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晚年,在繼承人的選擇問題上,一直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之間猶豫不決。
最終奕詝險勝。結果,咸豐在位期間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內憂外患不斷,更是讓野心勃勃的慈禧上位,令清王朝一步步走向滅亡。
而相比於咸豐的昏庸無能,恭親王奕訢卻展現出了不少才能。許多人認為,如果當初繼位的是奕訢而非咸豐,清王朝還有希望走向復興。
事實真的如此嗎?
恐怕未必。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會影響歷史走向的因素太多,就連咸豐本人也不是沒有機會重整山河。因此,我們只是討論一下,如果將咸豐和奕訢的位置對調,對清朝是否更好。
我們要釐清兩個問題,第一,咸豐做皇帝真的很差嗎?第二,奕訢做皇帝比做大臣更合適嗎?
關於第一個問題,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從史實來看,咸豐不能算是一個昏君,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明君。
道光選定咸豐即位,可不是一時頭腦發熱,他對這哥倆必然是經過了長期的觀察,而咸豐身上確實有作為皇帝所必須的一些優點。
我們都聽過奕詝、奕訢爭儲的故事,奕訢無論文采還是騎射都要勝過奕訢,所以奕詝才揚長避短,在父親病中考驗二人學識時痛哭表現出仁孝;在圍獵時以上天好生之德為名不傷動物。
各種野史都將這歸結於奕詝老師杜受田的指導,可是,誰又能保證這不是出自他的真心?就算真是師傅指點一二,奕詝能夠照做,不也說明他能聽取正確意見嗎?
對一個皇帝來說,能力倒是其次,最需要具備的品質,無外乎仁慈愛民和從善如流。在這兩點上,咸豐並不欠缺,而他即位後的表現也證明此言非虛。
咸豐即位時年僅20歲,也是一派雄姿英發的氣概。即位之初,他就果斷罷免了父親留下的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
此後,他還罷免了同樣對外軟弱的耆英,重新啟用林則徐等正直之士,甚至為了大局,將一直與自己爭儲的恭親王奕訢提拔為軍機大臣,並多次打破滿漢成見,重用漢族官員,可謂氣象一新。
同時,咸豐還是個勤政的皇帝。他即位後,硃批、硃諭等工作能自己動手就不勞動軍機大臣。而且在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之前,咸豐一次早朝都沒中斷過。基本可以說,他的皇帝生涯是勤勉的。
此外,咸豐還鐵面無私地處置了戊午科場案,一度整頓了乾隆後期以來的腐敗官場風氣。對外,咸豐也是相當硬氣,曾經嚴詞拒絕列強進一步侵犯主權的修訂條約要求。
從這些角度看,我們有什麼理由說咸豐這個皇帝做得不好呢?當然,英法聯軍打到京城後,咸豐“北狩”,從此不再勤政,而是沉迷酒色,並且很快駕崩,但這只是他在位的最後一年不到的時間而已,換到別的皇帝頭上,我們可能會說“瑕不掩瑜”。
確實,咸豐在位期間,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但是,太平天國這樣的農民軍起義是清朝中期開始的各種問題積聚而成的必然結果,並非咸豐一代可以扭轉。而因為有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先例,列強知道清王朝的羸弱,對中國進一步侵犯也是一種必然。
把這兩件事算成咸豐的罪過,似乎並不妥當。
接下去我們來看恭親王奕訢。
不能否認,鬼子六確實是個人才,他文武雙全,可謂清朝後期的一根頂樑柱。他曾經在咸豐去世後幫助慈禧火速除掉掌權的肅順等八大臣,又一度主持洋務運動,重用一批有識之士,讓清朝出現“中興”的跡象,不過最終還是被慈禧奪權。
這樣看,如果奕訢是皇帝,是不是就可以持續他的改革呢?
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不能不提,叫做“屁股決定腦袋”,處在皇帝的位子上和大臣的位子上是有本質區別的。
比如奕訢支援曾國藩、李鴻章等督撫,推行洋務運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作為一個親王,可以輕鬆接觸到這些人,聽他們的遊說,瞭解他們的思想,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然後旗幟鮮明地予以肯定,大力推行。
可是,作為一個皇帝,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向皇帝進諫,言辭有很多講究,許多話不能直說,不能說透,因為那樣可能會犯忌諱。
而皇帝作為天下之主,說好聽點要維護自己的公正,說直白點要維持大臣之間的平衡,面對洋務派和守舊派截然不同的觀點,皇帝往往只能和稀泥打哈哈。
皇帝的位子,實際上會埋沒奕訢的才華,戴上皇冠,他反而不能親力親為,只能竭盡全力去保持自己的尊嚴。
不要以為奕訢做了皇帝就能有什麼不一樣,只要他是皇帝,就難免這麼做,而且越聰明越會這麼做,因為這是兩千年封建社會總結下來的被奉為絕對真理的“帝王之術”。
最後還有那個繞不開的慈禧太后。
有人認為,奕訢做了皇帝,慈禧就不會掌權。這也是想當然了。慈禧本就是選秀進宮,奕訢做皇帝,一樣可能選上慈禧,而以老佛爺的權謀手段,奕訢也完全有可能像咸豐一樣讓她參與到政務中。
再加上做了皇帝后,可以擺脫許多桎梏,面對的誘惑會大大增加,沒有人能保證奕訢就不會沉迷於聲色犬馬,尤其是面臨一個內憂外患、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時。
其實,一個王朝的興衰,是好幾代的不斷積累導致的,絕非換個好船長就能讓瀕臨散架的破船乘風破浪,更何況咸豐這個原來的船長,實際上也未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