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葉曉彥)一條常年乾涸的支渠,透過迴圈水網補水,今年年底前將變身濱水公園,這就是海淀北部的大寨渠。明年開春,附近居民就可以在這裡享受天水交融的生態環境。
大寨渠是海淀南沙河上游一條南北走向的支渠,全長4.68公里,主要功能是行洪。然而,在附近居民眼中,這是一條常年沒水、不起眼的乾渠。
海淀區水務局工程科科長王東東告訴記者,大寨渠附近有水岸家園、中關村創客小鎮等居民聚集區,但周邊缺少休閒公園和濱水空間,居民平日休閒無處可去。於是,海淀區水務、園林等相關部門聯動,計劃將這裡打造成為一個面積13.7公頃的濱水公園。
可是,水從哪兒來?王東東告訴記者,海淀北部水系發達,但有水的河道或溝渠卻相對偏少。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海淀區水務局“編織”起一張生態迴圈水網,既帶活了乾涸的支渠,又改善了南沙河水質,這其中就包括大寨渠。
濱水公園計劃打造古荷清音、索園憶昔、舟塢記憶等6個文化節點,設定各類服務設施。公園計劃年內整體完工,明年開春將正式開園,周邊市民可免費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