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遊客在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參觀。

  位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於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裡展示的《印第安人搬遷法》相關內容。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在1830年簽署《印第安人搬遷法》,授權聯邦政府將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以東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領地”。雖然這部法律寫著政府在與印第安人談判時要採用公平、和平的方式,但實際上,美國政府經常無視這些條文,採取強制手段迫使印第安人搬遷。

  位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於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裡展示的“血淚之路”相關繪畫作品。《印第安人遷移法》頒佈後,美國政府動用軍隊逼迫大量印第安人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成千上萬人喪命途中,他們的遷徙道路因此也被稱為“血淚之路”。

  位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於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裡展示的《印第安人搬遷法》檔案複製品。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在1830年簽署《印第安人搬遷法》,授權聯邦政府將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以東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領地”。雖然這部法律寫著政府在與印第安人談判時要採用公平、和平的方式,但實際上,美國政府經常無視這些條文,採取強制手段迫使印第安人搬遷。

  位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於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裡展示的《印第安人搬遷法》檔案複製品。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在1830年簽署《印第安人搬遷法》,授權聯邦政府將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以東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領地”。雖然這部法律寫著政府在與印第安人談判時要採用公平、和平的方式,但實際上,美國政府經常無視這些條文,採取強制手段迫使印第安人搬遷。

  位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於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外的一尊印第安人雕塑。

  位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於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裡的服飾和麵具。

  位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於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位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於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02 字。

轉載請註明: 探訪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記錄原住民之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