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吼孩子了,家長的正確做法是什麼?
作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語言能力強,行為大方得體,長大更有出息,往往孩子不能達到母的要求時,家長喜歡使用“語言暴力”,用諷刺、教訓、挖苦等方式,想起到激勵孩子的作用,但總會適得其反。
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去同事家做客,剛好看見她兒子在罰站。小孩揣著碗,碗裡還有一半的飯,孩子一臉不開心,同事站在一邊喋喋不休。
“
你的嘴是缺角了?還是存心要敗家?
吃個飯弄得到處都是,你知不知道有多難打掃?”說歸說,同事的手指還一直指著孩子數落,孩子全程都低著頭看著手裡的碗。
看見我來了,同事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跟我抱怨:“現在的孩子真難教,說這麼多遍了,還是這樣,
整一個就是豬腦子
!”
話剛說完,孩子就哭了,鄰居更加火大:“你還好意思哭?我不就是說了你幾句,又沒打你,搞得好像是我不對似的!”
或許感到委屈,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我看不下去,把同事拉到一邊:“算了,算了。”後來在回家的路上,寶寶突然說:“媽媽,謝謝你”。
我對孩子的突然道謝感到奇怪。孩子解釋道:“樂樂好可憐,他媽媽一點不尊重他,還罵他,說他是豬頭。”“
媽媽,謝謝你從來沒有這樣罵過我
。”
那一刻,我心裡不太好受。原來,只是這樣,孩子便會對我們心存感激。
連孩子都知道,什麼叫尊重,大人為什麼還用語言暴力去羞辱孩子?
孩子長時間的生活在語言暴力中
容易導致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讓孩子變的沒信心、沒主見、懦弱。
孩子容易模仿家長的行為,以後也會對別人使用語言暴力。
為了可以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要注意說話的方式
使用溫柔的語氣和孩子說話
試想,如果你的同事或者朋友請求你幫他做事,其中的一位使用愉悅、快樂的聲音,而另一位使用生硬、嚴厲的語氣對自己提要求,那麼你更願意幫助哪一位?
我們都對悅耳的聲音有好感,而對於高聲、刺耳的批評自然會產生反感的情緒。其實,孩子也和我們一樣。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作為家長最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一下,而不是上來就用暴力的語言來刺激孩子,雖然家長覺得這樣很解氣,殊不知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我認為家長沒有必要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對孩子發脾氣,最好在罵孩子前先冷靜3秒。
使用積極正面的語言和孩子說話,不僅能讓孩子更聽得進父母說話,也會給孩子一些正確的指導和示範,反倒會讓你更加省心,孩子也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