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毛主席一張經典照片背後的故事

由 伯國平 釋出於 經典

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攝影師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了他無數的精彩瞬間。
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或意義非凡,或感人有趣。其中有一張《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的照片更是令人過目不忘,因為定格在鏡頭中的是毛澤東平易近人、與八路軍小戰士親密無間的動人形象。
這張照片的拍攝者是中國著名攝影家石少華。1964年,毛澤東在家中設宴招待石少華,在談到他的攝影作品時,毛澤東說:“你為我拍的照片都很好。”他又特意指著《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這張照片和另外一張《毛澤東在楊家嶺與農民親切談話》的照片說:“這是我最喜歡的兩幅。”

這一天,毛澤東乘車到位於延安南門外的抗大校部。上午8點左右,當毛澤東乘坐的汽車快到抗大校部門前時,有兩個小八路興沖沖地從南河邊沙灘上跑過來,想看看毛澤東。
車子停下來,毛澤東從車上走了下來,望著兩個呆呆看著他的小鬼,微笑著停下腳步,俯下高大的身軀,和藹地問道:“小同志,你們多大了?”
個子稍矮的小八路搶答:“我十四、他十五。”
毛澤東又問:“你們這麼小,為什麼參加革命啊?”
兩個小八路同聲回答:“為了打日本,解放全中國!”
聽著兩個小八路的豪言壯語,毛澤東笑了。毛澤東點了點頭,左右端詳了他們一下,又問:“你們跑來看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知道,您是毛主席!”兩位小八路異口同聲地答道。
毛澤東說:“不對!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澤東。”
接著,他問:“你們讀過書沒有?”
兩個小八路搖搖頭。
毛主席伸出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做筆,在左手的掌心裡一筆一畫地把“毛澤東”幾個字寫了一遍,耐心地邊寫邊教兩個小八路“毛”字怎麼寫,“澤”字怎麼寫,“東”字怎麼寫,並問:“記住了嗎?”
兩位小八路回答:“記住了。”
毛澤東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好好學習,以後工作有的是你們做的。”
就在毛澤東在手心比畫教字的瞬間,石少華輕輕摁動了相機快門,攝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這一領袖與一高一矮兩個小戰士親如一家的感人場面,被永遠定格。
這張照片中個子稍高的小八路名叫安定保,當時是抗大東北幹部隊隊長張學思的通訊員。
1944年,他跟隨“東干隊”的同志潛往東北敵佔區,路過當時的熱河省會承德附近時,被日軍包圍了。戰鬥中,“東干隊”的同志有60人犧牲了,安定保從此也沒有了訊息。
張學思後來回憶說,由於當時日軍尚未投降,形勢惡劣,“東干隊”的同志是分批潛回東北的。而他隨身帶的只有馬伕,安定保是與其他同志結伴同行的,至今下落不明,結果一定是凶多吉少。
照片中矮個子的小八路名叫劉長貴,1945年隨“抗大”轉戰到了東北,在解放本溪、撫順、瀋陽等戰鬥中流過血、負過傷,後又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1955年,部隊精簡整編,劉長貴轉業到海城市交通局當科長,後又調到海城絲綢廠任監察委員、裝置動力科長、基建科長等。

劉長貴的一位戰友在軍事博物館為他複製了一幅《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的照片,劉長貴也精心製作了相框,懸掛在居室中央。

當年的小八路已經年過花甲,他最想知道的還是當年拍攝這張讓他終生難忘的照片的攝影記者是誰?他現在在哪裡?

而此時的劉長貴也接到通知說,當年拍攝那張《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照片的記者來到了丹東。
石少華很是擔心,因為,很多年來,已經有很多個“小八路”來認照片,但都不是真的。
負責接待劉長貴的同志和他聊起了當年的情景。劉長貴說,當年他很小,只記得為他們拍攝照片的人個子高高的,有高高的鼻樑,旁邊還站著扛攝影機的外國人。
劉長貴說的這個細節讓石少華激動不已,他心裡說:是他,一定是他!
在丹東的錦江賓館,兩位老人相見了。
劉長貴說:“你還是老樣子,一點也沒變,我永遠忘不了你的模樣,就是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所以一直沒有找到你。”
石少華也說:“你這個小八路,讓我找得好苦呀!”
劉長貴對當年的事情還記憶猶新:“當年我這個窮小子還不知道什麼叫照相機呢!”
石少華說:“就在我給你們拍照後,我還聽到毛主席對你們說,要好好學習,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全國解放後,有的是工作等著你們去幹哩。”
“對!對!”劉長貴激動地說,眼睛裡閃動著淚花,滿懷深情地說:“這張照片成了我的傳家寶。我一看見它,就想起延安,想起火熱的革命鬥爭生活。”
石少華激動地告訴劉長貴:“毛主席生前講過,他最喜歡我給他拍的兩幅照片,一幅就是毛澤東和小八路在一起,一幅就是毛主席和陝北農民談話。”
兩位闊別了47年的老人,歡聲笑語,喜慶相逢。
這張珍貴的照片今天看來都讓人倍加感動,它反映的是領袖的平易近人,是領袖與八路軍小戰士的親密無間。
延安時期是一個奮發的年代,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年代,是一個黨和人民、領袖和群眾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創造英雄史詩的年代。
那個年代,關心群眾生活,密切聯絡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人民打成一片。這些屢屢見諸黨的文獻的論述,毛澤東既是首倡者,又是模範的實踐者。
黨愛人民,人民愛黨,陝北高原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高唱著《東方紅》《繡金匾》,高唱著“共產黨毛主席天心順,普天下的老百姓都隨了紅軍”。
也正因為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才使中國共產黨在小小的山溝裡成就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

出自:《河北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