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納強化理論:優秀的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正強化”出來的

在教育的道路上,不少家長都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孩子有任何不配合家長的行為,家長就開始動手打孩子,甚至帶有言語上的辱罵,實際上這反而會使得孩子變得更“叛逆”。

朋友家的孩子前幾天偷拿了手機玩了三個小時,當時朋友在工作所以完全察覺不到。事後朋友發現了,狠狠地批評了孩子一頓,孩子爸爸知道之後還動手打了孩子。

看起來孩子是變得更聽話了,再也不敢玩家長手機了。

但是孩子在面對手機的誘惑時還是難以自我控制,家長的打罵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治標不治本,孩子隔天還是偷偷玩起了手機,並且變本加厲地玩。

相信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犯這樣的錯誤,都認為打罵孩子才有效,實際上教育孩子用正強化才對孩子有利。

一、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斯金納理論分為兩個方面,正強化和負強化。

斯金納認為我們會為了達到我們的目的,最後採取一定的行為來改變身邊的環境,如果最後行為帶來的結果是對我們有利益的,我們就會加強這種行為,否則反之。

其實正負強化之間也有明顯的區別,負強化其實指當我們為了削弱某件事的行為,但是使用了懲罰的方式,最後反而強化了行為。

正強化則是透過鼓勵的方式來增強事情發生的頻率,以此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正強化才能夠使孩子變得更積極,並且與負強化相比,更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讓孩子們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

所以家長們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去改變孩子們的行為,而最恰當的教育方式就是正強化,積極地使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

二、家長如何用好“斯金納強化”理論引導孩子

1、及時鼓勵

很多嚴厲的父母總是認為,打罵孩子會使孩子變得更乖,由此在孩子面前樹立一種威嚴的形象,從而提高孩子們對父母們的態度,最後改變自己的行為。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會產生更多的恐懼心理,都是由於害怕被父母懲罰的結果而產生的一定消極心理,所以這類孩子往往只會在父母面前變得更溫順,實際上並不會有本質上的變化。

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嚴厲的教育,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們變得更加積極。鼓勵是一種正強化,當孩子們犯錯時,我們要學會鼓勵孩子們改正,而不是批評孩子們的錯誤。

鼓勵還需要及時,第一時間的鼓勵和肯定才更有利於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先從內心裡建立與父母的認同感,父母的話也更能聽得進去。

2、增強正面頻率

有一句話叫做:“熟能生巧”,其實這個放在教育理念也同樣適用。

當你做某一件事達到一定的頻率和次數,那這件事會有本質上的改變。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強化,一次效果會非常微弱,孩子們受到正強化時的表現並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但是我們一定要增強頻率,用數量帶動質量,由此改變孩子們的行為。

在教育孩子中,要增強自己對孩子正強化的行為,多多鼓勵孩子,多和孩子溝通。

這樣的教育才更有效果,才能夠幫助孩子從本質上發生變化。家長們一定要用耐心,學會堅持,教育是一件共同進步的事情。

3、拒絕消極打罵

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犯錯,自己的情緒就忍不住用消極的態度去教育孩子。所以很多家長打罵孩子之後都會感到愧疚,認為自己對不起孩子。

這種錯誤消極的負強化不僅會使得孩子變得更消極,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會隨之惡化,所以家長們要把握好底線,堅持教育的正確方法。

不管孩子犯錯還是沒有達到目標,我們一定不能用消極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更不能用打和罵的手段。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打罵只會強化孩子們的負面行為,根本無法使孩子變得更優秀,家長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和行為。

在育兒的道路上,強化理論能夠有效地幫助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正強化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家長們一定要學會正強化的教育方式,由此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階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轉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23 字。

轉載請註明: 斯金納強化理論:優秀的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正強化”出來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