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形象的歷史演變過程來源於印度,跟李靖沒關係

哪吒形象的歷史演變過程來源於印度,跟李靖沒關係
哪吒名字的由來:
哪吒,一名來自於梵文,梵文全名那羅鳩婆。是Nalakuvara或Nalakubala的音譯,也譯作哪吒俱伐羅,那羅鳩婆、那吒鳩跋羅、那吒天王、那擎天等名字。
直到唐代和尚不空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經文中開始稱作那吒。到了宋代以後,特別是明清小說和戲曲中開始出現並使用“哪吒”(多了一個扣)一詞,經過經典名著《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故事演化,哪吒一詞逐漸流行併成為正統。

哪吒形象的歷史演變過程來源於印度,跟李靖沒關係
哪吒的身份:
哪吒是北方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其職責是衛護佛法,掃除邪惡,保護世人。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解》解雲:“四天王,臣於帝釋,統領世界。四天太子,即哪吒之類,能驅鬼神。”
毗沙門天王是梵文Vaisravana音譯而來,又意譯作“多聞”。在印度文學著作《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中都提到了他,他是印度古神話中守護北方的神明,在佛教傳往中國的過程中逐漸演變為武神。
在眾人的認知裡,哪吒是李靖的三太子啊,李靖和毗沙門天王有什麼關係呢?
李靖作為大唐帝國的第一功臣,戰功赫赫,特別是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被唐人奉為兵仙,並逐漸被神化;而毗沙門天王在佛教典籍中經常有記載在西北幫助唐軍戰勝邊疆諸國,和李靖的戰功不謀而合,因此逐漸毗沙門天王被托塔天王李靖代替,而哪吒也順理成章地變成了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太子。

哪吒形象的歷史演變過程來源於印度,跟李靖沒關係
1:三頭六臂還是三頭八臂?
究竟是六臂哪吒還是八臂哪吒,歷來爭論不斷。佛經中“八臂”之說更為廣泛。
如“八臂哪吒坤繡球”、“哪吒八臂空惆悵。夜半三更白晝行。”然而按一頭二臂來看,當是三頭六臂,可能是“六”在流傳過程中上半部分丟失被寫成“八”,後又以訛傳訛,後世便以為“三頭八臂”。
宋代《禪林僧寶傳》載:問哪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後化身於蓮花之上,為父母說法,未審如何是太子身。”
蘇軾的弟弟蘇轍還寫了一首哪吒詩: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難教語,寶塔令父左手舉。
兒來見佛頭輒俯,且與拜佛略相似。
佛如優曇難值遇,見者聞道出生死。
嗟爾何為獨如此,業果已定磨不去。
佛滅到今千萬祀,只在江湖挽船處。
可見這個故事在宋朝已經很流行了。

哪吒形象的歷史演變過程來源於印度,跟李靖沒關係
關於哪吒比較著名的文學作品:
元代有無名氏寫得雜劇名為《三太子大鬧黑風山,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主要表演哪吒與二郎神降服牛魔王和百眼鬼的故事。
元末明初楊景賢撰雜劇《西遊記》,第九齣“神佛降孫”中,已經明確說明哪吒是李天王李靖的第三子。
值得說的是明朝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哪吒”條雲:
“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戴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磐石,手持法律,大鱗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間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長子軍吒,次木吒,師三胎哪吒。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腳踏水精殿,翻身直上寶塔宮。龍王以塔殿故,怒而索戰。帥時七日,即能戰,殺九龍。老龍無奈何而哀帝,帥知之,截戰於天門之下,而龍死焉。不間時上帝壇,手搭如來弓箭射死石記娘娘之子,而石記興兵,帥取父壇降魔樣,西戰而戮之。父以石記為諸魔之領袖,怒其殺之以惹諸魔之兵也。帥遂割肉刻骨還父,而抱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為骨,藕為肉,係為脛,葉為衣而生之,授以法輪密旨,親受木長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轉鬥;嚇一聲,天頹地塌;呵一氣,金光罩世;磚一響,龍順虎從;槍一拔,乾旋坤轉;繡球丟起,山崩海裂.……

哪吒形象的歷史演變過程來源於印度,跟李靖沒關係
幾乎和封神演義中的哪吒一模一樣,當然該書成書早於封神。
後經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哪吒的形象終於被完全確定下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53 字。

轉載請註明: 哪吒形象的歷史演變過程來源於印度,跟李靖沒關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