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我們都知道目前國內的外國汽車品牌除了特斯拉之外都是以合資的形式在國內運營的,比如: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北京賓士、華晨寶馬、東風標緻、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等。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一些與國外車企合作的國內廠商透過和國外車企的合作獲得了很多造車方面的經驗,比如目前風頭正勁的長安汽車透過與馬自達、福特的合作學習到了許多先進的技術、研發經驗、造車經驗等等,而正是透過這種合資的方式國內的汽車行業才會得到跨越式的發展。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如果只是一味地閉門造車的話我們目前國內的汽車行業可能還是停留在十幾年以前,但是有些車企並沒有從這種合資的方式中得到長足的進步,反而被一些沒有與國外車企合作的自主品牌所超越。

北京汽車,現在我們提到長安汽車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長安的CS75PLUS、UNI-T等車型,第二時間才會想與長安汽車合資運營的馬自達、福特,這說明了長安的自主品牌光芒已經蓋住了合資品牌光芒,而當我們提到北京汽車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北京賓士,第二時間想到是北京現代,而北京汽車的自主品牌在我的心中沒有一點印象,唯一我能想到的北京汽車的自主品牌車型便是北京汽車的越野車。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理論上來說北京汽車與賓士、現代建立了合資公司應該能從賓士、現代身上學到許多關於汽車製造的知識和技術,然後這些造車的知識和經驗反哺到北京汽車的自主品牌車型上,形成良性的迴圈,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反而北京汽車將要上市的BJ40車型搭載的發動機是由長城汽車旗下公司提供的,我們知道長城汽車並沒有與其他國外車企進行合作,也就是說長城的發展只能靠自己努力拼搏而來,而北京汽車擁有那麼好的資源反而要用長城的發動機來裝配自己的車型。這對於北京汽車來說實在是不應該,與汽車發明者的賓士合作建廠、與供應鏈完善的現代汽車合作建廠的北京汽車本就該在自主品牌中擁有一流的技術和汽車銷量。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但是這些北京汽車一點都沒做到,反而在銷量上被各種自主品牌壓制,北京汽車真的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戰略了,不能因為有了賓士這個利潤增長點就不發展自己的自主品牌了,如果有一天賓士不再和北京汽車合作了,那麼北京汽車該走向何方呢?

華晨汽車,提到華晨汽車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華晨寶馬,而至於華晨汽車可能有許多消費者已經忘了這個自主品牌了,我目前憑記憶能想到的華晨汽車的車型只有華晨中華V3、V5,寶馬在國內投資建立了世界範圍內領先的鐵西工廠,而華晨汽車好像並沒有從這個世界領先的工廠中學到技術和生產經驗,同比與寶馬在國內豪華市場的春風得意來說華晨的自主品牌在國內的日子並不好過,我們很難在國內汽車銷量排行榜看到華晨自主品牌的身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華晨自主品牌的綜合產品競爭力不強。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而且華晨中華的一款車型在中汽研的碰撞測試中只拿到了四星,相對於寶馬在國內外各個碰撞測試中的優秀表現華晨中華的表現實在是不應該。華晨本應從寶馬身上學習到從汽車設計、研發、生產各個階段的知識和經驗,但是我們以結果論來看華晨中華顯然沒有學到足夠多的知識,而我們從華晨2019年的財報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刨除華晨寶馬對華晨的利潤貢獻華晨其他的業務是處於虧損的狀態的,華晨與寶馬已經簽訂了協議,寶馬與華晨的合資公司股份將在2022年發生變化,屆時寶馬與華晨的持股比例變成了3:1,也就是說寶馬將成為合資公司的大股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說到底還是華晨自己不爭氣,與寶馬合作的這些年來華晨在自主品牌的運營上一直裹足不前而且還大幅度的虧損,這樣的華晨怎麼可能有底氣和寶馬談論股份的事呢?如果有一天寶馬不再和華晨汽車合作了,那麼華晨汽車該走向何方呢?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如果說國內自主品牌手裡牌最好的是誰,如果我說一汽的話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一汽與奧迪、大眾、豐田、馬自達合資建廠,論一汽合作的車企實力和數量我相信國內沒有第二個自主品牌可以做到。大眾是全球銷量最高的車企,奧迪是德系豪華品牌,豐田是全球銷量第二的車企,馬自達的發動機技術放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流的水平,一汽可以從豐田身上學到質量管理、精益生產,從奧迪身上學習豪華品牌的設計、運營,從大眾身上學習先進的造車工藝,從馬自達身上學習先進的發動機技術。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一汽擁有國內甚至世界上最好的學習物件,但是從目前一汽拿出的自主產權的技術和產品上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目前可以看到一汽紅旗的銷量正在節節攀升,這是一個好的訊號對於一汽來說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一汽能夠將目前的勢頭維持下去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主品牌上。

北京汽車、華晨汽車、一汽擁有比吉利、長城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但是無論在銷量上還是在車型競爭力方面都無法和吉利、長城對抗,這樣的結果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企業沒有憂患意識,因為背靠國外汽車品牌所以在企業利潤上沒有絲毫的擔心,導致自家車型更不上市場的需求,而反觀吉利、長城,它們只能依靠自己的銷量來支撐企業的後續發展,所以更加註重旗下車型的競爭力,而結果便是北京汽車、華晨汽車、一汽的自主品牌銷量無法與吉利、長城相比。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這樣的情況值得車企反思,如果有一天這些國外的車企都不再和自己合作了,自己又拿什麼去和吉利、長城競爭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54 字。

轉載請註明: 與寶馬、賓士、奧迪合作的國內車企,為什麼銷量都不太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