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居官,本之為恃身,上之為事君,下之為治民,三者其要也”,這是明代楊士奇在《思政堂記》中的一句話,意思很簡單,君子做官,“恃身”即潔身自愛是本,這樣才能做到上“事君”、下“治民”。楊士奇(公元1366~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里,諡文貞,是明代“三楊”之一(另兩位是楊榮、楊溥),人稱“西楊”,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任五朝,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這篇《思政堂記》是其應時任廣德知州的羅坤泰而作。
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翰林院庶吉士羅坤泰外放,授廣德知州。羅坤泰是江西吉水人,永樂戊戌(公元1418年)科進士,因“歷事內廷,有能聲”,“遂擢知廣德州”。羅坤泰到廣德上任後不久,看見治事廳(大堂)後面的二堂“久圮,因其舊”,於是“葺之”,並“加閎焉”,擴大了原堂的規模,使修整以後的二堂“闓爽靚深”,從而“喧囂之聲,塵雜之跡,皆不及”,可以“舒暢煩惱,澄心頤神,而啟發靈知”,並取名思政之堂。又親自書信一封,請時任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的楊士奇作記,於是就有了這篇《思政堂記》,記全文如下:
治事之後,堂名思政者,求善其政也。為政有道也。未得夫道,必求諸心,方清淨無事,不與物接之際,靈臺湛虛,道無不存。一念之興,道遂著焉。故凡官府,皆有退處燕休之居,豈徒息勞而軼倦哉?亦以專一,其志而將致,夫無窮之道也。
廣德州及所隸建平縣,凡民之戶幾萬幾千有奇,田之稅歲幾萬幾千有奇,且在邦機之內也。於此為之守而善其政,殆難矣哉!廬陵羅坤泰之知州也,勤其政而愛民如子,蚤暮察其所欲為,盡心而為之。州治之後有堂久圮,因其舊,葺之,而加閎焉。關爽靚深,喧囂之聲,塵雜之跡,皆不及,可以舒暢煩惱,澄心頤神,而啟發靈知。公暇則以此用其心,與所未至,名曰思政之堂,求與為記。
君子居官,本之為其恃身,上之為事君,下之為治民,三者其要也。必端其在己勉,於臣職不使有所不盡厚,於民生不使有所不足,夫欲其然也!其道有不思而得者乎?庶事脞乎前,而人異,情時異,宜也。欲隨事酌其精,權其宜,而不由乎思,可乎?卒有過,舉焉不遠,而復亦未必不由乎思也。入而思之,出而行之,政有不善焉者,寡矣。坤泰可得謂為政之道與?
坤泰,永樂戊戌進士,由庶吉士擢今官,和厚明敏,而有志焉。為廣德未逾年,吏部尚書蹇公奉詔巡撫過之,民耆老千餘人詣公,言知州之賢能仁愛巳也。其得民如此,非得為政之道而然與?如求其道而不已焉,民將戴之,豈有窮乎?且後之繼坤泰而居者,無窮遠也。如皆求其道而不已焉,民將戴之又有窮乎?以是坤泰為記而並以告夫來者。
據清胡有誠修《光緒廣德州治》記載:“(廣德)州署在城中,洪武四年同知趙有慶建,中為正堂,東西為吏目廳、錢帛庫,翼以吏胥諸房科,南為儀門、大門、譙樓,北為後堂,為官廨以及吏舍。”如左圖。 廣德州署圖 (清-胡有誠《光緒廣德州志》)
又記載“後堂久圮,永樂間知州羅坤泰重修,名曰思政堂,楊士奇記。”從圖上看,最南面的第一座建築就是今天的鼓角樓,其次是儀門、大門、大堂,圖中的大堂就是正堂,思政堂就是正堂後面的二堂。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廣德改路為廣德直隸州,同知趙有慶奉命知廣德,趙有慶是山東青州府人。他來廣德任知州的時候,明季初立,朝綱待振,城署圮塌,百廢待興,有鑑於此,他開始修建廣德州署。之後歷代廣德州志記載的廣德州署圖,即上圖,就是在他修建的基礎上形成的。後來又有幾次修建,但總體佈局變化不大,只是進行了區域性的改擴建。思政堂也一直在圖中二堂的位置。
思政堂後來幾次改名。據胡有誠編修的《光緒廣德州治》中載錄,前後一共四次:
第一次是明成化五年(公元1466年),浙江平湖人陸鳳知廣德州,重修廣德州署的廳堂廊舍,正廳曰嶽牧堂,即大堂,後面的二堂改名為思過堂。陸鳳於天順末知廣德州,在位數年,建四社學,築和豐倉,修城牆橋樑,設明倫堂,這些功業,明成化年間的禮部尚書姚夔在《廣德州治重修記》均有記載。
第二次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直隸隆慶人辛禮知廣德州。辛禮在廣德任上,重修了文廟,在集市購買了大量的銅,鑄就祭祀用的種種祭器,同時鼓勵鄉學,增加了學校田產,從此廣德的興學之風越來越盛。在他在任期間,他把思過堂又更名為敬儀堂。
第三次是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御史虞守愚過廣德,易敬儀堂為敬簡堂。
第四次是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江西萬安人朱麟知廣德州,復又更敬簡堂為思過堂。
歲月不居,時光如流。思政堂雖數次易名,但都體現了時任地方官的封建官吏重視修身、事君、治民的傳統,而楊士奇的這篇《思政堂記》更是更好的詮釋了這個傳統。
作者開篇即談思政的意思,就是“求善政”,他認為“為政”是有“道”的,而要得到這個“道”,必須首先是求之於心,使內心安寧清淨,這點即儒家傳統中的“修身”,即《大學》中的所說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開篇正是楊士奇對傳統經典中關於“修身”的發揮。楊士奇認為思政堂這個“退處燕休之居”,並不是為了“徒息勞而軼倦”,而是為了能夠使為官者內心專一,從而達到修身的目的,領悟為政之道。
接下來,楊士奇在文中回顧了廣德知州羅坤泰任上能勤政愛民。明代的廣德,直隸於京畿,“民之戶幾萬幾千有奇,田之稅歲幾萬幾千有奇”,可謂民多事繁。但羅坤泰“蚤暮察其所欲為,盡心而為之”,致使“為廣德未逾年,吏部尚書蹇公奉詔巡撫過之,民耆老千餘人詣公,言知州之賢能仁愛己也。”就是說,羅坤泰在廣德任上還不到一年,正好禮部尚書蹇義奉皇帝之命來廣德視察,廣德的老百姓紛紛都向這個欽差大臣稱頌羅坤泰的“賢能仁愛”。在胡有誠編修的光緒《廣德州志》中,也記載了羅坤泰在廣德宦績:“羅坤泰,吉水人,永樂戊戌進士,由庶吉士出知廣德州,文學優長,諳練吏治,體存心公,直不受私謁。興學校,獎勵生徒,祛除弊政,民訟止息,一郡稱平”。
羅坤泰知廣德州期間,還發生了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據“三楊”之一被時人稱為“東楊”的明永樂年間內閣首輔楊榮在《東川迎養圖序》中記載:羅坤泰到廣德“下車之初即遣人走迎二親來就養,既至,坤泰即備馬出迎東川,俯伏跪拜,……歡愉之色,溢於顏回孝敬之誠,發於悃愊”,意思是說羅坤泰到廣德任知州後不久就派人把他的父母接來贍養,父母來的那天,他騎著馬,親自去接,一直接到城外的東川(即今日無量溪),並且不斷拜謝自己的父母,非常至誠,就像顏回,發自內心。羅坤泰的這個舉動,一下子就在全城傳為美談,“於是州之僚屬父老相與瞻望”,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孝道示範作用,全州老百姓都說“州候之所以孝於其親如此,吾與等其不可盡事親之道乎?”後來,有“善畫者繪為東川迎養圖,並請詞林諸君子詩文以述其事”。於是,廣德知州羅坤泰東川迎養,一時世人皆知。楊榮後來在《序》中感慨道:“(羅坤泰)……遠迎就養,以展其身先之敬,而又足以使人觀感以興起其孝弟之心……至若事上以忠,奉祀以敬,恤民以仁,處事以公……其所造就者,有未涯涘?”意思是說羅坤泰東川迎養,其實是在告訴老百姓一定要敬奉父母,從而使人有了孝上悌下之心,如果大家都忠上敬老,以仁愛之心對待民眾,以大公之心處理事情,其所達到的成就,就像河沒有岸一樣。
楊士奇、楊榮在明季永樂前後,都是位高權重的人物,而廣德知州羅坤泰都在二位筆下得記,何其幸哉?查《明史列傳》,不載羅坤泰,但因為他是江西吉水人,明初的羅復仁和其孫羅汝敬也都是江西吉水人,羅復仁在當時和明開國元勳劉基齊名,羅汝敬是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進士,兩人都載《明史列傳》。我很懷疑坤泰是汝敬之弟,惜手頭無資料可證。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在歷史的長河中,羅坤泰早已化為廣德過往官員中的一抹煙塵,思政堂也早已成為一段歷史陳跡,留給我們的,就只有這一《記》一《序》中的隻言片語。但就是這隻言片語,卻能引發我們無盡的遐想。
廣德自秦建縣以來,歷代州署都位於現在的鼓角樓後,鼓角樓可謂見證了往來穿梭廣德的數百數千的一個又一個地方官。“恃身”、“事君”、“治民”是古代的為官三要,但同樣可以引申為如今為官者三要:潔身自好,忠於事業,關注民生,而“思政堂”“思過堂”“敬儀堂”“敬簡堂”都是想從不同的角度引發為官者思考:為官需思善政,需思己過,需知律法,需知廉簡。如果為官者都能這樣求為官之道,我想,那麼就如楊士奇在《思政堂記》所說:“如求其道而不已焉,民將戴之,豈有窮乎?且後之繼坤泰而居者,無窮遠也。如皆求其道而不已焉,民將戴之又有窮乎?”
(作者系中學高階教師,宣城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校校長助理,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