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安全感,親子關係疏遠咋辦?關鍵是建立合適的互動模式
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裡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裡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裡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抑鬱、焦慮、嚴重叛逆、甚至於自殘、自殺。這些在我們的童年時代甚少聽說的事件和病症,在我們孩子這一代越來越趨於常態化。而導致這些悲劇發生的原罪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們缺乏安全感,我們成年人也是一樣。比如:北漂的人們因為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產而惴惴不安;中年危機的青壯年們擔憂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而被淘汰、遺忘;身患疾病的人們為自己今後的生活而焦慮不已等等。人們或因身體狀況、或因物質生活水平、或因其它各種各樣的因素而感到不安。這種不安因子從我們身上傳遞到孩子身上,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也會傳遞到他們今後的事業、婚姻、家庭,乃至他們的下一代身上。
在早期的精神分析中,我們發現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穩定的、始終如一的愛,那麼孩子就會有安全感,並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信任和滿足。那麼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不利用孩子安全感的形成的呢?
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父母工作繁忙或者家庭關係破裂的家庭中。父母長期漠視孩子的存在,沒有溫馨的家庭互動。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關注,父母無暇也無心照料孩子,雙方溝通技能基本為零,也缺乏耐心去了解彼此。
我們在小區或者公園散步時,經常可以遇見推著嬰兒車出來遛彎兒的年輕父母或者爺爺奶奶。
大人們將孩子放在嬰兒車裡,自顧自地一邊聊天一邊推著車往前走。嬰兒由於還不會開口說話,只能用哭聲來吸引大人們的關注。因此,在孩子嬰兒時期,我們會錯過很多跟孩子親子互動的時刻。
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會走會跑會跳的時候,他們會透過一些惡作劇來吸引大人們的視線。尤其是在孩子七八歲的時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七歲八歲萬人嫌。這個時期的孩子們擁有強烈的表達慾望和表現欲,不斷地在父母面前重新整理自己的存在感。如果我們經常忽視他們,他們就會到處闖禍以期望父母給予他們一些關注。
這樣的親自互動關係其實是一種被動的反應機制。父母不是主動去跟孩子進行交流、玩耍,而是散養狀態。這種情況的出現很有可能是父母在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們就是這樣對待他們的。以至於,在管教孩子上,父母也繼承了爺爺奶奶們的管教方式。所以,孩子跟父母的關係,往往是尊敬有餘、親密不足。
實際上,孩子更希望的是父母可以像朋友一樣地同他們交往,需要父母主動地交流與溝通,而不是孩子一味地熱臉貼冷屁股去表達。這樣在孩子心中,會認為父母不夠關愛他,也沒有尊重孩子。當他們為人父母后,也會對自己的孩子報以敷衍的態度。
這種型別的父母和上一種截然相反,父母自身的性格更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表現欲爆棚。經常會各種花樣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譬如說,孩子在組建飛船模型的時候,爸爸一直在旁邊搗亂,不是不小心把孩子剛拼好的元件碰倒了,就是問孩子中午你媽不在家我們是吃咖哩炒飯還是水煮肉片?自己捧著手機一邊看外賣詳情,一邊嘟嘟囔,這個酸辣粉看起來也不錯,要不然再要個全家桶?每次孩子剛提起興致來決定好吃什麼的時候,爸爸就又變卦了。
這種狀況不僅出現在長不大的爸爸身上,媽媽在孩子面前刷起存在感來,也是毫不遜色。但是綜上兩種型別的父母,本質上都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前者是在孩子需要關注和互動的時候,漠視了孩子的需求;後者是在孩子需要安靜地獨立思考的時候,偏偏去打擾孩子,轉 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兩種互動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過度地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過多的捲入到孩子的獨立思考中,會導致孩子內心封閉。典型的例子就是倆個特別能說會道的父母,孩子卻十分內斂、沉默寡言。或者是孩子接受不了父母的過度表達,內心十分抗拒,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父母想讓他做什麼,孩子偏不做什麼,或者故意往相反的方向努力。
過度刷存在感的父母有一部分是渴望孩子關注自己,一部分是本身的展示慾望比較濃烈,覺得自己不論是在年齡還是在經驗上都要比孩子老道。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同化孩子的行為。極少部分,自視甚高的家長會覺得自己比孩子厲害的多,在自己眼裡孩子一無是處。因此處處指責、教育孩子。這樣對孩子的自尊心打擊是極大的。
當我們發現孩子做一些我們並不希望他們做的事情的時候,會表現得出離的憤怒。比如說當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飯菜被孩子打翻時;當我們知道孩子在草坪上打滾蹭了一身綠汁和泥土時;或者我們接到來自老師的電話,被告知孩子在學校鬥毆或者早戀時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
面對這種情景時,大多數父母第一反應就是氣急攻心,火氣一下子衝破了天靈蓋,壓都壓不住。甚至會口不擇言地罵孩子幾句,動手打孩子兩巴掌。但是事後又會覺得自己太過沖動,反應過於激烈,嚇到了孩子。明明可以溫聲細語地解決問題,卻偏偏選擇了一種最不恰當的方式,既傷害了孩子,又破壞了親子之間的情感。
目前,大部分家長之所以煞費苦心地去學習各類教育孩子的方法、研究如何跟孩子和平共處等等,是因為父母本身也想要改變自己的狀態。父母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個威嚴但不失慈愛的形象。自己能夠帶給孩子的是積極的、正能量的,而不是受負面情緒的拖累,給孩子留下自己暴躁、陰鬱、灰暗的一面。
故而,我們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有些事情不該做,是事情本身原則上就是錯誤的?還是隻是我們不希望孩子去做?
舉個例子:孩子在草地上打滾,這件事情本身沒有實質上的錯誤,只是孩子的衣服被弄髒了,會增加我們做家務的時間、耗費精力。我們不希望本來可以避免的勞動量因為孩子的行為增加,所以才會生氣。這種情景下,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耐心地教導孩子,告訴他爸爸媽媽工作已經很辛苦了,如果他能儘量減少父母的家務量,不去草坪上打滾,父母會很欣慰。
就像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往往是由於父母本身就缺乏安全感。我們要想給孩子創造安全感,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安全感是一點一滴中積累起來的,如果我們所求太大,不妨將目標設定得小一點。
此外,在跟孩子交往時,首先體察自己的情感,思考一件事情原本始末,不要被情緒左右。每一次跟孩子發生衝突,其實都是用彼此的傷害和痛楚來換取自己的成長。我們在衝突中,要理清自己的情感變化,深刻剖析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做、什麼情境下會容易情緒失控。總結出來,在腦中模擬再現相同的情境下,自己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完美解決。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