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李豫的最後一天:想起死不瞑目的弟弟,後悔掘了郭子儀祖墳
唐代宗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二十一日深夜,長安城大明宮紫宸內殿,唐代宗李豫病重不起。就在三天前他還好好的,身體倍棒,吃嘛嘛香。沒想到忽然生了病,而且日漸嚴重。李豫跟服侍在側的太子李適和司徒郭子儀說,我死之後,太子即位,司徒為冢宰。冢宰為天子死後總攝國家大事的暫時職務,任期三天。三天裡太子守孝不治事,冢宰代行天子之責。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十二月十三日,李俶(讀如促)出生於長安城東北安國寺東附苑“十王宅”陝王李嗣升府邸。開元十三年(725年),李隆基為了防止諸王叛亂,遂給諸王在長安城修建了規模龐大的宅院,把他們圈養起來,取名“十王宅”。諸王生活起居皆由宮中宦官密切照料,一日三餐由家令侍奉,還請飽學之士講授詩書。但是諸王之間嚴禁交結,也禁止諸王和外臣交結。
李俶母親吳氏是掖廷宮一名犯官之女。李嗣升剛進“十王宅”時各方面條件不具備,比較簡陋,鬱鬱寡歡,年紀輕輕便把兩鬢頭髮掉光了,髮際線非常靠後。有一天入宮面聖,李隆基見了很生氣,專門挑了個時間去他家看了看,發現庭院不掃,樂器蒙塵,左右連個侍奉的嬪妃都沒有。李隆基愀然不樂,跟高力士說,我兒居住條件如此惡劣,將軍你為啥不跟我說呢。遂讓高力士挑選民間美貌女子五名入宅侍奉。
高力士說,如果從民間挑選,就怕招來非議,不如從掖廷宮找幾個犯官女子,廢物利用。李隆基說,也行。於是找了三個人,吳氏便是其中之一。吳氏跟李嗣升在一起不久,有一晚半夜醒來,失眠了。李嗣升問,大半夜不睡覺,搞啥么蛾子。吳氏說,我夢見一位天神下凡,一劍捅入我的右脅,疼得我醒來了。李嗣升讓人拿來蠟燭一照,發現吳氏肋下隱然有一道宛若劍傷的紋路。過了段時間,孩子出生,成為李嗣升長子。
生下三天,李隆基讓抱入宮中洗澡,由於這孩子身體孱弱,保姆便把其他皇子的兒子抱了進去,李隆基見了,悶悶不樂,保姆趕緊叩頭請罪,說明原委,李隆基說,不怪你,把真的抱來。李隆基見了李嗣升長子,大喜,對著太陽仔細端詳,說道,這孩子比他爸有福氣。遂起名李俶,俶就是美好。
李俶兩歲時,母親吳氏不幸去世,年僅十八歲。從小失去母親的他生活之艱辛可想而知,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便是讀書寫字,尤其喜歡《禮經》和《易經》。就這麼過了十年,他和父親的生活迎來轉機。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在武惠妃和李林甫聯合陷害下被李隆基賜死,武惠妃想把兒子壽王李瑁扶為太子,但是李隆基一直意未決,年底,武惠妃病死,李瑁太子之夢破碎。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李隆基聽了高力士建議,立忠王李璵為太子。忠王李璵便是陝王李嗣升。
李璵沒有被立為太子之前,李俶在李隆基百餘位皇孫中並不出眾。李璵當了太子,他便成了嫡長孫,從此進入聖人視野,李隆基經常把他召入宮中,關心他的學習生活。由於“仁孝溫恭,動必由禮”,也就是聽話很乖,不是野孩子,所以李隆基非常喜歡他。李隆基老了,不喜歡小孩蹦蹦跳跳,太鬧騰不行。
李璵被立為太子後,更名李亨,亨意為通達。但是李亨並不通達。唐朝歷代太子都有篡位的傳統,李隆基鑑於往事,對太子嚴防死守。李林甫和楊國忠先後任相,他們揣摩上意,對李亨處處使絆子,設陷阱,搞得李亨離了兩次婚,身心蒙受巨大創傷,精神受到極大刺激。李俶目睹父親悲慘遭遇,仇恨的種子在心中萌發。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起兵造反,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翌年五月。潼關失守,李隆基帶領諸王諸楊倉皇西遁。護送禁軍共有三千餘人,精銳部隊飛龍禁軍約兩千人由廣平王李俶和建寧王李倓(李亨三子)統領,“典親兵扈從”。李俶“沉沉有大志,喜怒不形於色”,李倓“英毅有才略,善騎射”,此時李俶30歲,李倓27歲,正是幹事業的大好年華。
李隆基一行來到馬嵬驛,禁軍們好幾天沒吃飯,怨聲載道,甚至直接人身攻擊李隆基,禁軍統領陳玄禮生怕激起兵變,便跟高力士商議後,去找太子李亨的親信太監李輔國,讓李輔國轉告李亨,準備弄死楊國忠,轉嫁禁軍們怨氣。但是李亨被李隆基這麼多年整怕了,不敢輕舉妄動,正在遲疑,李俶和李倓兄弟抓住了機會,明白如果不能當機立斷,且不說禁軍人心不可用,即使勉強護送他們到了西蜀,西蜀是楊國忠的地盤,他們也沒有好下場。
於是兄弟二人和陳玄禮秘密接頭,李倓派麾下死士張小敬率先發難,射死楊國忠,逼死楊貴妃。諸楊被滅,下一步該怎麼走就成了問題。畢竟太子李亨是馬嵬驛之變的幕後支持者,如果到了西蜀,李隆基秋後算賬,李亨父子還是死路一條。於是李俶暗中指使親信安排附近百姓攔住李亨不讓走,李倓跟李亨說,如果咱們入蜀,大唐就完了。自古以來,入蜀容易出蜀難。您應該廣募豪桀,找到郭子儀和李光弼,收復河山。李亨問李俶的意見,李俶也贊同三弟。於是李亨和李隆基分道揚鑣,來到甘肅靈武,重振河山。
李倓英勇善戰,一天戰鬥數十次,血染鐵衣,深得軍心。李亨稱帝后,想讓李倓當天下兵馬元帥,但是李輔國卻提議,讓李俶擔任此職。李亨說,李俶都已經是太子了,還當啥元帥啊。李輔國說,太子出外撫軍,在家監國,元帥就是撫軍,所以太子當元帥最合適。李亨聽了,讓李俶統領天下兵馬,讓李倓當禁軍統領。
這是標準的唐初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父子的翻版,李輔國就是魏徵。李世民英勇善戰,立功無數,魏徵勸李建成親自掌兵,以免被李世民奪了太子之位。但是李世民羽翼已成,勢大難制,最終釀出玄武門之變。殷鑑不遠,李輔國給李亨提出了正確建議,以免二子再次發生建成世民的慘劇。
不久,張皇后和李輔國跟李亨說,李倓怨恨自己不能統領兵權,終日鬱郁,想造反。李亨遂將李倓賜死。第二年,李亨跟李泌說起李倓,臉有戚容,李倓的確有功,只是被小人蠱惑,想害死他哥,我為了大唐社稷,只好割愛。李泌說,兄弟倆感情好著呢。現在李俶說起弟弟,猶且痛哭不已。你被人忽悠了。李亨聽了,淚如雨下,事已至此,徒嘆奈何。
李俶不久改名李豫,即位後追諡李倓為承天皇帝。李泌說,當年李隆基就追諡大哥李成器為讓皇帝,這事辦得好。出殯時李倓的靈柩出不了城門,眾人束手無策。李豫跟李泌說,李倓這是心中有恨,你親自跑一趟,說說他的功勞。李泌親自寫了兩篇輓詞,命挽士唱,靈柩方才啟動,觀者皆為垂泣。
呂思勉說,李豫為啥要追諡李倓為承天皇帝?毫無疑問心中有愧。當年李倓就是他跟李輔國一起合謀害死的。如果跟他沒關係,李豫完全犯不著來這一出,他又不欠李倓什麼。所以此舉是在為自己贖罪。
李亨駕崩前夕,張皇后跟李豫說,李輔國是個大奸臣,逼死太上皇,罪大惡極,現在想跟程元振造反,咱倆應該聯手幹掉他。李豫哭著說,我爹病危,二人都是我爹勳舊之臣,如果殺了,我怕嚇死我爹,這事不能幹。張皇后說,你先回去,好好想想。李豫回去,如此絕密之事不知怎麼便被程元振知道了,程元振密告李輔國,二人將張皇后之黨一網打盡,當夜李亨駕崩,李豫即位。
張皇后此舉便叫“與虎謀皮”。李輔國和程元振都是李豫得力助手,她卻想讓李豫幹掉這兩人,也不知怎麼想的。再說了即使二人圖謀不軌,也不過是太監,好收拾。如果張皇后日後得勢,保不齊便是下一個武則天。李唐家族被武則天韋皇后太平公主等幾個女人害慘了,絕對不會允許女人再次得勢。於情於理,李豫都不會跟她合作。
李豫當了皇帝,李輔國飛揚跋扈,跟李豫說,"大家但居禁中,外事聽老奴處分"。你好好當你的傀儡,不要瞎搗亂。李豫心中一萬匹羊駝飄過,表面卻說,太好了,你就是我的尚父。當年周武王便叫姜子牙尚父。事無大小皆諮之,群臣出入皆先詣尚父,輔國晏然處之。
很快,李豫便解除了李輔國兵權,讓程元振取而代之,封李輔國博陸王。李輔國怕了,入宮道歉,憤咽而言曰:"老奴事郎君不了,請歸地下事先帝!"李豫心說,死太監趕緊死去吧,嘴上卻說,尚父勞苦功高,我只是不想讓你太累。
三個月後,一個盜賊深夜進入李輔國府邸,割掉李輔國首級和一條胳膊,跑了。李豫一面讓有司捕盜,一面讓人刻了個木頭腦袋,把李輔國埋了。據說這事是李豫授意魚朝恩和元載乾的。
其後李豫以同樣手段陸續收拾了大太監程元振和魚朝恩以及權臣元載,將李隆基晚年丟掉的君權收歸己有。
郭子儀權傾朝野,兒子郭曖娶了李豫女兒昇平公主,小兩口有一天吵架,郭曖說,你無非依仗你老爸是皇帝,所以壓我一頭。告訴你,我爸還看不起當皇帝呢,說完甩了公主一巴掌。公主怒了,哭著入宮向李豫告狀,李豫沉默良久,說,郭曖說得對。如果郭子儀想當皇帝,就沒咱傢什麼事了。你趕緊回去,跟郭曖好好過,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郭子儀聞知此事,大驚,趕緊將郭曖關起來,入宮請罪。李豫說,小兩口吵架,看把你還當回事。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沒事啊,回去吧。郭子儀回家,差點把郭曖打死。沒過多久,郭子儀祖墳便讓人掘了,李豫親自慰問郭子儀,郭子儀說,這都是我不積德,連累祖宗。我統兵這麼多年,也不知道掘了多少人祖墳,現在我的祖墳被掘,都是報應。
沒有證據證明此事跟李豫有關係,就如沒有證據證明李倓張皇后李輔國等人之死跟李豫有關係一樣,但是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李豫臨終,想起死不瞑目的弟弟,看著被掘祖墳的郭子儀,心中愧疚有加。這就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