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換代“超跑”上市,S90“觸電”中期改款,8月合資新車彙總

由 豆更生 釋出於 綜合

昨天看完了國產品牌的8月新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合資品牌在8月即將上市的新車吧,國產這邊有國民神車全新哈弗H6強勢登場,而在合資品牌這邊,讓我們苦等半年的全新飛度也終於要來了。

雪佛蘭 開拓者5座版

上市時間:8月6日

在今年4月16日,雪佛蘭開拓者7座版車型正式上市,而在兩天後,開拓者5座版車型也要上市了,補齊了原本只有7座的尷尬產品線佈局,也讓一些喜歡開拓者但又沒有7座需求的消費者終於可以入手了。



5座版車型並沒有因為少了兩個座位,而在外形上有所表現,尺寸達到了4999/1953/1723mm,軸距2863mm,外觀依然延續了7座版的設計,同時Redline和RS版本也並沒有在5座車型上缺席。



如果說之前7座版本放倒第三排後的空間能夠放下一臺摺疊腳踏車的話,那麼5座版的後備箱就能放下一個修車鋪了,原本第三排座椅的位置現在變了一塊巨大且平整的後備箱儲物空間,週末出遊時開啟後備箱便是一個可供平躺的小床,並且在蓋板之下還有一塊巨大的儲物暗盒,平時用的隨車工具、擦車毛巾、急救用品等統統都可以放下。



在內飾以及動力方面就與7座版本車型完全相同了,但是對於少了兩個座椅的5座版車型來說,兩個座椅的減少意味著減重了,所以理論上來說動力感受以及操控性相比7座版都有些許提升。同時少了兩個座位也意味著在售價上5座版車型也會相對更便宜一些,巨大的後備箱空間 + 輕量化的佈局 + 更低的終端價格,如此看來5座版開拓者或許比7座版車型的市場受眾更廣。

沃爾沃 S90上市時間:8月10日

如果不說這是S90的中期改款,我相信許多人看到這個與現款幾乎沒有差別的外觀,或許會認為這只不過是個年款而已,但是隻要仔細觀察的話,還是能夠發現車頭與車尾一些細微的差別,但是隻要坐進車內,新車那耀眼的水晶造型檔杆,絕對會一見傾心。



在全世界車企都在想方設法討好年輕市場的同時,沃爾沃自然也不肯落後,於是在S90上推出了全新的運動版造型,取消了前後保險槓下方的鍍鉻飾條,同時進氣格柵、後視鏡、門框飾條等位置都進行了燻黑處理,以體現其黑化後的運動效果。



根據此前S90的工信部申報資訊來看,車身尺寸分別為5090/1879/1450mm,軸距3061mm,相比現款僅僅在車身長度上略微加長7mm,所以在空間上的變化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在車輛的內部層面的變動遠比外觀來的大,中期改款車型搭載進口的2.0T發動機,並加入了48V微混動系統,尾標也從原來的T4/T5變為了全新的B4/B5。新款發動機最大綜合輸出功率從140/187KW增加到161/204KW,同時百公里油耗僅為6.6L,相比現款降低約0.4L。變速箱方面依然是與現款相同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雪佛蘭 邁銳寶XL上市時間:8月24日

如果S90是外觀微整容 + 心臟小手術的話,那麼此次邁銳寶XL改款則是徹底換了個心臟。

改款後的邁銳寶XL用1.5T發動機代替了現款的1.3T版本,新款1.5T發動機最大馬力達到了170匹,峰值扭矩252牛·米,雖然與現款1.3T的165匹,240牛·米相差並不大,但是換回了四缸機發動機後,對於邁銳寶的提升則是相當關鍵的。



在換裝1.5T發動機的同時,也將原本匹配的CVT變速箱一併拋棄,使用了與現款2.0T版本相同的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除了發動機變速箱之外,新款車型相較於老款在外觀內飾上並無太大差距,但是對於邁銳寶來說,換裝動力總成已經是最大的改變了,在現款車型出色競爭力的基礎上,將原本消費者不喜歡的三缸發動機放棄,使得邁銳寶XL在15 - 20萬級別中的競爭力更上一層樓。

本田 飛度上市時間:8月26日

如果要評選8月最重磅的一款車型的話,那麼我說是全新一代飛度的話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吧?不論是叫飛度也好,超跑也罷,這都代表了購買飛度消費者的兩種心態:一種是看中了GK5的超高改裝潛力,而另一種則是專注家用的極致買菜車。



而現在本田主觀地將這兩種消費群體做了區分,為鍾愛效能的玩家們推出了代號為GR9的潮跑版,和專注價效比以及大空間的GS1的潮越版。

兩款車型的最大區別便是在於潮越版配有車身側面的護板以及車頂行李架,能夠勝任輕度越野的同時,還有一定的擴充套件裝載能力。潮跑Pro尺寸為4109/1694/1537mm,潮越版系列尺寸為4090/1725/1567mm,二者的軸距均為軸距為2530mm。



動力方面依舊搭載了熟悉的本田L15B發動機 + CVT變速箱的動力總成,最大馬力131匹,峰值扭矩155牛·米。至於海外的那套e:HEV的混動系統,或許將會在國產飛度中期改款的時候正式裝配。

總結

對於一眾合資品牌來說,現在早就已經過了那個等著車主來送錢買車的階段了,面對自主品牌的不斷崛起,合資品牌也正在改變自己,漸漸地迎合市場,從而實現銷量的迅速增長,但不論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為了搶佔市場鬥爭的多麼激烈,最終受益的一定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