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啦!最開心的當然要數孩子們了,除了有好吃的、好玩的之外,還會有儀式感滿滿的長輩們給的紅包(壓歲錢)。
說到壓歲錢,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它的來歷。
相傳,古時候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兒子。過年的時候,他們害怕“祟”這個怪獸會來害孩子,就一直陪孩子玩,不敢閤眼。
而孩子呢,手裡拿著八枚銅錢,一會兒用紅紙包好,一會兒又把銅錢從紅紙裡拿出來玩。睡著的時候,銅錢正好被紅紙包好了,放在床頭。
半夜,“祟”果然來了。可當它伸手去摸孩子的時候,床頭的那個紅包,突然發出一道亮光,嚇得“祟”拔腿就跑。
有人說,那八枚銅錢是仙人變的,能保佑孩子。於是,人們都紛紛學著這樣做,因為“祟”和“歲”同音,也就慢慢演變成了“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寓意著平平安安,也代表了長輩對子孫的關切和美好祝願。
不過,孩子是開心了,很多大人卻很是發愁。因為,這個儀式感滿滿的舉動,現在漸漸變成了一個不小的負擔。
看看這全國壓歲錢的行情,真正感覺壓力山大。
紅包越給越大,孩子越來越多,一個春節下來,少則幾千、多則幾萬,眼看著就要給不起了。
02、那麼,過年到底該給孩子多少壓歲錢合適呢?1、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
給孩子多少壓歲錢,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有的人經濟條件尚可,給多少都無妨;但有的人經濟壓力比較大,就不用盲目跟風攀比了。
壓歲錢,說到底是對孩子的一個美好祝願,這份心意到了就行。所以,不妨選擇自己能夠接受的數字,不必要打腫臉充胖子。
尤其是一些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在外打拼的生存壓力本就很大,給孩子紅包的時候,更要量力而行,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有一份關於紅包的調查報告顯示,100-500元,是大多數人能接受的範圍,佔據了被調查人數的55.71%;其次是500-800元,佔21.79%;1000元以上的,佔9.21%。
掙得多就多給一點,掙得少就少給一點,不要讓過年成為一個“甜蜜的負擔”。
2、根據對方孩子的數量拆分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兩個孩子,如果自己只有一個孩子,那麼,給壓歲錢的時候豈不是會很虧?
其實,這個也很好解決,根據對方孩子的數量拆分一下,再稍微加一點就好了。
比如,對方給你的孩子500,那你不妨給對方兩個孩子各300,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當然了,土豪請隨意,但也不介意給孩子太多壓歲錢。
因為,這個時候的小孩子,正是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如果一味地在金錢方面滿足他們,除了會讓孩子在花錢方面大手大腳之外,還容易讓他們養成攀比、虛榮的壞習慣。
3、根據親疏關係給紅包
這個很好理解,給自己親戚家孩子的紅包金額,肯定和給同事、朋友孩子的不一樣。
如果同事朋友的關係一般,那麼,圖吉利的數字紅包就很合適。比如:66、88、168等等。
而在廣東那邊,10塊、20塊、50塊的紅包也很正常。因為,只要碰到認識的長輩,說幾句新年祝福,就能解鎖紅包,所以金額不會太大。
有調查資料顯示,80%的孩子壓歲錢超過了1000元,有5%的孩子,壓歲錢超過了5000元,甚至過萬。
那麼,這筆錢到底該怎麼辦呢?是幫孩子存起來,還是任由孩子支配?
- 對於0-3歲的孩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小,對金錢根本沒概念。所以,父母不妨把孩子的壓歲錢都存起來,替他們保管,這樣更安全。
- 對於4-7歲的孩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金錢有了一定的認知,知道可以用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父母不妨給予他們一定的支配權,順便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比如,在買東西之前,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思考一下,買這個東西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必要?
因為很多孩子見到玩具就想買,完全不顧及自己已經有類似的了。重複購買,不僅浪費錢,孩子也學不會珍惜。
所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反而能讓孩子自己學會衡量,哪些支出是必要的、哪些支出可以避免,從而杜絕浪費。
- 對於8歲以上的孩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金錢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對壓歲錢進行更有意義的管理。
好友就鼓勵兒子,將每年的壓歲錢分成兩份,分別命名為:日常花銷儲蓄和夢想儲蓄。
日常花銷儲蓄,很好理解,就是用於平時的書費、文具費,或者是購買小玩具、小禮物的。畢竟,現在的小孩子還需要友情投資,彼此會互送一些小禮物。
夢想儲蓄,則是讓孩子制定一個比較遠一點的計劃,比如,孩子想要參加哪個興趣班,或者是想要去哪裡旅遊,就可以用這筆錢來實現。
著名教育專家陳採霞教授曾說:“壓歲錢可能是孩子最早接觸到的金錢,怎樣看待金錢、怎樣努力賺錢、怎樣花手裡的錢,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因此,家長需要在如何處理壓歲錢上多動點腦筋。”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的愛,不用在意多少。
而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理解“壓歲錢”的正確含義,並且引導孩子合理、正確的對待這筆錢,這樣才能不枉費長輩的一片心意。你覺得呢?
你是怎麼看待“壓歲錢”,今年,又會給孩子多少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