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前,這5句話家長寧可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期中考試前,這5句話家長寧可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文:惜朝

影響孩子成績的,絕不僅僅是學校的教育、老師的指導這麼簡單。

父母的陪伴、家長的教導、家庭的氛圍,都在不知不覺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績。

尤其是考試前,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說這5句話,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有可能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1、質疑孩子智商的話

家長說:

“你怎麼這麼笨?”

“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你平時有聽課嗎?”

孩子就:

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很沒用,連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更不用說考試了。

在“笨”字籠罩下的孩子,不可能自信,也找不到學習的樂趣。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成績優秀,對他寄予厚望。

然而有句話說得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對孩子期待越高的家長,越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看到孩子笨手笨腳,連簡單的題目都做不對,不由怒火中燒。

臨近考試,孩子本就承擔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會比平時更加敏感。

家長若沉不住氣,一再罵孩子笨,沒用,被質疑的孩子會產生消極情緒,覺得自己真的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孩子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未必就是笨,有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

大多數孩子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幫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勝過一切質疑。

2、諷刺孩子不努力的話

家長說:

“早就讓你認真一點了,知道著急了吧?”

“現在臨急抱佛腳有什麼用,誰讓你之前不聽課!”

孩子就:

覺得自己的努力父母全都看不到,他們認定了自己就是個不努力的小孩,那為什麼還要努力?

被否定的孩子,很容易失去對學習的熱情。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習慣使用粗暴的邏輯,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怪孩子不努力。

考試考砸了,說孩子不努力;

作業沒做好,說孩子不努力;

期中考試前,這5句話家長寧可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一旦出問題,不是家長的教育觀念有誤,而一定是孩子“不夠努力”。

這種霸道教育掩藏了孩子的許多問題,更毀掉了孩子的未來。

任何事情,包括學習,既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敗的可能。

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接受失敗,正面困難,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當我們發現孩子越來越不積極學習時,跟孩子談一談對學習的認識,糾正他對學習的觀念,然後一起制定學習計劃表,並且落實到日常學習上。

孩子未必就如你所想的那般不堪,幫孩子實現有效的努力更重要。

3、跟別人比較的話

家長說:

“看看隔壁家的孩子,每天晚上學到凌晨。”

“你看看別人再看看你自己,再不好好考對得起我們嗎?”

孩子就:

心裡一直放著個“假想敵”,又想著“我要超過他”,又擔心不能超過他,孩子承受了雙重的負擔和煎熬。

自小被“別人家的孩子”困擾的孩子,彷彿是父母眼中的“失敗者”,他會覺得父母並不愛自己。

不被信任和認可的孩子,安全感嚴重缺失,很難變得自信勇敢。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我們的孩子或許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或許也像我們的孩子一樣愛玩 。

家長拿孩子跟別人比較,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不但不能給孩子動力,還會深深地傷害了孩子。

作為父母,不應推卸責任到孩子身上,要學會做孩子的好榜樣。

與其讓孩子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下,不如做個“別人家的家長”,

承認個體差異,尊重孩子個性。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才有機會把他教育成“更好的人”。

放棄盲目的攀比,和孩子平等相處,每個家長都要做好孩子生命中的伯樂與導師。

4、關於獎勵或懲罰的話

家長說:

“考好了,想要什麼都給你買!”

“這次再考不好,就不要再碰電腦了。”

孩子就:

很想得到獎勵,也害怕被懲罰,於是患得患失,複習、考試時也很難集中精神。

如果沒有得到約定好的獎勵,孩子會十分沮喪,不再信任父母。

家長希望給孩子製造動力,但因為不瞭解孩子,常常用物質獎勵來勾起孩子的興趣。

但是,當家長表示要獎勵孩子時,就相當於向孩子出示誘餌,要求孩子用成績來回報,來得到這個誘餌。

這會導致孩子不再把學習當做神聖的事,反而挖空心思換取獎品,想著如何討好家長。

甚至有孩子偽造成績單,只為得到父親的100元獎勵。

家長對學習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心態。尊重學業,是所有家長和孩子的責任。

獎懲孩子可以,但必須有度,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內心對學習的熱愛,對變得優秀的渴望。

成績只是一時的,成長才是一世的。如果孩子能夠從每次考試中都有所收穫,這就是考試與學習的最大意義。

期中考試前,這5句話家長寧可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5、讓孩子只顧學習的話

家長說:

“現在你就好好複習,什麼都不用做。”

“別顧著玩了,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

孩子就:

真的覺得除了學習自己什麼都不用幹,甚至產生優越感,以為自己就是家裡的老大。

久而久之,他什麼家務都不會做,還會對家人頤指氣使。

不要以為讓孩子只顧學習,他就能一直心無旁騖地學習。

學習要注重勞逸結合,在學校尚且有課間和午休,在家也應該有讓孩子歇息的時候。

而且,孩子的專注力只能維持30分鐘,每半小時休息一次,才能確保孩子有精力繼續學習。

家長若放任孩子什麼都不做,很有可能養出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巨嬰。

只知道學習,考好了要求家長獎勵,考砸了全怪父母,毫無半點承擔的責任感。

現在的教育提倡培養全面型人才,不僅要有優秀的學習成績,更要有獨立的能力、創新的思維、綜合的素質。

這些能力培養都植根於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能成為只會考試的學習機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44 字。

轉載請註明: 期中考試前,這5句話家長寧可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