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航班取消”簡訊詐騙?對個人資訊保護是個提醒

近日,有不少網友反映遭遇了“飛機退改簽”類電信詐騙。在飛機起飛前,旅客收到了“航班取消”簡訊,對方以航空公司客服的名義,提示旅客可以臨時改簽錯後一小時的航班,但需要付費。由於對方能夠提供正確的姓名、電話、身份證號、航班資訊,因此讓有些乘客信以為真。

網友還提示了另一類詐騙電話,同樣以航班取消為由,讓旅客提供支付寶賬號或下載某APP,聲稱會給予旅客補償,後續不法分子則乘機盜用旅客所輸入的支付賬戶密碼,轉走旅客的大額存款。

遭遇“航班取消”簡訊詐騙?對個人資訊保護是個提醒

消費者投訴

不得不說,利用旅客擔心航班延誤的心情進行詐騙,這一招直戳使用者的痛處,但也非常具有指向性,因為擁有旅客完整航班資訊的平臺本就不多。不少親歷了此類詐騙的網友就反映稱,希望民航局協調公安部門嚴查第三方網路渠道代理公司的旅客資訊洩露和利用航班資訊詐騙問題。

對於我們當下所處的這個快速發展的數字社會來說,僅靠個人提高對資訊詐騙的警惕性已然不夠。數字經濟時代,人們留在“雲端”的資訊越來越多。從社交網路、購物偏好、出行軌跡、銀行交易記錄……這些個人資訊都被儲存在不同的平臺。一旦洩露,可以被騙子用來揣測我們的行為,給我們帶來財產、名譽等方面的損失。

很多網友開玩笑稱“生完孩子早教就給你電話了,買完房子就有人來找你辦貸款了”“連明星的飛機行程都是透明的,更別提其他人”。這些玩笑話正是反映了目前資訊洩露的輕易和嚴重性。近年來,電信詐騙層出不窮,儘管有些受害者的確大意粗心了些,但個人資訊洩露的漏洞也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遭遇“航班取消”簡訊詐騙?對個人資訊保護是個提醒

收付款截圖

有鑑於此,從源頭出發,嚴肅的追查問責,應當成為未來資訊保護執法的一個大方向。比如對於資料洩露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依法給予警告、處以罰款、勒令限期整改等。對於資料倒賣者,根據其危害性,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予以行政處罰等,倒逼企業和運維人員提升資料保護能力,從而補齊個人資訊保護的短板。

回到此次事件,我們也繞不開一個疑問:騙子怎麼知道旅客的航班資訊的?究竟是哪個第三方平臺洩露的,現在應該立即止住資訊洩露,啟動立案追責。在這一方面,中國民航局已經開始行動,表示對於第三方網路渠道代理公司的旅客資訊洩露等問題,將積極協調公安機關開展有關嚴查打擊工作,同時正在編制檔案加強資料保護。

遭遇“航班取消”簡訊詐騙?對個人資訊保護是個提醒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在嚴肅執法的過程中,還有一點必須達成共識:每個人的個人資訊都屬於重要的“私有資產”,誰收集、處理資訊,誰就應該對使用者的資訊負責。換句話說,資訊保護的責任設定一定要清晰明確。

身處高度發達的資訊社會,資訊保護是不容輕視的話題。不讓人們對自己的資訊保安有後顧之憂,人們才能放心地使用資訊工具,資訊社會才得以安全可持續發展。這有賴於資訊保護的相關法律制度到位,而在此基礎之上,執行、檢查、追責才是關鍵。

來源:光明日報·夜讀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搜尋“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臺;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17 字。

轉載請註明: 遭遇“航班取消”簡訊詐騙?對個人資訊保護是個提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