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從高速發展進入到高質量的發展階段,而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也常常在說新能源汽車不過是以前的電瓶車變得更大而已,並無新可言,畢竟都是用著同樣的電能,這都需要經常充電,那麼新能源汽車會取代兩輪電動車嗎?兩輪電動車在未來是否還有前景?作為一名傳統汽油車和兩輪電動車擁有者,在多次體驗了各種級別的電動汽車後,對於兩輪電動車的理解,或許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探討兩輪電動車的未來!
提到兩輪電動車,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或許是亂象橫行,因為一段時間快速爆發,加上沒有門檻、市區道路擁堵加劇,一時間兩輪電動車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配套設施和管理的提升,從而導致亂象橫生。
在這些問題中,逆行、闖紅燈、侵走應急車道最為明顯,在車道中隨意穿插、與機動車搶道,尤其是紅綠燈變化的第一時間迅速在橫向車輛還未過完路口就開始衝,導致路口擁堵加劇,這些對於交通的影響還是非常明顯,此外不戴頭盔、違規載人也是讓自己陷入更大的潛在危機中的行為。不過以上這些問題,與所在地區關係格外密切,尤其是大城市中,這並不是因為大城市騎行者的素質問題,而是大城市裡通常會禁摩、限制超標電動車,再加上行車更加規範,所以導致部分亂騎車的人顯得分外突出。
但開車的老司機騎車與不開車的司機騎車也有很大差別,或者說有沒有良好的交通意識才是影響騎車安全的第一要素。筆者因為開車還比較守規矩,所以騎車的時候遇到路口也會提前減速,慢行靠右,超車也要提前看左後視鏡,所以如今的兩輪快6年了,除了換電池,車身還保護得很好。同樣我也見到了太多沒有後視鏡的電動車,作為習慣看後視鏡的我而言,曾經就因為左邊後視鏡支柱晃動,導致半小時裡騎得相當難受,很多事故的發生也是因為變道不看後方、過路口不左右看,如果有完善的駕駛培訓考試,事故率一定會有降低。因此兩輪電動車想要發展好,如何規範化、徹底啟用城市兩輪電動車的使用,是緩解城市的交通問題。
即便是新國標的施行,也難以阻擋消費者繼續使用兩輪電動車,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兩輪電動車日均騎行需求超過7億次,使用者群體覆蓋16歲至60歲,需求與體量是腳踏車市場的3倍多。而據相關協會資料顯示,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國電動腳踏車保有量達到2.9億輛,並預計這一資料到2023年將突破3.5億輛,唯一的原因就在於兩輪電動車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第一點便是通行效率高。當前汽車保有量大增,城市道路建設速度難以跟上,特別是部分城市的上班地點格外集中,導致交通壓力難以化解,在這種情況下, 不少上班族選擇用兩輪電動車進行通勤,能夠利用規劃的非機動車道,一輛汽車加上前後左右車距,通常需要7米*2.5米也就是17.5平米,而兩輪電動車只需要1米*2米也就是2平米的空間,基本上一輛汽車可以足夠五六輛非機動車進行通行,再加上上下班很多車輛也都只有一到兩人在汽車內,兩輪電動車自然實現了更高的通行效率。能夠快速準時的實現通勤,同時還不影響其他機動車的正常行駛,也不會佔用公交車道,況且停車佔用的空間也很少,基本上一個大園區的非機動車停車場只有汽車停車場的十分之一,但數量卻並沒有明顯減少,所以兩輪電動車,對於城市管理者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第二點便是環保。這裡的環保是兩個維度,第一是單車單位里程的能耗更低,這是效率問題。一輛兩輪電動車質量不過60Kg,卻能夠負載120Kg的人,通常一輛普通的鉛酸兩輪電動車電池容量大概在1Kwh(也就是常說的一度電),卻能夠行駛40公里左右。如果像小牛的UQI這樣堅持採用鋰電池的兩輪電動車,一小塊電池就能實現70Km的續航,高配版本的兩塊電池,最大能夠實現200KM的續航,大體折算為百公里電耗在2kwh,而汽車呢?理想、蔚來這類大型SUV為20kwh每百公里,即便是帝豪EV等也有13kwh每百公里,所以兩輪電動車的效率比起新能源汽車高了太多,基本只有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而每天出行的人數是固定的,越多的人使用兩輪電動車,意味著更小的電能消耗、更小的道路佔用率。
環保的第二個方面就是避免了排放的汙染,大量燃油車的出現使得城市的霧霾問題難以快速解決,汽油的燃燒如果依靠每一輛汽車來處理尾氣排放,一方面是效率低,另一方面是成本高,最好的辦法是透過集中發電集中處理後,將電能進行儲存運輸,再進行二次使用,二次使用過程中,並不會產生更多的氣體排放。可能很多人會說廢舊電池對於環境汙染更大,可實際上據筆者瞭解,目前兩輪電動車換電池的時候,電池廠家都會回收舊電池,否者價格會高出一大截,之後舊電池的處理也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當然目前廢舊電池的處理效率究竟如何,還有待觀察和提升。
第三個優點其實已經在之前透露了,那便是低成本。低能耗意味著低使用成本,40Km的通勤,每天充電也就不到一元錢,停車費也通常是每個月三四十元,即便加上電池損耗,通常一年下來一輛兩輪電動車的使用成本大概在一千多點,而汽車使用成本不低於一萬,依舊是一比十的差別,售價上一輛小牛UQi鋰電池電動車價格僅3000多元起,而汽車基本都在8萬起,稍好一點的就要再翻倍,購買價格上汽車已經是兩輪電動車的幾十倍,這對於很多對汽車需求不大、剛入職場的人群,毫無疑問兩輪電動車更加高效實用。
兩輪電動車的好處顯而易見,兩輪電動年的問題也顯而易見,所以未來如果試圖發展好兩輪電動車,必定需要合理而完善的規章法度,強制上牌是第一步,也是一切的基礎。而新國標的制定,目前也逐漸有了統一各地趨勢,根據新國標規定,電動腳踏車須具有腳踏騎行能力、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整車重量(含電池)不超過55kg、電機功率不超過400瓦、蓄電池電壓不超過48伏,這一切都讓兩輪電動車更加可控,也更加安全。
另一方面,根據新國標的強制性要求,鉛酸電池已經不符合市場需求,電動車鋰電化已成為大勢所趨。2017年兩輪車電池總銷量為122吉瓦時,超過同年電動汽車電池總銷量的3.5倍,但更輕便環保且符合新國標的高密度鋰電池佔比尚不足10%,可見提升空間巨大,這對於減少鉛汙染、提升兩輪電動車的電池效率有著顯著優勢。同時鋰電池的發展能夠加速電池的標準化,從而衍生出快速換電業務、電池保等新興服務模式,大大增強兩輪電動車的生態圈。
當然,兩輪電動車的交強險也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汽車的交強險賠付標準相比商業險低了不少,而實際上大部分買了商業險的消費者再購買交強險也是一種浪費。但對於兩輪電動車而言,如果有交強險,或許對騎車人、行人、汽車駕駛員都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假如按照摩托車一年12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人民幣,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人民幣,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人民幣。因為兩輪電動車速度低、質量輕,對行人的傷害遠低於汽車,與汽車相撞的衝擊力也更小,如果一個認真駕駛的人撞到汽車,通常只需要一個面的鈑金和噴漆,這樣2000元是大機率可以覆蓋的。而120元的費用每個月只要10元,對大家而言負擔微乎其微,但保障效果明顯強過汽車的交強險。因此如果有這樣的交強險,筆者是願意第一時間進行購買,安全你我他。
小結:在兩輪電動車這樣的千億級市場裡,智慧化和品質化是未來的趨勢,而眼下鋰電化、規範化、強制化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只有實現了這些,兩輪電動車才能被社會所接受,才會成為城市未來無法割捨的高效出行工具。對於兩輪電動車(電瓶車),你有哪些想法或故事,歡迎留言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