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我來了。”中午11點左右,王琪騁戴上口罩,拿著剛做好的飯菜,走到了對門鄰居孟老伯家。放下碗,收拾收拾桌面雜物,看陽光正好,順手把窗開啟......一套流程已經很熟練。“通通風,下午我再來關窗。”孟老伯正吃著熱乎乎的飯菜,聞言點點頭。
其實在此之前,“爺孫倆”只是偶爾照面的老鄰居,一次突發事件,讓王琪騁成為了孟老伯的臨時“家人”。
情況危急,幸虧有你們
楊浦四平社群公交新村居民區進行核酸篩查。家住某號樓503室的王琪騁是負責維護秩序的“大白”,他正打算早些出發,沒想到一開門,就看到對門的孟老伯正躺在樓道口。
小夥子趕緊上前觀察情況,並立即打電話向居委彙報,居委書記江明明反應很快,三五分鐘便趕到現場。兩人仔細詢問了老人的身體狀況,確認沒受什麼傷,把他攙扶起來,送回到床上,並幫助其聯絡家人。
老人叫孟憲經,獨居在王琪騁對門,今年88歲。因早年患病留有後遺症,老人不僅右手無力、腿腳不便,如今年紀大了連說話聲都輕得很。數小時前,正值半夜,孟老伯不慎從床上摔下來,胳膊無力的他沒法打電話求助,想要呼救,無奈聲音微小,於是使勁挪身到門外,寄希望於鄰居看見能幫一把。
幸虧發現及時,孟老伯只是一時脫力,並無大礙。“說來後怕,那天我父親真是情況危急。”孟老伯的女兒說,“好在有你們。”
臨時“家人”,一日三餐交給我
“我和爺爺的女兒加上了微信,她心裡著急,但又沒辦法趕來身邊。”王琪騁說,那日摔跤後,自己實在放心不下,便作為臨時“家人”幫忙照應爺爺,“本來我也是自己做飯,每頓都給老人家帶上一份,正好也能看看他。”
“味道怎麼樣?”“鹹了淡了?”每次王琪騁詢問,爺爺都只誇“好”。他說,老人不擅長表達,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難以接近,熟悉之後才發現,他可能是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我擔心他明明有需求,卻不好意思說,於是平時加以觀察。比如,看哪道菜或者哪種點心他吃得最乾淨,說明感興趣。”
成為臨時“家人”後,王琪騁每天都習慣性地去關注孟老伯的身體狀況、飲食起居,從未間斷。有時候家裡人聯絡不上孟老伯,就會找到“小王”,當等到一句“沒事,爺爺睡著了”,懸著的心便放下了。
疫情發生之前,王琪騁和樓裡的鄰居們並不太熟悉。他性格內斂靦腆,熱心公益,原本在小區裡做核酸檢測志願者。如今,他除了照應孟老伯,主要協助樓組長開展工作,負責樓道消殺、物資發放等等。按他自己的話說,“從外場轉向了內場”。
“我每天來看一下,能幫的幫一下,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如果有水果、酸奶什麼的,他必定也要給爺爺送一份。
在這裡,鄰里關係被重新定義,善意和溫暖處處可見。
(朱貝爾)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