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年輕人變得更窮了?該拆掉財富“門檻”

  近日,國外媒體對青年群體的研究發現,由於這一群體的收入增長跑不過社會平均水平,“青年貧困”問題出人意料地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蔓延。中國也存在“青年貧困”問題嗎?如果有,什麼讓年輕人變得更窮了?

  要點速讀1“青年貧困”問題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蔓延,我國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2在中國不可忽視“財富門檻”對青年收入的影響。需要消除年輕人向上流動的壁壘。年輕人的日子不好過,不是空穴來風

  由於缺少經驗、資歷,剛踏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收入水平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年輕人變得越來越窮”的說法聽起來卻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如今的年輕人大多擁有了更高的學歷,掌握了更豐富的資源,有了更多元化的選擇,怎麼還會越來越窮呢?然而,這的確不是空穴來風,“青年貧困”已經成為全球多個發達國家和地區頭疼的問題。

  不久前,英國衛報對此展開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除澳大利亞外,在英、美等幾個經濟體中,年輕人的收入增速遠低於國民收入的增速,並且這些我們稱之為“80後”、“90後”的年輕人群體,相比他們父輩年輕的時候賺得更少,也就是說,代際之間財富鴻溝顯著。

  “青年貧困”問題離我們並不是那麼遙遠,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就深受其困擾。2012年,根據臺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臺灣未滿30歲、30至34歲、35至39歲三個組群的平均年所得,都低於15年前的水平;同樣,香港《各世代大學生收入比較研究報告》指出,按通脹調整後,不同年代的大學生無論在起薪點或及向上流動的加薪速度,均有明顯下降。

  香港各世代大學生收入比較

  還值得關注的是,“青年貧困”問題除了反映代際間的差距外,年輕人群體本身也確實出現貧困化的傾向。比如早已引起重視的“工作貧困”(Working Poor)問題,大多數年輕人能夠獲得一份謀生的工作,勤奮努力不懶惰,但是收入卻不盡如人意,甚至陷入貧困。比如在臺灣,22K(即2.2萬)月薪問題是臺灣年輕人、媒體、政客經久不息的焦點——年輕人拿到大學本科學位或技術專科學院的證書後,起點月薪平均只有2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500元),且多年裡不見起色。

  “青年貧困”全球蔓延,中國大陸年輕人的壓力也不小

  中國大陸尚無對“青年貧困”問題的討論和研究,因此缺少詳實的資料供參考。但仿照英國衛報的做法,我們可以簡單地對比應屆畢業生平均薪資增速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難發現,在2012-2015年,剛畢業大學生工資的整體增速趕不上社會平均水平。不去考慮大學畢業生起薪低的問題,這個群體的工資增速沒有和社會整體亦步亦趨,已經說明了存在“相對貧困”的問題。

  除收入外,種種現實問題也表明,國內年輕人並不輕鬆。最典型的問題是就業困難,有學者根據 《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推算,所有年齡組中,城鎮16-24歲年齡組的失業率為9.48%,遠高於其他年齡組。這一表現和國際“接軌”,國際勞工組織的報道發現,2008 年青年(15-24歲)的失業率是12.1%,高於全球5.8%的整體失業率。

  此外,那些背井離鄉到異地求職的青年人,如果家庭給予的支援不足,那這些人幾乎算是“白手起家”,每月不多的工資還要用來滿足基本的住房、飲食等。據某房屋租賃公司估算,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部分城區房租與收入比高達40%,而杭州等二線城市區域性地區的房租收入比也已高達30%以上。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經濟學家何帆判斷認為,“生於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是最幸運的,大體來說,這一代人完全可以靠個人的努力,獲得理想的工作,過上體面的生活。但80後和90後已經開始感到巨大的壓力。從上學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感受到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不平等。”而這種不平等,導致社會的流動性越來越差,年輕人改變命運的機會渺茫。

  “資本為王”或為“青年貧困”的原因,而在中國不可忽視“財富門檻”放大了這種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在評價英國衛報的報道時,認為年輕人之所以會變窮,是因為“勞動的回報永遠跑不過資本的回報”。這個觀點引述自法國經濟學托馬斯·皮凱蒂的著作《21世紀資本論》,此書一經出版就在經濟學界引起軒然大波,在收穫擁躉的同時,也引來不少質疑聲。站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角度,這一命題或許成立,“富者越富,窮者越窮”讓沒有什麼資本的年輕人失去了競爭力。

  在中國,“資本為王”影響年輕人收入的現象也存在,並且金融市場不完善產生的一系列“財富門檻”放大了這種影響。提到年輕人的生活水平,離不開談購買力,如今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上漲,以及高漲的房價讓年輕人的購買力跟不上“拍”。只要手裡的資產回報率夠高,就能跑得過通貨膨脹,然而,現實中,高收入群體有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抵禦通貨膨脹,而低收入群體的年輕人則相對劣勢。學者孔祥利等人的研究發現,由於我國金融市場不發達,形成了規避通貨膨脹的財富門檻,富人才有資本談保值增值,而通貨膨脹又在事實上提高了這種財富門檻,進一步加大了收入差距。

  另外,當金融市場不完善,不少富人找不到優質資產抵禦通脹,轉而只能選擇能保值增值的房地產。過去幾年,房地產價格不斷飆升,形成了“投資門檻”,明顯地拉大了貧富差距。而在中國,年輕人是購房的主力軍,在高的房價收入比的情況下,不少年輕人需要“啃老”傾三代之力,才能夠買的起自己的住房。

  需要消除壁壘,促進年輕人向上流動

  需要消除壁壘,促進年輕人向上流動

  在當下的社會里,還存在不少門檻,攔住了年輕人的“中產之路”,比如收入不平等、通貨膨脹、房價上漲等有可能還將持續。因此,必須提高金融發展水平,給予年輕人實現有限收入保值增值的機會,不然年輕人購買力縮水,仍將擴大與高收入階層的差距。

  英國政府已經認識到了幫助青年人實現向上流動的重要性,在2011年發表了《開啟大門, 衝破障礙》 ( Opening Door,Breaking Barriers)白皮書,其中將人一生的發展分為了 “基礎” (5歲以下) 、“在讀” (5-16歲) 、“過渡” (16-24歲) 及 “成年” (24歲以上) 四個階段,在每個階段,政府都會制定相應的政策幫助處於弱勢的群體,實現向上流動。這一意識和舉措都值得借鑑。

  “一個公平的社會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該有成功的機會”,我國的相關部門應該意識到,解決“青年貧困”問題遠不止保障就業這麼簡單。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26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年輕人變得更窮了?該拆掉財富“門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