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再次攪動美俄歐局勢 德國政府面臨內外夾擊

  連通俄德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最近成為一大焦點。因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德國高層作出可能中止該專案的表態。此前,這個已完成94%的專案的最大障礙是美國,後者的“長臂管轄”導致工期延長,但德國和歐盟硬氣地頂住了壓力,畢竟它們不想看到自己的能源政策由華盛頓制定。在許多國際觀察家眼中,“北溪-2”是俄德關係的壓艙石,也是德國在美俄之間立場的風向標,牽動著該地區的地緣政治博弈。

  德國政府面臨內外夾擊

  “特朗普一直想扼殺一條俄—德天然氣管道,納瓦利內‘中毒’可以幫他實現。”美國《財富》網站8日稱,過去一段時間,接近完工的“北溪-2”專案經受住了來自美國的外交重擊,但隨著一名俄羅斯反對派人士遭“下毒”,德國總理默克爾正面臨越來越大扼殺該工程的壓力。如果最終默克爾徹底改變其之前支援“北溪-2”的立場,那麼受益者將會是美國。

  這兩天,隨著納瓦利內“中毒”事件不斷髮酵,除了高官的表態,德國媒體上也有聲音淡化“北溪-2”對德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稱挪威、美國、北非都可以是替代選擇,即便“北溪-2”順利完工,也不會讓歐洲天然氣的市場價格下降太多等。

  就在一週多前,默克爾剛頂著美國的壓力,重申完成“北溪-2”的決心。德國外長馬斯當時也表示,德方不認為美國的域外製裁符合國際法,“我已經直接告知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幾天後,默克爾又表示,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和“北溪-2”不應混為一談。

  “北溪-2”是一個經波羅的海海底連線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專案,總輸氣能力為每年550億立方米,12個歐洲國家的100多家公司參與,其中約一半來自德國。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是專案運營商“北溪-2”公司的唯一股東。“北溪-2”專案總造價95億歐元,由俄氣出資50%,法國昂吉集團、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荷蘭皇家殼牌、德國尤尼珀公司和德國溫特斯哈爾公司各提供9.5億歐元的融資。

  去年底,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內容包括對參與“北溪-2”專案的施工建設方實施制裁。這導致瑞士-荷蘭公司“Allseas”退出,剩餘160公里管道不得不由俄氣獨力完成。今年7月底,蓬佩奧公開表示要進一步制裁那些幫助參與“北溪-2”專案的公司,美其名曰“盡一切努力確保那個天然氣管道專案不會威脅到歐洲”。8月初,三名美國參議員寫信給德國北部穆克蘭港運營方“薩斯尼茨港口有限公司”,揚言如果他們不立即停止為“北溪-2”提供後勤支援,美國將對其進行制裁懲罰。

  “現在的情況表明,德國在俄美之間所面臨的夾板效應比較大,納瓦利內事件正在被德國國內一些政治勢力,尤其是親美派或對俄強硬派所利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現在德國政府的確面臨著困難的選擇,如果不對俄羅斯有所行動,很難對國內交代,但是不是要付出“北溪-2”的代價,至少現在看來可能性還不是很大。

  崔洪建說,“北溪-2”在歐洲方面儘管是由德國主導,最大受益方也是德國,但該專案是多國參與,德國如果要拿這個專案進行某種交換,還得考慮英國、法國、奧地利等其他歐洲國家的態度。此外,如果德國真這麼做,其向美國讓步的嫌疑就很難擺脫。而且這麼做的代價很大,還得罪了俄羅斯,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好的外交選擇。

  雖然眼下一些人在淡化該工程對德國的重要性,但事實是德國一直依賴俄羅斯能源,約40%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尤其是改變能源政策後,俄羅斯天然氣成為德國能源改革的關鍵。根據德國情報部門的評估,往遠了看,如果德國失去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加上一旦美國和伊朗爆發衝突,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德國經濟或將崩潰。

  8日,七國集團(G7)成員國外長髮表聯合宣告,以最強烈語氣譴責納瓦利內“中毒”事件。法新社稱,雖然歐洲國家威脅要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考慮到這些國家的利益,很難就如何制裁莫斯科達成一致決定。幾天前,瑞典首相勒文曾表示,瑞典已經就頒發“北溪-2”施工許可證做出所有決定,必須遵守國際法。

  海濱小城薩斯尼茨的反美怒火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去了被幾名美國參議員威脅的薩斯尼茨。人口才1萬多的薩斯尼茨是一個著名的海濱療養地,但美國政客的一封信,讓這個寧靜的小城突然成為政治焦點。

  76歲的當地人奧樂爾對記者說,那裡的居民都很憤怒,“美國到處樹敵,還發動一場場戰爭。俄羅斯人至少不會傷害我們,他們想與我們進行貿易並提供天然氣”。當地人還告訴記者,遠處停在港口的一艘紅白相間的船隻,就是鋪設海底管道的俄“切爾斯基院士”號工程船。在港口,記者看到堆得整整齊齊的黑色管道裝置。

  許多歐洲媒體將薩斯尼茨比作德國“反美主義”的一個新據點。但無論是薩斯尼茨被威脅還是納瓦利內事件攪局,都顯示出俄歐能源管道所帶來的複雜影響力。對於美國來說,俄歐能源關係緊密是它不想看到的。特朗普曾指責德國一邊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一邊要求美國幫助他們防禦俄羅斯。美國一些議員則稱,“北溪-2”管道“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是俄羅斯製造的陷阱,使歐洲及其盟國更加依賴俄羅斯”。

  當然,美國也想在歐洲出售更多液化天然氣。對特朗普來說,這是保護美國的天然氣行業。美國的頁岩氣行業近年來負債累累。據報道,自2010年以來,美國該行業已出現190多起破產事件。“我們希望他們(歐洲)從我們這裡購買,而不是從俄羅斯購買。”一家美國市場研究公司的總裁直白地說。

  美國的態度與其在歐洲的整體戰略佈局密不可分,比如該專案會讓烏克蘭大受影響,而烏克蘭是美俄在歐洲進行地緣較量的主要陣地。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報道,烏克蘭業內人士稱,烏依靠運輸天然氣可以每年創收30億美元,這對烏來說是非常可觀的數字。今年1月,穿越黑海向土耳其和東南歐國家輸送俄天然氣的“土耳其溪”第一條管道開通後,烏運輸系統的年運量將減少150億立方米;未來啟動第二條管道後,預計將有相似的損失。而“北溪-2”的建成會對烏克蘭造成更大影響,因為俄羅斯可以完全擺脫對烏克蘭中轉的依賴。

  2014年俄烏爆發衝突時,俄曾將對烏“斷氣”作為砝碼爭取談判利益。彼時烏克蘭還可以靠停止對歐洲輸氣反抗俄羅斯,並要求歐盟介入與俄羅斯討價還價。如果“北溪-2”建成,即使美國承諾給烏克蘭提供許多好處,也難敵俄羅斯關閉天然氣閥門這招的威懾力。

  除了烏克蘭,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也表示反對。9月9日,波蘭政府發言人穆勒稱,波蘭已準備好向德國提供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以替代“北溪-2”。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曾稱“北溪-2”是“朝錯誤方向邁出的一步”,所以波蘭希望為俄羅斯的天然氣“勒索”做好準備。波蘭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之間的供應合同將於2022年到期。實際上,2005年德國時任總理施羅德和俄總統普京簽署建設穿越波羅的海的“北溪”管道專案時,波蘭時任防長西科爾斯基就將其與1939年蘇聯同納粹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相提並論,該條約導致後來波蘭被瓜分。

  丹麥、挪威、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也有擔心,因為“北溪-2”要經過這些國家的海域。尤其是丹麥,之前一直反對,去年底該國最終同意,但它和波蘭也在規劃自己的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把挪威天然氣輸往丹麥,再進入波蘭。有媒體因此問道:“波羅的海會不會發生管道戰爭?”

  能源管道,到底是誰的工具?

  作為世界能源出口大國,俄羅斯目前已建成“北溪”“亞馬爾-歐洲”等多條輸送管道,源源不斷地將天然氣輸往歐洲。同時,還有“友誼”、波羅的海管道系統、裡海石油管道系統等向歐洲出口石油。俄羅斯在進行“北溪”工程的同時,還進行過所謂“南溪”工程,即鋪設輸氣管道經過黑海通向中歐國家輸送天然氣,但該工程遭到保加利亞和歐盟的反對,取而代之的是“土耳其溪”專案。

  俄經烏克蘭境內向歐洲出口天然氣佔較大部分。近年來,由於俄烏關係惡化,雙方都曾將天然氣作為武器,就價格和過境費問題爭執,並引發“天然氣大戰”。這對歐洲天然氣供應造成影響,每次都是在歐洲的調解下達成協議。比如2018年俄烏“鬥氣”,在“北溪-2”“土耳其溪”等輸歐能源管道相繼動工的背景下,俄持強硬立場,多次表示只願意向烏克蘭提供一年有效期的協議,從而引發兩國新一輪糾紛。

  除了與烏克蘭發生糾紛,俄經波蘭的“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因俄波關係惡化也一度出現“斷氣”危險。據俄媒披露,今年5月底,“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向歐洲供應天然氣被切斷數天,波蘭拒絕經其境內輸送俄羅斯天然氣。這一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佔俄出口量的15%。報道稱,波蘭在尋找新的天然氣供應商,並將與美國簽訂合同,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

  由於擔心天然氣供應受到影響,歐盟開始讓中亞天然氣直接進入歐洲市場與俄競爭,啟動繞過裡海地區的天然氣管道專案的建設,比如“跨安納托利亞管道”“跨亞得里亞海管道”等。而俄羅斯也在打造多樣化天然氣供應路線,以抵消管道關閉帶來的損害。

  對於眼下的“北溪-2”紛爭,拋開納瓦利內事件這個意外因素,在分析人士看來,美國對“北溪-2”的制裁分裂了歐盟,美國的介入讓該專案從能源合作變成了地緣政治和國際利益的爭端。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稱,從2019年開始,美國加大對專案相關實體和個人的制裁力度。由於預計包含制裁措施的《國防授權法案》至少要到今年12月才能成為法律,有美國能源諮詢公司高管表示:“這場競賽是在緩慢的管道建設和緩慢的制裁法案之間進行的。”

  整體上,在特朗普之前的時期,德俄天然氣貿易基本上沒有麻煩。自1970年以來,蘇聯及俄羅斯一直是德國和歐盟可靠的能源供應國。2014年,因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歐洲國家開始考慮轉用美國的頁岩氣。BBC也稱,多年來,美國一直努力阻止俄羅斯在歐洲建立天然氣供應基地,但收效不大。

  崔洪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歐洲國家而言,俄羅斯畢竟是一個就近、便利的能源來源,它們長期以來形成了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儘管近些年來歐洲國家開始追求能源供應多元化,包括內部的能源轉型,但未來目標和眼前的依賴之間是有矛盾的。此外,儘管歐洲國家想降低對俄能源依賴,但一旦這種能源關係越來越弱,一定程度上也會使歐洲失去影響俄羅斯的工具。 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專家認為,天然氣能夠作為一個工具,使歐洲國家和俄羅斯保持某種聯絡,進而藉此反向影響很多事。這些年來,對德國、法國等歐洲大國來說,這種考慮正在逐漸變得重要。與此同時,正如一些德國學者所稱,無論是透過制裁威脅以儘可能高的價格向歐洲出售液化天然氣的美國,還是堅持推進管道建設的俄羅斯,天然氣同樣是它們的“政治武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346 字。

轉載請註明: “北溪-2”再次攪動美俄歐局勢 德國政府面臨內外夾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