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父母怎麼處置壓歲錢,孩子就怎麼過一生!送上這張壓歲錢分配清單
過年大抵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拜年,走親友,一派熱鬧。還有接踵而至的壓歲錢,“賺”得盆滿缽滿,樂不可支。
孩子收得有多高興,父母發得就有多心碎。壓歲錢大多有來有往,這一去一回,空癟的是父母的錢包,鼓脹的是孩子的口袋。
有的父母因此理直氣壯要求孩子將錢悉數上繳,認為自己給的理應自己收;有的父母則委婉表示“先替你把錢存著,等你長大了再給”,害怕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不能合理支配金錢。
春節過後,怎麼處置這筆屬於孩子的“鉅款”,年年都是擺在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
如若處置不當,不僅有害親子關係,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對於金錢的認識與分配。
以下這張壓歲錢分配清單,不僅解決了當下的難題,還對孩子今後金錢觀的正確建立意義重大。
在分配壓歲錢之前,父母須先和孩子達成以下兩點共識。
一是,壓歲錢是長輩對孩子的祝福。壓歲錢中“歲”與“祟”同音,意思就是壓住邪祟。長輩給小輩壓歲錢,是代表一種關愛與祝福。因此,要對長輩有感激之心,對壓歲錢有敬畏之意。
二是,壓歲錢是屬於孩子的,無論多少,父母都沒有權利不經孩子同意擅自拿走。同時,這筆錢又不能完全交由孩子自己做主,尊重不代表放縱,喪失剋制的愛是害人的利器。如何分配壓歲錢,父母和孩子務必一起商討,共同謀劃。
在達成共識之後,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循“消費、儲存、投資、回饋”四大原則,制定壓歲錢分配清單。
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1
即時消費
孩子之所以欣喜於收到壓歲錢,主要是因為可以用這筆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想買的東西。
這筆可自主支配的錢,能滿足孩子必要的物質和精神需求。這種需求不能被無視甚至剝奪。
如果在金錢上孩子被管得太死,反而容易走向兩個極端:
一是極度吝嗇,對他人包括對自己,有錢也不捨得花;
一是極度揮霍,被壓制的慾望可能需要十倍百倍去填補滿足。
適時合理的擁有金錢才能讓孩子不受困於無止境的慾望。
因此,分配給孩子一定可自主支配的壓歲錢,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在不有害生命成長的限度裡,去滿足自己的購買慾望,是必須且必要的。
2
延期消費
延期消費是指消費者把可供現期支配的消費收入積聚起來用於未來消費的一種方式。
在滿足當下孩子的消費慾望後,可以分配一定比例的壓歲錢,作為本年度孩子某一專案的經費支出。
其中具體專案和經費總額的設定,父母須先和孩子商討達成一致,然後再立規則。
比如設立玩具專案經費,今年孩子想買的玩具就都從玩具專案經費中支出。若經費花光,便不能再購買;若本年度內經費未花光,可順延至下年度。父母親人自發贈送的玩具禮物不算在內。
立下規則,雙方都務必遵守。
同時,父母教導孩子自己記賬,買了什麼,每一筆支出有多少,剩餘可支出的有多少,都要做到了然於心,。
但計劃與現實往往有差距,很可能經費花完孩子卻不依,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後,父母可以靈活處理。
譬如告訴孩子再支出只能動用自己在銀行的儲蓄金,但需付出雙份金額,一份用於購買,一份用於懲罰(錢歸父母或做公益)。
絕不能無故妥協,否則是在變相告訴孩子:規則可以隨意打破,言而無信是被允許的。
儲存
存錢,是抵禦人生風險的重要砝碼,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關鍵底氣。
有句俗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判斷金錢究竟是洪水猛獸,還是救命稻草,是看用錢之人的意圖為何。
讓孩子瞭解金錢不僅能用來消費享樂,還能以備不時之需抵禦風險,是重要且必要的。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配置一筆可以應急的存款,帶孩子去銀行開設賬戶,以作孩子的存款基地。
對於未成年人開戶,中國人民銀行有統一規定:
居住在中國境內16週歲以下的中國公民,應由監護人代理開立個人銀行賬戶,出具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以及賬戶使用人的居民身份證或戶口薄。
具體要求就是:
1.必須要監護人陪同辦理,監護人作為代理人填寫辦卡資料。
2.必須提供監護證明。(出生證明或者獨生子女證)
3.小孩和代辦大人的戶口本或者身份證。(如果小孩和大人在同一個戶口頁最好)
引導孩子養成存錢習慣,居安思危,不僅是給孩子心裡埋下一顆“防範未然”的種子,也是自律的重要訓練,讓孩子主動剋制消費衝動,以當下的快感去交換未來的風景無限好。
投資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進行投資,也是壓歲錢的重要使命。
股神巴菲特曾有一次面對記者問他對那些想要成功的人士有什麼建議時,回答:“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
孩子可能理解不了,但經歷人生浮沉的父母卻深諳此理。
生命的底色要靠自己去豐富,別人永遠拿不走你自己爛熟於心的知識,瞭若指掌的技能,以及獨一無二的人生閱歷。
常規的自我投資,便是讀書和旅行,用以投資眼界。畢淑敏說,“讀書是靈魂的旅行,旅行是身體的閱讀”,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去拓展生命的寬度。
但更重要的投資卻是無處不在,父母要善於發現與利用。任何有價值的產出都是有意義的投入。
比如父母可以選擇一天讓孩子當家作主,擁有發號施令的權利,讓孩子體會決策權在手的快樂,提升領導能力;同時當天一應開支從壓歲錢中扣除,看著嘩嘩流走的壓歲錢,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當家的不易,學會節約用錢。
回饋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孩子生命成長中不能喪失的良知。
父母若不加引導,讓一切獲得都被孩子認作理所應當,就是在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
壓歲錢是父母長輩對孩子的祝願,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回饋給長輩自己的敬愛祝福。即便只買一朵小花,只發一條真誠祝福的資訊。
而在平時,也可以用壓歲錢給自己的老師親友準備小禮。
此外,讓孩子看見這個社會還有很多人因為貧窮無法上學讀書,也無法接受好的醫療,他們需要大家的幫助。藉此引導孩子奉獻一份愛心,以回饋社會對自己的優待。
而更多的回饋無處不在,告訴孩子,
感恩早晨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所以要懂得愛護環境;
感恩鄰里親友互尊互信的美好時光,所以不惡意詆譭他人;
感恩這一年多“用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的英雄戰士,所以戴好口罩聽從指揮,不添亂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回饋;
……
人若捨不得回饋,即便腰纏萬貫,內心卻一貧如洗,仍然是個貧窮的人。
而懂得知恩圖報的人,才會感激他人為自己的付出,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也願意將幸福傳遞給更多的人。
擁有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腰纏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