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兵要古籍《山海關志》曾有一言: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山海關自不待言,它的知名度在明末清初最為耀眼,小編明日會有專文介紹。對潼關最早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的羌亂。其時,東漢士卒多步兵,常常不敵擅長騎射的羌人,故而關中之地幾乎全遭兵災。為防止亂民突入京畿之地洛陽,東漢掌權者遂欲尋地新建一座關防要塞。當然,此一關防要塞主要還是在長達140裡的崤函古道中尋找。小編在昨日文章《圖說戰國第一雄關函谷關的前世今生,位置雖好卻最終敗給了潼關》已經表述得很清楚,本來崤函古道的東端聳立著一座十分險要的要塞——函谷關。但是,函谷關的設立主要是控制崤函古道東端;對西端而言,則遺留著長達百餘里的真空地帶。於是,為了控制崤函古道西端的真空地帶,一個名為回溪坂的黃土臺塬便映入了東漢掌權者的眼簾。
崤函古道:東端函谷關,西端潼關
回溪坂,今名麟趾塬。透過閱讀史料我們知道:在先秦時代,關中政權的發展重心在東方。同時,當年的黃河水位並未下切、稠桑塬上的森林也十分茂盛、函谷關前的弘農水亦十分洶湧,所以防守崤函古道僅需把守函谷關即可。到了西漢末年至東漢初中期,關中戰亂陡然增多,崤函古道的重要性再次體現出來。所以,要想控制崤函古道全段,當然不能僅僅依靠一個函谷關,古道西端也應該設立要塞。恰好,峻崖險坡的回溪坂十分符合要求。和稠桑塬一樣,麟趾塬也是頂面平坦,且從秦嶺一直延伸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塬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拔550米的麟趾塬之上。不過需要註明一點的是:雖然推測潼關的建關時間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但潼關的第一次歷史記載卻是曹操討伐馬超之戰。“建安十六年,馬超等屯潼關”。
漢時來敵攻關路線
麟趾塬東西兩端各有一條深壑,東側名為望遠溝,西側名為禁溝。在溝中水流和雨水的長期沖刷之下,望遠溝和禁溝變得壁如刀削。故而,洛陽方面的來敵若要攀登麟趾塬則須自北段著手。於是,潼關的第一道門戶金陡關便出現在眼前。可是,即使打破金陡關,來敵還需要透過一條名為黃巷坂的窄路。這條窄路如深巷般暗無天日,寬僅數米,僅可容納單車通行,當地人稱之為“五里暗門”。因為道路險峻,故而十分適合伏兵。擊碎這兩道防線登上麟趾塬後,潼關關城才正式進入弓箭的射程。疑問之一?潼關建立於麟趾塬上,若捨棄潼關而去,直奔關中何如?這就要說到潼關的形制了。從遺蹟來看,潼關關城東起望遠溝、西至禁溝,幾乎將麟趾塬攔腰隔斷。所以,若要進入關中,則必須攻破潼關。但攻破潼關,並不意味著就拿到了通往關中的鑰匙,來敵還需要透過禁溝。
自武關北上可進入禁溝
禁溝,南北長約15公里,寬約30米,其名因唐朝掌權者禁止行人通行而得名。溝中有水,自秦嶺蜿蜒北下,與潼水匯合於周家村後繼續北流匯入黃河。由於禁溝南去可經小路到達武關,所以為防止來敵自武關突入關中,禁溝兩側隨即增建了十二座關隘,名為“十二連城”。《潼關衛志》曾如此論及十二連城,“由南郊以抵山麓,計三十里而十二城,是三里一城邊。每城設兵百人,而於中城益其兵,多設火器矢石,聯絡呼應,疾若風雨。即有百萬之餘,豈能超越而飛渡耶?”可以看到,十二連城作為關中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潼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過,如此險關,隨著自然地理的變化也面臨著和函谷關相似的命運。
唐時攻關路線
稠桑塬和麟趾塬一樣都是典型黃土地貌,因為黃土附著力小,所以極易被雨水沖刷改變地貌。大約在隋煬帝時期,距離漢潼關以南數里處的麟趾塬被衝出了一條深溝,為堵住這條通道,統治者隨即又在離漢潼關以南一里處的城北村修建了一座新潼關。公元691年,黃河水位再次下切,潼關所在麟趾塬北側裸露出了河灘。於是,行人不在經過麟趾塬而是直接自河岸通行。隨即,唐朝人再次於河灘處修建了一座唐潼關。1959年,因三門峽水庫蓄水的需要,緊靠河邊的潼關老城被拆除,一代名城自此消失。(如果您喜歡此類圖文,請關注明日文章:圖說山海關)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潼關縣誌》、《後漢史》、《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