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5年入黨前,我的外公張聞天對新文化運動的研究和傳播已經有了相當可觀的論著和作品。”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在虹口區一座普通的公房裡,張聞天的大外孫女張秀君向記者介紹,他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喜歡看書、買書、讀報、聽廣播、愛思考,也讓他從一名投身新文化運動的戰士逐漸成為為一名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時期,還是後來身處逆境,看書、寫文章,研究問題的習慣一直沒有改變。”
而在50公里之外的祝橋鎮鄧三村,張聞天故居前的幾畦菜地裡,萵筍、青菜、芹菜等農作物,在這個春末夏初的時間裡正蓬勃生長。參觀者更是一批一批,絡繹不絕。在迎接建黨100週年的日子裡,人們在這裡瞭解張聞天的生平,緬懷張聞天的歷史功績,領會張聞天的名言:“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參觀人數創出新高
張聞天故居位於川南奉公路近聞居路,是一座一正兩廂的磚木結構宅院,木格窗欞與周圍的竹笆護壁,院前的青磚路面、綠化、菜園,屋後有小溪流水、竹林、桔樹,凸顯著濃郁的鄉村氣息和江南特色。
“1900年8月30日,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聞天同志就誕生在當時叫張家宅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
正屋中間有一個30多平方米的房間,前面一半原先是個灶間,後面則是臥室。張聞天故居宣教部主任奚國標告訴記者,張聞天當年出生在這個房間裡,這裡也是他與原配妻子衛月蓮結婚時的房間,兩個女兒也是出生在這裡。“張聞天誕生的時候,村裡被公認為最有學問的張柱唐用《詩經·小雅·鶴鳴》裡的詩句‘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給張聞天起名‘皋’,字‘聞天’。”
房間裡陳列著一些簡單的桌椅、床鋪和幾個外表斑駁的箱子。箱子放在靠後窗的位置,最上面的2個箱子是張聞天夫人劉英後來捐贈的。後窗外還有一個4、5平方米的小院子,張聞天當年種下的芭蕉樹,鮮綠的葉子充滿著生命的活力。
張聞天在故居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期。當時,故居除了張聞天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還有張聞天伯父的一家。在西廂房,張聞天一家的廚房間被一分為二,前面一半是灶頭,後面一半隔出的小房間放著書桌,椅子,還有油燈,這裡是張聞天小時候的書房。
“張聞天小時候在南匯第一高等小學讀書,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富於想象和獨立思考。”奚國標介紹說,張聞天自幼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暑假、寒假、春假回到家裡,都是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裡讀書,很少玩耍,還常常要母親將房門反鎖,讓他在裡面安心讀書,免被打擾。“1925年,張聞天懷著為國為民的崇高志向,離開親人和家鄉,走上了中國革命家的道路。家鄉的哺育與薰陶,為他後來成為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聞天故居於1985年被批准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市政府撥款對張聞天故居進行了全面修繕,修繕時完全保持了故居原貌。2001年,張聞天故居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迄今浦東新區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故居外的一面牆上,懸掛著數10塊銅牌——這裡不僅是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基地,“紅色旅遊教育”基地、上海黨史教育基地……這裡已成為浦東難得的一處人文景觀。在建黨100週年之際,張聞天故居更是迎來了參觀高峰,
今年截至到3月底,參觀人數已經近2萬。“3月份達到12800多人,創下了歷史同期最高記錄,今年有望突破15萬人次的常年資料,”奚國標說,“其中,一天接待量最多已達20多批,1300多人,也是歷年來之最。”
東華大學後勤集團的盧洪偉是眾多參觀者中的一位。他告訴記者,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之一,後勤集團黨總支組織黨員來張聞天故居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當時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對於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有非常好的啟發作用。”
清廉律己的家風
故居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在浦東新區領導重視下,2002年在故居西側新建了一幢二層樓的陳列館,根據文物保護需恢復故居原貌的要求,將張聞天生平事蹟展及檔案管理,從故居內移到了陳列館。
陳列館大廳內,陳列著張聞天雕像,一旁寫著鄧小平對張聞天的評價:“張聞天同志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一生。”
陳列館於2010年8月正式開館,分10個部分,陳列了張聞天生前珍貴的304幅照片、162件實物,生動展示了張聞天在追尋救國救民道路上和在黨的各個歷史時期作出重大貢獻的光輝一生。
陳列館有一塊上世紀50年代生產的手錶,是張聞天生前使用的最後一塊手錶,在從廣東肇慶遷居無錫後,他把這塊表送給了兒子張虹生。
張聞天在遵義會議上被選為黨中央書記,在一個相當長時期裡擔任黨的中央領導人。在張秀君心目中,張聞天還是才華橫溢的著名學者和大知識分子,更是廉潔奉公的人民公僕。
“外公對身邊的同志一直是平易近人,從不發脾氣,而對自己的子女則是嚴格要求和教育,從不搞特殊化。” 張秀君說。
新中國成立初期,外交部對駐外人員的工資定的比較高。張聞天認為國家有困難,駐外人員的工資也不能太高。因此,在出任大使後,張聞天立即給外交部和中央寫報告,建議大幅度,並從駐蘇使館做起。後來決定九級以上的幹部工資一律降一級,張聞天帶頭降低工資,夫人劉英也從七級降到八級。在離開駐蘇使館回國時,還將自己與劉英兩人節餘的共12萬盧布全部上交了中央特別會計室。
張聞天的秘書蕭揚曾在《他今年120歲了》紀念一文中說:“張聞天的3個子女一直都是普通勞動者,直到退休。”
早年,張聞天的大女兒張維英(張秀君母親)一直在浦東老家務農,又生育了7個子女,經濟上頗為困難。
1951年,張聞天就任駐蘇大使前曾到上海考察。“我母親就希望外公託市裡同志幫忙在市區找份工作,因為那時我父親已在上海工具廠工作。外公沒有答應,說‘我看你還是在鄉下勞動好,種種地,又可以照顧媽媽(張維英母親)和孩子,不是很好嗎?’”張秀君說,“但他也看出了我母親的困難。1955年我被外公帶到北京撫養,以減輕我母親的負擔。”
後來,張維英為了生活,隱瞞55歲的年齡,進了上海羽獸毛廠做臨時工。張聞天從肇慶遷居無錫後,考慮到張維英年齡大了,就建議她不要做臨時工了,而是留在無錫幫助做家務,適當給一點報酬。“因為你勞動了,應當給報酬,但多給了,就是享受,這又不好,”張秀君回憶說,“當時,外公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革命者的後代,應該像人民一樣生活’。”
張聞天的二女兒張引娣在東北上完幹校後,1953年進入外交部當了一名打字員。1955年,中央機構精簡,時任外交部常務副部長的張聞天,相應國家號召,動員女兒帶頭下放,自謀出路,後來到了上海永久自行車廠當打字員。張聞天的兒子張虹生,在新疆軍墾農場插隊落戶15年,1977年落實政策後回到南京,後來在南京大學圖書館做管理員。
廬山會議後,張聞天受到了不公正對待。“但外公認為他的一切都是黨的。”張秀君說,“對於廬山會議後17年未能為黨工作,一直感到遺憾。去世前特別囑咐要把補發的工資和解凍的存款全部交給黨,作為最後一次黨費。”
在陳列館裡,保留著一張有張聞天、劉英簽字的小紙片,上面寫著:“二人生前商定:二人的存款,死後交給黨,作為二人最後所交黨費。”這是張聞天將“遺願”立字為據,變成了他和劉英兩人的“合約”。1976年張聞天逝世後,劉英為張聞天一次性上交黨費4萬元。
“這充分體現了張聞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儘管遭受磨難,但對黨的信念依然矢志不移。”奚國標動情地表示。
“理想的生活”正逐步實現
“為了能夠分析和考察各個不同的情況,應該在肩膀上長著自己的腦袋。”陳列館裡的這段話,是文革期間張聞天被幽禁在廣東肇慶時,抄錄在檯曆上的一段列寧語錄。
雖然身處逆境,當張聞天仍然不忘為黨工作,更是對社會主義許多重大理論問題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973年,張聞天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整治和經濟》一文中寫道:“共產主義不是要我們像現在這樣生活得差,而是要生活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我覺得這與我們現在強調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異曲同工,”張秀君說,“都是為了讓人民過得更好。為了這一理想,需要大幅度地提高社會生產力,創造越來越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產品。”
如今,在通往陳列館的景觀牆上,參觀者就可以看到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這句名言,而且張聞天當年的願望正逐步變成現實。
遠的不說,就在故居所在的祝橋鎮鄧三村,與張聞天有關的這些故事,被“聞天講堂”的講師團口口相傳,成為鄧三村的文化特色品牌。張聞天故居和“聞天講堂”等不可複製的紅色資源和品牌,令鄧三村成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之一。
作為張聞天的故鄉,鄧三村地處祝橋鎮中心腹地,近年來,鄧三村在傳承聞天精神,打造紅色文化的同時,還透過盤活既有資源、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服務體系等措施,積極打造包括產業之美、文化之美、環境之美、服務之美的美麗鄉村。走出張聞天故居,在鄧三村房前屋後走走,一條條道路綠樹成蔭,一條條小河河水清澈,一排排整飭一新的農家小院、二三層樓的小別墅更是隨處可見。
隨著前來參觀張聞天故居的觀眾不斷增多,如何將張聞天故居這張“紅色名片”與振興鄉村經濟相結合,是近來鄧三村村委會一直在考慮的。
據悉,圍繞張聞天故居打造“紅色+”鄉村振興專案,設計“紅色+”文化旅遊路線,鄧三村希望透過對村域文化與旅遊資源的整合、對村域自然資源的文化賦能和對文旅元素的創意融合,實現對張聞天故居參觀人員的導流,帶動鄧三村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和農副產品、文創產品的展銷等。“目標就是讓紅色文明的香火得以傳承,讓美麗鄉村的風貌得以展現,讓廣大村民的收入得以增加。” 鄧三村黨總支書記朱剛表示。
眼下,從舊廠房改造而來的便民酒水館正在進行新一輪改造,增加餐飲,解決參觀人群無法人群就近用餐的問題,還可以設立農副產品展銷點,方便村裡的專業合作社展銷特色果蔬和自留地新鮮蔬菜,讓遊客享受高品質綠色果蔬,也能留住客流,為後續村域文旅和村民增收創造條件。
村裡還打算利用果蔬大棚,發展親自採摘、快樂農田等旅遊專案,讓孩子們在紅色教育之餘,也能瞭解農事種植的知識,拓寬知識面。對於當地的農戶和供銷社來說,源源不斷的遊客也能帶動農副產品的銷售,讓村民的小康生活更加紅火。
欄目主編 張琪
攝影 倪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