起眼的名次,不會引起他人的嫉妒,也不會有人背後打黑槍。康熙帝很早就聽說張廷玉學問不錯,他也納悶怎麼就考了這個名次。於是,便讓人將張廷玉殿試的卷子拿來親自審閱。
康熙帝複核張廷玉的試卷時大吃一驚,這是一份幾近完美的答卷,其水平不能說超過狀元,但比起榜眼、探花那一點也不遜色。可是張英卻給兒子一個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差點就名落孫山。如果這種情況不是發生在張英的身上,那後果可想可知,革職查辦肯定是免不了的。
可是,父親給兒子降名次,侵權人與受害人都是自家人,這自然不能說是舞弊了。如今,進士名次已經確定,如果重新改動勢必會得罪天下讀書人。但康熙也有辦法,他破格錄用張廷玉為翰林院庶吉士,讓他進入讀書人的最高殿堂,也為日後入閣拜相鋪好道路。
或許,張廷玉這也是禍兮福所倚,雖然考了個不好的名次,可陰差陽錯被選為庶吉士。因此,又有人說這是張英以退為進的策略,又有人羨慕張廷玉運氣好,遇上英明的皇帝。其實,任何運氣的背後,都有實力作為支撐,張廷玉就具備這樣的實力,這也是他後來能一步步走進權力核心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