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是一個沒有什麼大本事的人,他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就是因為他會用人。可見,自己沒有本事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能夠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然後讓別人為自己所用。這樣他就會靠著借力打力的方式,把自己曾經打不敗的敵人給重新打敗。
正如劉邦,他用了韓信的軍事才能,讓他帶領千軍萬馬,去攻城掠地,最終是韓信幫助他打敗了項羽,奪得了天下。
可以說若是沒有韓信,肯定是沒有劉邦的大漢江山的,劉邦對韓信也是存在感恩之心的,畢竟在大漢建立之後,他把韓信封為了王。
還如他利用了蕭何的政治才能,讓蕭何給自己管理大後方,為自己準備糧草,補充人馬。我們都知道蕭何在跟隨劉邦之前,他就已經是秦朝的公務員了,那時候他是縣長的秘書,從政經驗十分的豐富。而且每一年大秦考核的時候,他都是可以評選為第一名的。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蕭何的大力支援,劉邦才得以和項羽對抗很多年的。畢竟劉邦的糧草都是蕭何籌備的,劉邦卻計程車兵,都是蕭何給他補充的。
所以說沒有了蕭何,劉邦也是不可能奪得天下的。
張良也是如此,他是劉邦的頭腦,一直跟在劉邦身邊,為劉邦出謀劃策。劉邦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都是張良給劉邦指明瞭出路。
尤其是在彭城之戰的時候,劉邦被項羽打了一個底朝天,然後張良建議劉邦聯合韓信,彭越和英布,一起來滅項羽。
劉邦採取了張良的建議,最終正是劉邦聯合他們三個人,打敗了項羽的。
可以說劉邦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打敗所有的對手,就是在於他用對了人。反過來我們再看看想項羽,項羽恰恰就是和劉邦相反的一個人。
就個人能力而言,劉邦肯定是不如項羽的,他們兩個單挑的話,項羽一個人可以打劉邦十個,若是團體作戰,項羽也是可以分分鐘把劉邦給滅掉的。
畢竟我們都知道,項羽和劉邦打過彭城之戰,在彭城之戰的時候,項羽的三萬人馬,打敗了劉邦的六十萬大軍。
可見,若是在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決鬥,劉邦肯定是打不過項羽的。
項羽也是看到了自己自身的優勢,然後導致他低谷了劉邦的能力,造成了他對劉邦的不看好,然後在本可能殺死劉邦的情況下,饒恕了劉邦幾次的性命。
比如說鴻門宴上,范增幾次都是建議讓項羽殺了劉邦。但是,項羽對於范增的建議是嗤之以鼻,是不為所動。
劉邦死裡逃生,以後成為了項羽最大的對手。可以說在有機會殺掉劉邦的情況下,卻沒有動手,這就是項羽一生最大的敗筆。
以後項羽在想殺劉邦,已經做不到了,因為劉邦壓根就不給他單獨見面了,只要是項羽來,劉邦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
後來我們都知道是韓信帶領著一支軍隊,開闢了一個新的戰線,他拿下當時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然後聯合劉邦一起,在垓下擊敗項羽的。
所以說項羽的失敗是擺在了韓信、張良和蕭何的手裡。他們三個人的勝利,就等於是劉邦的勝利,因此說劉邦之所以能夠得天下,就是因為他擁有了韓信,張良和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