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在詭譎多變、錯綜複雜的戰場上,從來就沒有百戰百勝的名將。二戰時期的名將朱可夫也不例外。
朱可夫生於1896年12月1日,出身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15年8月,19歲的朱可夫應徵入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國人打了兩年仗,因表現勇敢被提升為下士,還獲得兩枚格奧爾吉十字勳章。不過,朱可夫真正嶄露頭角,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1939年9月,朱可夫以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司令員的身份,參與指揮了諾門坎戰役。在這場戰役裡,朱可夫利用裝甲叢集突破、多兵種協同作戰、大膽迂迴包圍的方式,重創日軍,打得日軍再也不敢北上。朱可夫一戰成名,得到了重用。
蘇德戰爭爆發後,朱可夫參與指揮了多次重大軍事行動。他在列寧格勒戰役、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表現得格外亮眼,為這三場戰役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由此成為蘇聯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就在朱可夫如日中天時,他出人意料地打了一次大敗仗。這就是被人們所稱的“火星行動”。
1942年春天,朱可夫由於在列寧格勒戰役、莫斯科戰役中的卓越表現,被提升為蘇軍副總司令,指揮莫斯科戰區的西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當時,朱可夫提出了一個作戰計劃,對位於勒熱夫突出部的德軍第9集團軍進行圍攻,繼而消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扭轉戰爭局勢,徹底接解除德軍對莫斯科的威脅。
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同意了朱可夫的這一構想,同時增加了一個打擊目標,對盤踞在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六集團軍開展反攻。斯大林將圍攻德軍第9集團軍的任務交給了朱可夫,代號為“火星”。參戰部隊為西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2個方面軍,總兵力190萬,配備24000門火炮、3300輛坦克、1100架飛機。
在蘇德戰爭的中期,蘇軍能夠在一次戰役行動中投入如此多的資源,可見對朱可夫的支援和信任。
德軍第9集團軍司令叫莫德爾上將。莫德爾上將是德軍中湧現出來的一位後起之秀,所表現出來的卓越指揮能力,讓許多經驗老到的德軍老將都讚歎不已。他率領第9集團軍駐守在勒熱夫突出部已有一年多時間,對周邊地形瞭如指掌,並依託地形構築了一套縱深防禦體系,精密部署了一張交叉火力網。而且,雖然第9集團軍本身的兵力並不多,可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就在不遠的地方,隨時能夠派來增援部隊。
所以,朱可夫這場仗並不好打。
1942年11月25日,朱可夫率部正式打響火星行動。
這是一場帶著鮮明朱可夫風格的軍事行動,蘇軍5個集團軍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德軍第9集團軍展開強勢進攻。但是,無論是進攻北側的蘇軍第39集團軍,還是進攻東側的蘇軍第20集團軍、31集團軍,都在進攻中遭到德軍頑強的阻擊,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蘇軍每前進一步,都要面臨著四面八方的強大火力,傷亡慘重。第20集團軍在試圖切斷德軍第9集團軍的物資運輸線勒熱夫—維亞茲瑪鐵路時,反而被德軍斷了後路,差點被包了餃子,被迫撤退。
進攻西側的蘇軍第41集團軍、第22集團軍進展稍微順利一些,突破了德軍的部分防線,最深處已突入德軍防線40公里。可是,隨著蘇軍的持續深入,疲態逐漸顯露出來,戰鬥力大幅度下降。莫德爾抓住有利時機,對突破最深的蘇軍第41集團軍進行反攻,將4萬蘇軍包圍了。
一個個壞訊息接踵而來,讓朱可夫焦頭爛額。為了將陷入包圍圈的蘇軍解救出來,朱可夫決定孤注一擲,投入戰略預備隊,對德軍進行最後一波強攻。然而,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也沒有閒著,不斷向勒熱夫突出部派出增援部隊,增援兵力達到5個裝甲師和1個摩步師。雙方圍繞勒熱夫突出部浴血奮戰,長達5天之久。
12月16日,火星行動以蘇軍慘敗宣告結束。在這場21天的戰役裡,蘇軍共有76萬人傷亡,有1800多輛坦克被擊毀。德軍傷亡人數為4萬多人,遠小於蘇軍。
朱可夫打了一場敗仗,卻沒有受到任何處罰。相反,他在接下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勇擔重任,一洗火星行動之恥,也是將功補過了。一年後,朱可夫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一舉殲滅了德軍第9集團軍,報了火星行動失敗的一箭之仇。
只不過,這時候莫德爾已經升任為南方集團軍總司令,暫時躲過了朱可夫對他的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