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村報訊 張豔清 記者 吳連祥 報道免耕播種、秸稈覆蓋還田、秸稈歸行條帶旋耕、深翻深松……這些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使農民減輕了勞動強度,還產生了保墒蓄水、提高出苗質量的效果,受到梅河口市廣大農民的歡迎。
農業機械是先進的生產工具,是建設現代農業的物質基礎,也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要素。秉持這一理念,梅河口市農機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下大力氣抓好農機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服務工作,使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度攀升。截至2019年12月,全市拖拉機發展到2.4萬臺、收割機2642臺,其它機具5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68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攀升至87%。
今年,該市把保護性耕作技術作為重點推廣專案,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2020年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計劃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3萬畝。入春以來,市農機部門組織基層農機工作站人員走村串屯,廣泛宣傳保護性耕作補貼發放政策,講解免耕播種等保護性耕作的保墒蓄水、提高作物出苗質量等好處,引導新型農機經營主體、專業種植大戶和農民採用這項技術播種玉米。
在市農機部門的組織和指導下,雙興鎮春蕾家庭農場、鴻達家庭農場和慶裕糧食生產合作社率先行動,利用7臺免耕播種機完成了4000餘畝玉米保護性耕作作業,出苗率達到預期目標,現在,玉米苗已經長高到了10釐米左右。近日,農機部門牽頭組織雙興鎮農科站、財政所人員成立玉米保護性耕作專案核驗小組。幾天來,核驗小組成員奔走在福興村各組玉米地塊,進行測量、記錄、拍照,為發放保護性耕作補貼做好基礎性工作。
據瞭解,進入6月以來,梅河口市各鄉鎮農機工作站已全面開展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面積核驗工作,隨後,將對符合標準條件的作業面積進行公示,並向作業主體兌付保護性耕作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