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持未拴狗繩遭暴打 發文道歉:對不起 嚇到孩子了】今天下午,當事人鄧女士在微博發文道歉,“出門沒有拴狗繩是我犯的很嚴重的一個錯誤”,“雖然狗沒有撲倒孩子”但理解對方舉動,向他們道歉。同時承諾,以後出門一定會拴好狗鏈,避免鄰里之間再發生這樣的衝突。
【女主持人遛狗未拴繩遭暴打 發文道歉:對不起嚇到孩子了】8月30日,家住成都麓山國際社群的鄧女士外出遛狗,途中她的金毛朝一小孩跑去,家長立即護住小孩,另一名家長一腳將狗踹開。鄧女士見狗被踹,上前理論,雙方發生衝突。鄧女士稱,對方將其打傷,特別是臉部受傷嚴重,而自己的職業是主持人。此事引發網友熱議,有人指責鄧女士不拴繩不對,也有人認為雙方溝通不夠都有錯。昨日下午,鄧女士在微博上發文道歉,稱自己沒拴狗繩是確實是個很嚴重的錯誤,在這裡向對方的孩子及家人道歉,“對不起,嚇到孩子了”。
【女主持未拴狗繩遭暴打 發文道歉:對不起 嚇到孩子了】今天下午,當事人鄧女士在微博發文道歉,“出門沒有拴狗繩是我犯的很嚴重的一個錯誤”,“雖然狗沒有撲倒孩子”但理解對方舉動,向他們道歉。同時承諾,以後出門一定會拴好狗鏈,避免鄰里之間再發生這樣的衝突。
一位網友吐槽自家10歲的小侄子。這位小侄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奧數、英語都很棒,圍棋、輪滑等各種業餘愛好也出類拔萃。但是,小侄子竟吐槽自己爸媽不配有他這麼好的兒子,同學都用iphone,自己只有電話手錶……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我努力優秀,是為了自己能早日脫離無能無知的原生家庭。”有網友感慨,孩子身上看不到童真感性,讓人直冒冷汗。
倘若真的存在這麼一個對自己家庭分析得一針見血,對人生道路規劃得極其清楚的孩子,也不要急著給孩子貼上功利冷血的標籤,因為孩子是從周圍環境中所知所感。但無論真假,這個話題在當前引發的輿論熱潮,網友們的“深有同感”,更像是其戳中現實,戳中痛點的最佳佐證,需要我們好好地審視當下。
孩子的說法錯了嗎?未必。這樣的思維某種程度上與社會現實相契合,或許有理性色彩的支撐,但卻觸碰到了“子不嫌母醜”的社會觀念。有人抱怨這樣的觀念太傳統,但其中傳遞出的對父母的感恩應該是直到現在都被社會普遍接受的。把自己和家庭分得清楚沒錯,但或許忽略了一些美好東西。在多數公眾看來,一個精英學子不應該只會單向思維的思考。一個成長在正常家庭中的成功人士再聰明、再成功,父母再無能、再沒錢,成功的背後都少不了從父母這兒的索取。而孩子傳遞出的理性遠遠大於他這個年紀該有的感性。
孩子的感受,是現實最好的反映。客觀來看,“小侄子”的選擇透露出父母的期待和社會的壓力:學英語是為了以後能出國留學、學圍棋是為了鍛鍊自己大腦、鍛鍊身體是為了讓身高突破家庭基因的束縛……沒完沒了的興趣班,時刻緊繃著起跑線這根弦,一門心思往“優秀”上推,這些共同的選擇既是父母大多推崇的“雞血教育”,也是這個社會讓孩子看到的巨大差距。自己家庭在物質上與“別人家”的巨大差距,社會上對金錢、權力、能力的崇拜,讓孩子看清了必須得十分努力才有可能改變現狀。壓力和差距是孩子話語背後的社會現實。
板子最終也要拍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身上。父母或許不自覺中把社會層面競爭壓力大的焦慮傳導給了孩子,孩子看似理性,看似冷漠,但依然是個努力讓自己看上去像大人的小朋友,也確實難掩缺乏愛的滋潤與理解溝通,缺乏情商培養的狀態,或許缺少一部分來自父母的軟綿綿的感性的愛。“父母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當父母”,所以不要用自以為很好的方式去愛孩子,去教育孩子,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想法,凡事商量著來,用合理的溝通理解來撫平一些誤解,讓彼此第一次為人父母與子女走得順暢一些。學校是否在不經意間將孩子之間的對比無限擴大了?在沒有電子產品的年代裡,書包、書本、校服是校園的標配,孩子間的話題更多的是有趣的人、事、知識,如今,別人脖子上都清一色掛著iphone,唯獨我沒有,對比之間,物質的差距感、階級的差距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學校也該好好考量一下,電子產品是否真的是上學、教學必須?應該怎樣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加單純的學習環境?對社會而言,物慾橫流下的競爭現狀或許難以改變,適當的競爭壓力對孩子成長而言也並非壞事,但別把這些在孩子身上無限放大。
讓孩子在大好的韶華里,擁有該有的樣子。小大人,或許懂事、聰明、冷靜、獨到,卻往往承受了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壓力。所謂的“迴歸感性童真”才是我們期待在這類努力上進的好孩子身上看到的更好改變。
(原題為:《“不配有我這好兒子”:期待孩子感性童真的迴歸》)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小龍”:老婆配不上老公,老公配不上老婆,父母配不上兒女,兒女配不上父母………………,。只有 用愛來彌補這麼多的不般配
網友“陽光”:如果父母要你重複他的生活軌跡呢?
網友“愛Koala的Sir”:功利化,每做一件事都有其背後的利益訴求。
網友“老馬Billy”:育才先育人
網友“雲起。”:孩子,你獲得的每一分每一毫都是父母給的,你有什麼資格怪父母給的多與少,誰告訴你成績更好就可以從父母那裡要求更多,給你買個蘋果手機就是愛你了?沒準反倒是害你。
網友“Absinthe1999”:回覆@鞋販:父母也沒有攀比啊,他曬孩子的生活日常和獎項,這不很正常嗎,有沒有說我家孩子最厲害。
網友“少為啊”:現在孩子很早熟的,別討論了,二十年前我雖然不優秀,從小也是知道家庭環境的殘酷了。只是大多數人不會說出來,這姑姑給說出來了而已。
網友“郭江林V”:一句話毀三觀[黑線]
網友“戴著緊箍咒的唐僧cherry”:這孩子傻就傻在,咋就說出來了呢?[允悲][允悲][允悲]
網友“s大俠要勇往直前”:@Do5it
網友“褐慄”:你以為他的世界觀是自己扭曲的?
(1970-01-01)
爸媽們希望孩子一口飯一口菜,一方面是因為覺得白米飯太淡了,另一方面可能是覺得這能夠促使孩子多吃菜,補充營養。但是小朋友的味蕾跟大人不一樣,我們要多多瞭解這一點。
成人感覺淡而無味的白米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香甜可口的,吃一口米飯,混合一口鹹味的菜,就感覺不到米飯的甜味了。
餐廳裡,3歲左右小男孩和爸爸面對面坐著吃飯,爸爸看著兒子,時不時輕聲叮囑:“一口飯一口菜!” 小男孩勉強夾了一口菜,接著繼續扒拉白米飯。爸爸又說:“一口飯一口菜,聽到沒有!”我在旁邊桌吃飯,聽著那位爸爸越來越頻繁地叮囑,突然意識到自己夾菜的動作有點不自然,全然沒了食慾。
回想起幾年前,有位媽媽來諮詢孩子吃飯的問題。她的其中一個煩惱也是,孩子不肯一口飯一口菜地好好吃飯,記得在場好幾位媽媽都表示有同感。大概只有我們中國的媽媽會要求孩子一口飯一口菜地吃,畢竟這是中餐的吃法。
我們中國人,很好理解用菜下飯這個道理。以前有句話,叫“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在成人的意識中,飯很重要,飯一定要吃飽,但是白米飯淡而無味怎麼吃得下呢,所以要用美味的菜餚來下飯。大人希望孩子吃得有滋有味,也就會要求孩子“一口飯一口菜”地吃了。
那麼我們再從孩子的角度來體會一下,為什麼孩子不需要用菜來下飯,就可以一口接一口地把白米飯吃下去呢?對孩子們來說,白米飯是淡而無味的嗎?問題就在這裡。隨著年齡增長和長期各種食物口味的刺激,人的味蕾會逐步減少,味覺敏感度也會日益降低,而幼兒的味覺要比成人敏感得多。成人感覺淡而無味的白米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香甜可口的,吃一口米飯,混合一口鹹味的菜,就感覺不到米飯的甜味了。可見“一口飯一口菜”,對於孩子來說還真是個莫名奇妙,不合理的要求。
同樣地,很多小朋友喜歡不同的菜放在不同的碗裡,一頓飯七個碟子八個碗的,也是一樣的道理,孩子的味蕾多敏感呀!
很多時候,成人會以自己的感受取代孩子的感受,因此要求孩子照自己的方法做,總以為是為了孩子好,偏偏孩子不領情,因為孩子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看到孩子白飯小菜分著吃,爸爸媽媽就別再要求他一口飯一口菜,把美味攪亂了。看著小朋友有滋有味吃白飯,我們不妨發揮聯想,回味一下記憶中米飯那久遠的香甜滋味吧。
作者簡介
楊逸,翼展風迎(菩提樹屋)家庭教育發展中心創始人,“PPM繪本親子教養模式”理論創立者。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JASON傑森球”:其實大人的要求只是希望孩子營養均衡 飲食多樣化
網友“臭臭姐”:小朋友的味蕾跟大人不一樣
網友“田間水聲”:書本理論和實際操作還是存在很多分歧的,有的管用有的真心不管用。
網友“emmafish擺擺”:我從小就喜歡菜是菜,飯是飯,分開吃。理由和文中說的差不多。
網友“廣東省廣州市澎友”:怎麼不合理呀那如果孩子只愛吃菜不吃米飯呢?那如果孩子只愛吃某一種菜呢?大人當然不能隨著孩子想吃什麼吃什麼了不然就跟現在的我一樣挑食!
網友“程宇翔”:可是很多小孩只願吃菜,咽不下白飯
網友“看世界的行船”:我以前就是隻吃米飯,不愛吃菜
網友“檸檬說”:沒聽說過一口菜一口飯的要求
(1970-01-01)
因為最近工作的緣故,特別痴迷動畫片。國內動畫片的製作近幾年非常給力,幾乎每年都能拿出一兩篇好的動畫電影作品,讓人熱血沸騰,中國動畫又要重新崛起了。
但摸著良心說,中國動畫想再度崛起,確實有更多的路要走,還要從學習更多。讓我最痴迷的《海洋之歌》,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個。
《海洋之歌》
《海洋之歌》的製作團隊卡通沙龍在1998年還是個三個人的小公司,這個公司並不是在以動畫出名的日本或者美國,而是生長在我們視線之外的愛爾蘭。可以說中白手起家了。公司經過十年的努力,2009年推出的《凱爾經的秘密》已經獲得了無數讚譽,《海洋之歌》更是獲得了奧斯卡多項提名。
卡通沙龍經過十餘年的磨礪,到製作《海洋之歌》的時候,風格已經完全成熟,走了一條跟美日動畫不一樣的路,畫面中時刻透露著嚴謹的幾何美感。《海洋之歌》可以稱作極為剋制的視覺盛宴。
我今天要說的不是《海洋之歌》,那已經是他們過去的作品了。他們還沒有停下,又孜孜不倦地獻上了另一部作品:《歡樂海鸚島》。
《歡樂海鸚島》
這部動畫片完美展現了卡通沙龍一貫的畫面風格,專門為2-6歲學前兒童製作。但我覺得,《歡樂海鸚島》是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動畫片,片中故事簡單但充滿童心,可以讓父母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動。
最重要的,這部動畫片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棘手的問題。
熊孩子。
這個詞無論放在哪個社交平臺上,都會立刻引起所有人共鳴。繼小時候專拐小孩子的拍花子之後,熊孩子是第二個能引起我們廣泛恐怖的物種。
大家都討厭熊孩子,也能說出躲避或者懲治熊孩子的方法,可很少有人能說清楚熊孩子是怎麼產生的。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組動圖,題目為讓人崩潰的熊孩子。其他的都是孩子在泥坑打滾、鑽進箱子滾下矮矮的樓梯等等,有一個則完全不同,這個動圖裡是一位母親不斷讓兒子親自己的臉,表示親密,親到第二下的時候,兒子一巴掌拍在母親臉上。
這個動圖跟其他圖混雜在一起,引人發笑,可我卻從裡面看出點不尋常來。說句可能引戰的話,這張圖是國內的孩子,其他都是國外的孩子。這張圖其實很能代表國內兒童的一個生長狀態,即處在父母的過度關愛和過度親密之中。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逐步建立自我的過程,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他跟周邊的世界互動,充分感知環境資訊,安全或者危險,好玩或者無聊,都要從他自主活動中傳達到他小腦袋裡,建立自己的三觀。
對於很多國內孩子來講,這一步被截斷了。父母以過度親密的方式把孩子保護起來,讓他待在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這樣一來,孩子獲取資訊只能從父母身上獲取,他的自我也就依附在了父母身上。
但孩子的天性不是那麼容易被磨滅的,他會用最本能的方式反抗,即暴力的方式。所以我們會見到那個用拍打抵抗母親親吻的孩子,會見到那些過度發洩自我,而被人稱作熊孩子的孩子。
他們曾經都是正常的孩子,只是被人剝奪了孩子的權利,他們探險的權利,也就是他們擁有童心的權利。
在這方面,父母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長,孩子需要理解世界,父母更需要理解孩子。孩子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他們擁有獨力面對世界的權利。
令人憂心的是,國內少有這樣的氛圍,讓孩子解放出來。即使那些號稱益智的動畫片,也都有些矯枉過正,讓父母越發擔心孩子的安全,越發不肯放孩子出去探索。
《歡樂海鸚島》填補了這樣的空白,它的主題就是孩子對世界的探索。一對可愛的海鸚姐弟倆,跟他們的好朋友海豹、貓頭鷹、兔子,在對他們居住的世界——海鸚島的探索過程中,不斷學習成長。這種探索是輕度的,溫柔的,以體驗的方式,講述對新世界的發現。
這種輕鬆的體驗世界的方式,更適合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看動畫片的同事,可以完成良好的親子互動。而孩子也會感覺到,世界是一個充滿新奇,值得探險的地方,對於他們的三觀形成也有良好的幫助。
我們看過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動畫片,只是披了一層動畫外衣,本質上還是以我們成人的視角去看世界,例如舒克貝塔一言不合就槍彈橫飛,黑貓警長的絕對正義。孩子不懂這些,他們最直接的學習是模仿,模仿裡面的行為,這樣最容易走火入魔,讓父母抓狂。
卡通沙龍真正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他們在這上面下了苦功夫。他們筆下呈現的是“寶寶怎麼做”,而不是“我們認為寶寶應該怎麼做”。對兒童行為做足了研究之後,再把他們與自然界的小動物們結合在一起,產生一種自然的親和力,吸引著孩子去探索,激發他們本應不斷進取的童心。
來吧,用一種愉快的方式,告訴我們的孩子們,這是一個充滿新奇的世界,值得你樂此不疲地探險,甚至值得我與你一起。
這是我們共有的童心。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豆芽菜0501”:好美的畫面
網友“貓眼cat00eye”:看起來畫面真不錯
(1970-01-01)
無論你選擇成為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這都不是孩子是否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成熟的人格、清醒的自我認知、對於孩子的公正之愛……這些才是每一位媽媽更應該修煉的功課。如果你還沉浸在不能時時陪伴的內疚中,不妨來看看職場媽媽的養育優勢。
咪蒙靠刺激職場媽媽的內疚感來賺取廣告費引發爭議。
最近,咪蒙的一篇文章掀起了朋友圈的爭論熱潮。這篇名為《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實為廣告軟文的文章,據說成功地激發出不少職場媽媽們的自責和內疚。
“每次看到陪伴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文章,我都感到很自責。畢竟,天天上班,有時還要加班和出差,想到孩子的眼淚,我就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真想立刻辭職,或者多給孩子買點玩具補償一下。”家有4歲女兒的路晨在朋友圈裡看見這篇熱文時,不禁眼眶溼潤,加入了深情轉發的大部隊。而她的許多女性朋友也紛紛點贊,在評論中一訴衷腸,為咪蒙的10萬加貢獻一份力量。
喂,職場媽媽們,請慢點點贊。“這只是一個廣告,一個靠刺激職場媽媽的內疚心情和眼淚,來賺某某網幾十萬廣告費的廣告。”自媒體“一小時爸爸”毫不諱言。這種操作手法令許多兒童教育領域的人士感到憤怒。
在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經濟較發達的國家,職場媽媽的內疚感一直是一個話題。人們越來越重視兒童的家庭教育,尤其重視母親的責任——社會文化認為母親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她們的陪伴越多越好。母親們也把這份責任全部扛在身上,唯恐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的終身發展。
事實上,許多研究正在顯示,這種對母職的過分重視存在問題和爭論(下回詳細說)。另一方面,女性作為和男性一樣的人,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認同,女性除了承擔母職外,還擁有其他的責任和改變社會的夢想。事實上,可以自主選擇,並且努力平衡自我需要和家庭需要的母親對孩子產生了有利的影響。
職場媽媽的孩子更成功
先來看一份研究報告。
哈佛大學在2002年至2012年期間對24個國家進行資料調查和分析後發現,職場媽媽的女兒長大後會更多選擇出去工作,這個資料要比全職媽媽的高出4.5%。33%的職場媽媽的女兒會擔任公司的管理職位,相對來說,只有25%的全職媽媽的女兒會擔任類似職位。而且,前者的收入要高於後者。
研究者Kathleen McGinn教授表示,他們一早就已經猜想到母親是否上班影響孩子的就業,但是沒有料想到的是,這個變數還會影響到孩子對於責任的觀念和行為——職場媽媽生的男孩比全職媽媽生的男孩更願意做家務和照料家人。
Kathleen McGinn教授表示,職場媽媽給家庭創造了一個不那麼刻板的性別認知環境——女孩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工作,男孩可以照顧家人。
這個研究安慰了不少職場媽媽,雖然你不能每個小時都和孩子待在一起,但是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你給了孩子屬於你們的愛和教育。
職場媽媽的其他優勢,歡迎補充
除了這個研究,職場媽媽在帶孩子方面還有其他一些優勢。
1.媽媽的心情更好,壓力更小
做媽媽從來不是一件輕鬆事,能夠有一個緩衝的空間和時間,對於母親來說是可貴的。大量研究報告顯示,職場媽媽比全職媽媽幸福感更高。而有了孩子後離開職場的媽媽會經歷一段壓力增高期,並且有更高的抑鬱發生率。
2.陪伴不只是看時間,更要看質量
的確,全職媽媽陪孩子的時間更多,但是我們也知道,時間的數量和陪伴的質量並不能劃等號。最近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與孩子的發展無關。事實上,有些陪伴弊大於利,只顧看手機的父母很常見,而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的陪伴也並不少見。如何提升親子陪伴的質量,才是整個社會需要關注的問題。
3.爸爸有更多機會照顧孩子
在傳統的家庭裡,父親通常負責養家,母親留在家裡照顧孩子,雙方的責任分配並不公平。如果媽媽在職場打拼,就有更大的力量推動父親伸一把手,這種合作養育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更好。
說了這麼多職場媽媽的養育優勢,目的並不是褒職場媽媽,貶全職媽媽。做母親不易,無論你是出於事業夢想或者是經濟的壓力選擇上班,都不要隨便被別人勾起內疚感。
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孩子,你快樂,孩子才會更快樂。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十里桃花”: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孩子,你快樂,孩子才會更快樂。
網友“王珊啊”:職場媽媽全職媽媽都不容易
網友“我執皆因你值”:好文
網友“Elyn Yin”:你快樂,孩子才能更快樂。
(1970-01-0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連結,不保留本文連結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