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心熱愛,最終都會放棄

不是真心熱愛,最終都會放棄
Dance Class at the Opera

我們沒有辦法假裝我們熱愛什麼。我們真正不感興趣的東西,從長期的角度,最終都會放棄。只有真正熱愛的事物,我們才能投入進去。

父母強迫孩子做的事情,不管是鋼琴還是奧數,還是閱讀,如果孩子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從長期的角度,孩子最終會放棄。

很多孩子高考成績不錯,也上了好大學,但是進大學後就放棄學習了,就是因為沒有真正熱愛學習,熱情不能偽裝,時間一長,就堅持不下去了。

一個沒有自主的人,不會做一件枯燥但是重要的事。

成年人也是如此,只有你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你才能堅持下去。一個不喜歡創業的人,即使被迫創業,長期來看最終也會放棄。一個衝著錢去創業的人,就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沒有什麼目標可以激勵創業者堅持下去,創業者最好的激勵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那些在企業管理上獲得一些較大成就的人,都是享受經營企業本身的人。

只有自己真心選擇的事情,才能長期做。

對於社會來說,承認一個人有選擇權,增加個體選擇的餘地,可能是增加社會幸福總量最好的辦法。

從市場的角度,鼓勵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對於一個喜歡教書的人來說,正常的工資就可以。對於一個不喜歡教書的人來說,兩倍的工資都是吃虧。整體而言,鼓勵每個人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可以讓社會總體的成本最低。

我在美國看到很多老師,他們發自真心的喜歡孩子所以選擇從事教育。當社會都鼓勵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社會的效率最高。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這種效率帶來的進步。比如,你的孩子總是被一個熱愛教育的老師照看,所以你享受到放心的教育產品,但不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一個不鼓勵人做自己喜歡的事的社會成本是很高的。這樣的社會特點就是控制和集權。總會有一個更大的力量,告訴你喜歡的不是蘋果,而是胡蘿蔔,因為胡蘿蔔對你好。可是隻有你自己知道你喜歡什麼。

當每一個個體都錯配,社會因此付出高昂的代價,社會又怨氣很多。

分配工作,集權,控制,都是效率低下,吃苦不討好的行為。

在家庭中,這樣的情況就體現為父母控制,父母決定孩子的喜好,父母打著“都是為你好”的旗號為孩子決定專業、職業,甚至婚姻。

在這樣的家庭中,效率低,對抗多,幸福少。

在鼓勵孩子自主的家庭,父母知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重要性,孩子會更成功,更有自我價值,更熱愛自己,也更願意做枯燥且重要的事情,最終會達成自我實現。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65 字。

轉載請註明: 不是真心熱愛,最終都會放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