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省境內的秦嶺深處,有個叫陳家壩的小鎮,這裡群山環繞、山徑蜿蜒曲折,山中多氤氳的瀑布,處處可見的山澗清泉如一條條小蛇般從蒼山翠柏間流過,山峰間常年雲霧繚繞,宛若人間仙境。伴隨這些秀美山水還有許多美麗的民間傳說。
三郎溝
距佛坪縣城東南部23公里處,有三條清澈的小溪分別從土地梁、西溝、北溝的三條山溝流過。傳說在清朝前,人們把有著這三條小溪的三條山溝叫做三溪溝。
清朝末年,三溪溝先後出現了三位秀才,北溝的陳姓秀才、西溝的李姓秀才和土地梁的張姓秀才。陳郎原是官宦人家,因為惹了禍端才從四川遷到山裡來的,他考了秀才之後便遵從祖訓,以耕讀為業。李郎是木匠出身,因其父親不忍讓兒子目不識丁,就讓他到陳家壩私塾去讀書,後李郎考中秀才卻不願意為官,整天跟著父親學手藝,他雕樑畫棟、寫得一手好字。張郎祖上是從湖北遷來的,靠作法事為生,張郎受儺文化影響愛上了讀書,考了秀才後只在家耕種,偶爾會在廟會時去幫人驅鬼逐疫、酬神納吉。
土地梁從前有一座土地廟,每年的二、三月份都有廟會,每逢廟會日,方圓百里的香客遊人攜家帶口都來祭拜山神,一時間漫山遍野,人頭攢動,有燒香的、訪古尋蹤的、買賣山貨的、題詞寫字的、登山賞景的,寂靜的山林變成了喧譁的鬧市。一年春天,三位秀才在廟會上遇見了,他們性格趣向相同,越談越投機,當談到當地大人小孩識字人不多時,三人便不約而同的商定在當地辦私墊進行傳道授業解惑,不久後,由他們三家號召集資就在土地廟的一棵桂花樹旁蓋起了一座小學堂。三位先生教孩子們讀書,會收取適當的學費,以錢、糧、物繳納學費都行,家裡條件好一點的多交一點,窮的就免交學費,縣長聽說三位先生的義舉,親書“三郎學堂”匾額贈與。從此,學堂興旺,陳家壩、石墩河、三河口的孩子也趕過去讀書。幾年間,“三郎學堂”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有文化的人。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戰亂不斷,三個年輕的教書先生被徵兵後就一去不返,後來人們為紀念李姓、陳姓和張姓三位先生,就在以前的三郎學堂裡塑了三尊像供後人敬拜,“三郎學堂”就此便變成了三郎廟,出了三位秀才的三溪溝也就改稱三郎溝了。
三郎溝三姓秀才的家族傳承至今,如李姓家族中的李純喜和李品珍,張姓家族中的張佳毅,陳姓家族中的陳多林等人,他們秉承先祖智慧基因,不斷為陳家壩鎮的繁榮昌盛續寫著絢麗篇章,本篇三郎溝的故事就是由李姓後人李純喜先生以手寫、口授方式傳播先祖精神,教育後世牢記先祖遺志。
編輯:孫墉鐫
責編:胡聖韜
稽核:易炳智
監製:王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