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觀看影片)
初秋時節,在資興市興寧鎮百家洞村黃沙坳組何少平種植的這一片生薑地裡,綠油油的生薑,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今年47歲的何少平,一家四口,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早些年,因為缺乏資金和技術,僅靠在家種幾畝地,一年到頭,才幾千元的收入。後來,在市裡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改種了生薑,不僅有技術方面的跟蹤服務,還獲得了一筆獎補資金。
“有很大的幫助啊,我們種生姜,就是一畝田,補500元,一年二十畝,就是補了一萬元。”何少平說。
2017年,何少平一家入住村裡異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後,種了20畝生薑。這兩年,正好趕上市面上生薑價格飆升,按每畝產生薑6000斤、4元/斤計算,除去成本,每年的純收入十分可觀。早在2018年,何少平一家就脫貧致富了。
“這兩年就可以了,差不多一年,就有十多萬元。”何少平說。
扶貧先扶志,更重要的還是要有產業扶貧來支撐。資興市立足生態優勢和產業特色,創新產業扶貧及專案獎補。2016年以來,全市共兌現包括生薑在內的產業專案獎補資金3552萬元,惠及42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效推動了產業扶貧由“輸血型”向“造血型”的轉變。
“產業扶貧依託東江湖魚、東江湖果、東江湖茶、東江湖菜,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在政府產業獎補,政策培訓的引領推動下,貧困戶的產業得到了全面發展,特別是生薑種植,效果尤為明顯。”資興市農業農村局原副局長何天才說。
文字/廖英武
攝像/胡石林
製作/唐淑梅 程 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