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交兵,單方都打下來對方衛星,接下來現代化和平該怎麼打?

  說有衛星都被對方毀滅該怎樣繼續?

  

  

  

  

試探人間道06-08 19:52

  1

  

  

  

謝邀,這個問題太過寬泛,展開來說怕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不過問題既然已經提出來了,那我就簡單的談下我的看法吧



眾所周知,現代戰爭是以資訊化為主要力量的一種打擊模式,戰場上誰的資訊化程度高就很大程度的決定了戰爭的勝負,這也是現代各國軍隊都極力發展資訊化的緣由。以資訊化驅動的軍備那是佔了絕大部分的,資訊化也進入了軍隊的方方面面。單兵所用的衛星通訊終端,軍車上的衛星導航,導彈上的衛星精確制導,戰機空中導航,各兵種之間的交流通訊以及實時的戰場資訊傳輸,這些沒有一樣能夠離得開衛星的。資訊化程度越高那麼這支軍隊對於衛星的依賴就越大,那麼是不是打掉了衛星,軍隊就不會作戰了呢?



首先來說將敵方衛星全部打掉具有多大的可行性!!大家應該都知道,人造衛星區分為低軌道、中高軌道、地球同步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大橢圓軌道和極軌道。人造衛星繞地球飛行的速度很快,低軌道和中高軌道衛星一天可繞地球飛行幾圈到十幾圈。各國如今的反衛星實驗(導彈打衛星、在軌捕捉等手段)針對的都是中低軌道的衛星。針對高軌道衛星的打擊難度直線增加,而且現代衛星多具備機動變軌能力,因此將敵方衛星盡數摧毀的可能性並不大。低軌衛星沒有了較高軌道的衛星也能代替使用,只不過是解析度差了點,還可以利用偵查機等手段作為補充,雖然可能會造成效率的降低,但總不至於完全失去作用,變成聾子、瞎子!!當然還有針對衛星進行干擾阻塞等軟殺傷手段,但也是治標不治本



即使是將衛星打掉了,如今各大國為了應對這樣的狀況紛紛發展了“太空快速響應作戰”的相應計劃,其主要思想是準確、快速、經濟地將載荷送入太空,為作戰人員提供實時的空間戰役與戰術支援,簡單來說就是戰時快速補星。



最早提出“太空快速響應作戰”的正是美國從2002年起,美國為了全面控制太空,開始研究“太空快速響應作戰”系統,重點強調在接到需求命令後,全部的開發工作可在6至9個月內完成;從提出作戰需求到航天器部署完畢,只需要幾天或者幾周的時間。主要用於軍事應急,當發生區域戰爭時,在很短時間內能夠快速裝配出一顆衛星,同時配套的快速運載火箭能夠應急地將其發射升空。這種衛星成本低,研製週期短,壽命也不要求很長。美國《新聞週刊》曾描述這種衛星說,這是隻有洗碗機那麼大的衛星,在幾天甚至幾個小時之內就可以由建造好的零件組裝起來,具有“與筆記本類似的即插即用技術”。除了組裝和發射速度快,與現有的大型衛星相比,這種衛星更能滿足戰術需求。在戰場上,連排一級都可以直接使用,甚至有可能出現單兵手持相關終端裝置直接使用的場景。目前的大型衛星都由軍隊高層使用,用於滿足戰略需求。



2005年開始,美國空軍研究所就利用同屬小型運載火箭的“米諾陶”系列火箭發射名為TacSat系列的小型低軌道軍用衛星。TacSat系列戰術偵察衛星,使戰場指揮官能夠直接指揮、控制戰術太空系統,獲取戰場情報。戰場指揮官將使用專用因特網協議的網路來指揮、控制這些戰術偵察衛星。TacSat - 1~3均為光學成像衛星,重量在100~400 kg左右,都執行在450 km 高的低地球軌道,解析度最高達到0.9米





而中國類似的計劃則是“快舟”,相關方面的公開資訊並不多,2013年9月25日12時37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小型運載火箭,成功將“快舟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快舟一號”衛星主要用於各類災害應急監測和搶險救災資訊支援,其使用者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



2010年5月,哈爾濱工業大學與航天科工集團共建“快速響應飛行器”等5個產業技術聯合實驗室。2011年2月,哈工大在黑龍江省科技工作會議交流材料中,第一次提到“十一五”期間承擔完成了“快舟”等一批國家重大科研任務。



2012年11月,哈工大學校長王樹國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應急空間飛行器:該系列衛星的第一顆,總經費7.9億元,2011年到2012年飛行演示,用於國家應急減災等方面,與美國‘百星計劃’同步,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環保局官方網站上出現了專案名稱為“國營8605廠應急空間飛行器(快舟)研製保障條件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結果資訊,國產“快舟”揭開了神秘面紗。



“快舟一號”解析度1.2m

2014年11月21日14時37分,我國在酒泉用快舟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成功將“快舟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快舟二號”採用了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技術,可實現快速整合、快速測試、快速發射;在國內首次採用柵格舵控制技術,是我國首個具有快速整合、快速入軌能力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的最快紀錄,使我國航天發射運載工具由液體運載火箭拓展到固體運載火箭,初步形成了我國亟需的空間快速響應能力。



2017年1月 9日12時1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小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靈巧影片03星,同時搭載行雲試驗一號、凱盾一號兩顆立方體星。這次任務採用純商業發射合同組織形式,完全按市場行為運作,是快舟火箭的“商業第一單”,標誌著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邁出新步伐。



在國內公開刊物《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中,我們大致可以瞭解我國應急空間飛行器的發展情況。應急空間飛行器是一類快速整合、快速入軌、具有星箭一體化特點的新概念飛行器。常規空間飛行器通常是研製1顆、生產1顆、發射1顆,而應急空間飛行器的特點決定了它與導彈武器一樣,批次生產,長期貯備,一次性使用。

  通常來說,“快舟”的作戰思想是:當需要對特定目標進行緊急戰術偵察和通訊服務時,在隱蔽地域待機的發射平臺接受發射命令,攜帶有星箭組合體的機動發射平臺在戰術掩護下移動到預定發射陣地,星箭組合體發射升空,並迅速進入預定軌道。從接到命令到投入使用,整個發射過程僅需數小時或數天,而常規發射則需要至少6個月到9個月

  目前美國這一技術已經趨向成熟——試驗型衛星發射完成,已經擁有業務型衛星。中國緊隨其後,英國和法國研製的小衛星專案也有類似意圖。

  總結來說,各大國都有戰時快速補星的能力,而且還有地面雷達站、大氣層內的各類有人無人偵察機、平流層飛艇、類似X37b的軌道飛行器等等種類多樣的補充偵查手段,雖然會出現效率降低的情況,但仍然不大可能會出現倒退回二戰那樣的作戰方式。具體的推薦大家去看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位軍事小說作者“閃爍”的小說,在他的多部小說中都有相關描寫,個人認為是比較貼近現實的

  

  評論

  

北斗七星9207070106-03 05:32

  152

  

  

  

  兩國交戰,雙方的衛星都完全被敵方打下的情況之下,接下來的現代化戰爭,只是比二戰先進了一點,也只不過就是靠著你平時靠衛星拍攝下來的地圖,電子偵察裝置偵察到的敵方的所有資料,再透過派出的偵察飛機,偵察情報人員,偵察到的敵方軍力佈置情況,方位確立座標,進行戰略轟炸,炮擊,東風快遞等手段對敵方進行全方位攻擊。





  第二種情況是在所有衛星被擊毀時,可以快速補星,誰的動作快,補星技術先進,誰就可以決勝千萬裡。

  但是,如果是兩個核大國,雙方交戰,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以免自家國土也遭到敵方同等的報復。

  

  8評論

  

王小二君臨天下06-02 13:14

  406

  

  

  

  

首先要說的是中美雙方都有非常成熟的手段補救衛星。中美都是運載火箭大國,軍工企業都開啟全產能,補幾個衛星還不是大問題假如說真的是都沒有了,那就是隔空比劃了。衛星在戰爭中的最大作用就是拍照和導航。拍照不提,沒有了導航,雙方都是瞎子,海空軍的作戰能力都會銳減。即便美國拼老命了在沒有導航的情況下依舊進攻(中國本身就沒有打到美國的能力),進攻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現在傳統的地毯式轟炸年代已經過去了很久,何況美國即便組織轟炸叢集來襲,中國空軍在本土狗鬥也不會落太大下風。現代戰爭實行戰略打擊完全是靠導彈,尤其美國的所有驅逐艦都是導彈驅逐艦,空軍戰鬥機也都是攜彈作戰,傳統狗鬥已經很難出現。

沒有了衛星沒有導航,美國的導彈完全沒用。因為美國導彈的尋的是依靠gps給出位置,透過衛星定位進行打擊,沒有了衛星美國導彈純粹的瞎子。在此之前蘇聯導彈的尋的機制是依靠偵察機提前偵查,拍攝目標所在地的照片,然後導彈在尋的過程中透過照片匹配(山川啊河流啊地形地貌)找到目標進行攻擊。蘇聯導彈導航是不需要衛星定位的,說白了就是即便沒了衛星,蘇聯的導彈照樣能打。

  所以說,中國的導彈技術到底是跟誰的像,大家自己揣測吧。不過即便中國的導彈依舊能使用,射程也不夠用。可以放心的是美國的戰略導彈更不必擔心,因為美國一直用海基空基發射,所有導彈射程都很有限。不過現在中美都在研發高超聲速,這種東西一出來就都很危險了。即便中國還是沒扛住那也不必擔心,以中國的陸軍能力,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拿下中國了。三百萬軍隊進了中國就別想活著回去。當年抗日戰爭中日裝備水平懸殊到那個地步,中國尚有半壁江山完好無損,何況現在中國陸軍的裝備水平早不是當年的弱雞水平了。

兩國交兵,單方都打下來對方衛星,接下來現代化和平該怎麼打?

  其實掉90%衛星對美國來說影響不大,畢竟經歷過星球大戰,美國也很清楚現代戰爭對衛星的依賴程度,因此除保留了相當部分不容易受到反導攻擊的高軌道衛星外,在迅速補充被摧毀衛星方面也是有著比較成熟的手段,例如用飛機從高空利用彈道導彈來進行中低軌道衛星發射。

  那麼退一步來講,萬一雙方都回到解放前的狀態,衛星百分百都被摧毀了,那麼最大可能就是中美兩國變成口水戰了!

兩國交兵,單方都打下來對方衛星,接下來現代化和平該怎麼打?

  

  159評論

  

曹書綜06-03 01:42

  297

  

  

  

  首先需要說明現代化戰爭包括 :近代通訊技術、機械技術、火箭技術等 ,既然是如果沒有衛星的條件下戰爭,我們就別去談補衛星。

  中美兩國相隔的那麼遠,如果雙方都沒有了衛星通訊,就不是完整的現代化戰爭了 。在沒有衛星導航、通訊的條件下就別提中美兩國的洲際導彈,超音速飛行器。打去哪裡了都不知道,根本沒有什麼實際的價值。

  在沒有衛星導航的條件下雙方的遠端作戰就大打折扣,因此看戰場設在什麼位置。

  如果在中國周邊(包括小日本 韓國這些區域)中國的優勢肯定大於美國。

  如果是在太平洋這些地域戰爭,美國肯定佔優勢。

  如果在中國周邊,中國的指揮系統可以透過國內的電磁波,地下光光纜,臨時架設無線電通訊系統進行通訊。在中國的周邊作戰我們可以用船舶、無人機、預警機、飛艇、做臨時訊號中轉站,直達戰場,可以把指揮系統的資訊與戰場實時資訊進行反饋。通訊方式可以多樣化、靈活化。

  而美國全靠日本、韓國這兩個軍事基地快速反應,中國要幹掉這兩個軍事基地可以完全不用衛星的情況下,乾乾淨淨的把他做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只有從其他地方調兵遣將漂洋過海來支援,這時候中國可以完全做好充分的準備來迎敵,甚至可以截擊。包括美國的航母,在沒有衛星的條件下照樣可以把他廢掉。完全可以用潛艇、無人機、轟炸機、戰鬥機、艦艇以數量上的優勢進行群毆閃電戰。美國根本來不及支援,就他部署在亞太這點兵力不夠塞牙縫。

  打一個比方更接近,如果中美都沒有了衛星導航通訊,就好比再來一場沒有衛星導航、衛星通訊的抗美援朝戰爭。

  如果設在太平洋,中國肯定佔不了優勢。戰場與中國的距離拉的太遠,指揮,支援,補給大打折扣。而且美國離太平洋也很近,在加上美國在太平洋逛了100年左右,對壞境的瞭解遠遠大於中國,而且小日本還隨時可以給美國提供情報(畢竟中國要經過人家門口),還有更厲害的就是美國的航母,在哪地方他可以完全發揮他的優勢。

  話又說回來,中國是防衛性的國防方針,根本就不會傻乎乎的孤軍深入太平洋去與世界第一的海軍進行戰鬥,中國不像小日本那麼傻叉。

  但在中國的家門口任他怎麼玩,中國軍隊隨時可以虐他。

  

  84評論

  

茶餘飯後談軍事06-02 23:41

  81

  

  

  

  其實你多慮了,打下的衛星都是低軌道的偵查衛星和一些通訊衛星。那些導航衛星比如GPS衛星和北斗,是打不下來的,軌道都是上萬公里高度的。能打下的都是1000公里以下的,,如果美國使用GBI打,也不會超過2000公里高度

  然後是補星能力,低軌衛星好補。以美國為例子,B52轟炸機就能發射飛馬座火箭一箭多星快速補上,效率非常高。90年代B52就實際發射過衛星

  2通訊的備用手段,衛星沒有了,怎麼通訊?沒有衛星就是麻煩些,通訊是能保證的,使用塔康天線,可以保證通訊的。

  3.低軌衛星沒有了較高軌道的衛星也能代替使用,只不過是解析度差了點,用偵查機作為補充吧,一樣能用,高軌的偵查衛星現在也不是沒有

  

  24評論

  

星野農夫06-01 12:38

  32

  

  

  

  現代戰爭,衛星中斷,高層的指揮中斷。每個國家體制不同,戰場指揮官權力不一樣。哪方前線指揮官權力大,那方的贏面更大點。不是吹捧,美軍的前線指揮權力下放比較大,有危險可以立馬全力攻擊,我們還要層層批示。響應時間也是戰力,誰快誰佔優勢。

  

  8評論

  

假冒帥哥06-03 05:05

  7

  

  

  

  那就看兩國的綜合實力了。比如,戰爭初期最多能夠製造發射100顆衛星,另一國能製造及發射80顆衛星,這樣來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後,把一國的在軌衛星,庫存衛星,生產衛星,能發射的衛星,通通的消耗完,而另一國也剩餘不多,但是還有庫存,還能製造,還會發射...

  

  評論

  

沒事擠奶牛06-03 21:36

  1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可以說即簡單也複雜,其實衛星的作用無非以下幾點,一、偵查攝像預警提供資訊。二、遠距離導引,為超視距提供座標系數參考。三、通訊聯絡,負責音訊影片戰場與後方大本營資料交換。

  那麼在衛星全部被摧毀且沒有額外補充的情況下,現在預警機和裝載大功率偵測雷達的重型戰鬥機可以提供一定距離的戰術支援。雖然有上述手段做支撐,但是無法達到超遠距離有效支援,基本交戰雙方會進入視距範圍內攻擊,這個距離下更能有效發揮預警機和機載雷達的最大功效。在世界範圍內,刨除衛星技術手段情況下,美國還是最強多手段遠距離通訊的國家,如果中俄和美國全面開戰的話,在高科技這一塊不會佔什麼便宜。遠距離攻擊的精度還是依賴由衛星構建的GPS網路,包括巡航導彈在內的這類武器效能會大打折扣,美軍戰鬥力會下降很多段位。同樣的,中俄戰鬥力會下降的更厲害,且只能家門口做防衛姿態,結局很有可能會老家被炸的千瘡百孔,美帝則退回本土。無論有沒有衛星,美軍絕對不會在和中俄開戰的情況下倉促冒失的投入登陸作戰,這會讓美國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現在這種所謂高科技作戰對衛星依賴性很強,所以在軍事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採用大家一起瞎的打衛星戰術還是有用的,最起碼可以大大延遲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快速有力精確打擊的進度。加強地基雷達探測距離和放空武器發展都是一個國家重中之重的緊迫任務,就像新能源汽車一樣,不能因為可以製造了就拋棄傳統內燃機動力汽車發展~

  

  評論

  

誰說我打不過狗06-03 06:46

  43

  

  

  

  大清早看見這個問題,感覺要回答會很長,直接說重點吧

  看兩國交戰的決心有多大了。以中美為例,除非要覆滅對方,或者給對方以重創,不然在衛星全無的條件下,兩方都會收手了。

  沒有衛星不代表不能發射導彈,可以用慣性制導或者現地比對,但命中率無疑會大大降低。有什麼影響呢?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無法對重要的有威脅的軍事目標進行有效摧毀,雙方都無法形成不平等的有利態勢。

  指揮中樞打不掉,正面戰場只能逐步推進。

  導彈發射井打不掉,只能不斷犧牲消耗對方彈藥補給。

  沒有精確制導,飛行器必須進行空中格鬥,本土防守有地基雷達有優勢,進攻方難以克敵制勝。

  在不動用核武的情況下,戰爭會從多元變得單一,從打擊弱點變成正面對耗,戰爭持續時間和損耗變得不可預測。

  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中美都會避免。說句實在話,真遇到這種情況,中國怕過誰?

  扯點題外話,也是內心想法。中國其實一直立於不敗之地,中國的歷史文化帶來的凝聚力,在中國這個巨大的人口基數作用下,應該說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力量了。地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沒有哪個國家或者聯盟敢說要消滅中國。真到了民族危亡時,十幾億人口民心所向,劍鋒所指,想想吧,多可怕。

  但是不敗之地並不意味著強大啊,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受制於人。近兩百年是中國的低谷期,我們要認清自己所處的時代,需要我們去拼搏和隱忍。

  我一直以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並不是說智商多高,而是中國特有的文化薰陶鑄就了我們的品質。我們有五千年的智慧積澱,西方國家才多少年,不要小看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智慧。

  末了,說兩個比喻

  如果每個國家都只剩下一個人了,那麼中國人的亡國之恨,將大於其他國家總和。

  其他國家就好比賽跑中的黑馬,儘管一時領先,心中始終惴惴不安,不太可能一直髮揮好,但中國不一樣------因為,第一原本屬於我們

  

  3評論

  

手機使用者543140974206-04 12:45

  26

  

  

  

  1、可以租用其他國家衛星用於軍用。或發射低空微衛星。

  假設其他國家衛星和微衛星也沒了的話,那就是無人機偵查和高空偵察機和間諜以及抵近偵查為情報手段。

  2,裝備差距不大的話,拼的是國民戰鬥意志和軍事後勤補給。從二戰開始,進攻者和防守者傷亡都很大。

  3、一場戰爭,其實是試錯的戰爭,即透過失敗,獲得對方的秘密武器殺手鐧,找出對付其殺手鐧的辦法,戰爭又開始平衡了。

  4、單純的各式導彈攻擊,只能打擊關鍵要害,而不能撼動一個軍隊的整體,也就是說,最終的還需要步兵去佔領某個獲勝區域。

  5、首先,要看誰先發現對方的雷達,以及監控,通訊系統,先摧毀,使之失去搜集戰場情報的能力,各部聯絡不上,在分而殲之。

  6,一隻擅於隱藏自己實力的軍隊,往往是獲勝的關鍵。主力部隊,必須隱藏得讓對手發現不了,敵攻防之間必損失慘重。

  7、善於發現機會,發現機會也是試錯的好機會

  太多了,不說了

  

  評論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336 字。

轉載請註明: 兩國交兵,單方都打下來對方衛星,接下來現代化和平該怎麼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