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裡人喜歡吃野菜,為什麼農民不大面積種植野菜增收?
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生活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了。不說別的,光是在飲食這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過去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了,而現在則不僅要吃飽,更追求吃好:吃得健康,有營養成為了多數人的最基本要求了。隨著養生保健醫是的提升,金謝楠農村的野菜在城裡就很吃香,許多城裡人都愛吃農村的野菜。春天就到了,農村山上的一些野菜也陸續長出來了,這在農村雖然是不起眼的植物,但在城市裡可都是香餑餑,有些的售價比蔬菜還要高,並且還要搶手。那現在城裡人很喜歡吃農村的野菜,農民為什麼不大面積種植野菜增收呢?聽老農咋說!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其實這個想法是很美好,但是要做起來卻困難重重的,而這就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首先是種植技術方面有難度。農民朋友種植蔬菜有多年的經驗了,有些蔬菜在國內種植有幾百、上千年的歷史了,所以這方面都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是野菜都是在野外自然環境中生長的,農民朋友對其生長習性、環境要求及種植技術都是比較匱乏的。有很多的植物在野外環境中就是能健康生長,但人工去種植卻並不一定能成功。所以,要想大面積種植野菜,第一個要攻克的難點就是技術,並且為這些野菜生長創造合適的環境。
其次,銷路問題。近些年是有不少人喜歡吃野菜了,有些人也確實開始人工種植野菜了,並且在城市裡的銷售情況是不錯。但野菜在農村裡是沒有市場的,因為這些在農村的山上到處都是,很多人也不願意花錢去買,主要原因去山裡採挖就可以了。而農民要把農村自家種植的野菜運到城裡去銷售,也是不太現實的。超市裡進不去,而馬路邊不準賣,那種好的野菜如何銷售呢?如果銷路不解決,那農民就是徒勞,這個風險是比較大的。運輸成本、種植成本、包裝成本、化肥和農藥等等都是需要花錢的,這些都是需求前期投入的。
最後,市場容量有限。雖然有不少人喜歡吃野菜,但也是偶爾吃一下解解饞,比如一個月吃一兩次就差不多了。畢竟野菜就是野菜,經常吃還是會讓人反感的。何況還有一點現在市場上的野菜賣的貴,買的人多,原因就是物以稀為貴,如果真的大量種植了,那市場容量有限,最終不僅價格會下降,而且還會出現滯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