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店一碼”,把食品安全“曬”在百姓的掌心裡

手機掃一掃,安全先知曉。“用手機掃一下,就可以看到餐廳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還有執法檢查記錄等,吃飯就放心多了。”這天中午,市民王先生經過秀洲區木橋港路上的一家餐館,用手機掃一下牆上貼出的食品安全“一店一碼”,檢視該餐廳公示的資訊,最終與夥伴選定在該餐廳用餐。


一個二維碼就是一個食品經營戶的“身份證”,消費者吃得安心,安全監管也實現“一鍵留痕”。近日,記者在秀洲區一家土菜館,用手機掃了店內張貼的二維碼,該店的基礎資訊、資質證照、從業人員情況清楚完整地展示在資訊公示頁面,除此之外,資訊公示頁面還羅列著該店最近三次監管巡查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資訊,記者點選了該店最近一次監管巡查後需要整改的食品安全隱患資訊,“餐廚廢棄物處置記錄不規範”、“動物類、植物類、水產類清洗水池未分開使用”等食品安全隱患資訊一一呈現在記者面前,每條隱患資訊還配有相應的圖片。在消費過程中顧客透過一店一碼資訊公示二維碼還可以對店家的食品安全、環境衛生、服務質量情況進行打分評價。

秀洲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店一碼”,把食品安全“曬”在百姓的掌心裡

吃前掃一掃,吃後評一評。秀洲區在全市率先推出 “一店一碼”數字化監管模式,創新開發使用食品經營單位“二維碼電子身份證”,透過手機“掃一掃”,把食品安全“曬”在百姓的掌心裡,透過全民參與監督評價,讓餐飲服務企業自律升級,提升全區食品安全日常監管、風險防控、智慧監管、社會共治等方面能力,逐步實現由政府監管為主走向社會共治監管的新跨越。

秀洲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店一碼”,把食品安全“曬”在百姓的掌心裡

“‘一店一碼’的推出,對我們商家來說是起到了監管、監督的作用,讓我們把自己的飯店經營的更規範、更好;對顧客來說,商家的各方面情況更透明瞭,他們能吃得更放心、安心,吃完了覺得滿意還能給一個好評,幫我們推薦一下,都挺不錯的。”土菜館老闆陳梅笑著對記者說道。

秀洲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店一碼”,把食品安全“曬”在百姓的掌心裡

一張食品安全一店一碼資訊公示二維碼的背後,是秀洲區智慧協管資料平臺為“一店一碼”提供了強大的資料支撐。這是一個運用物聯網、大資料及人工智慧技術構建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資料服務平臺,在該平臺上,搭建了由監管部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單位)、消費者多方主體有機互動的智慧系統。

“2020年我們啟動了食品安全“智慧協管”專案。去年,搭建完成了秀洲區智慧協管資料平臺。前期,我們將各食品業態生產經營主體的資料採集詳盡,並根據秀洲區7個鄉鎮街道區域面積業態分佈,安排專業隊伍進行每月定期巡查,做好記錄並將巡查資訊用手機app盡數上傳。從今年開始,我們在秀洲區全面鋪開了食品安全‘一店一碼‘的張貼與推廣。”據秀洲區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協調和抽檢監測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協管資料平臺搭建以來,全區共檢查主體36690家次,錄入有效資料1861427條。目前,智慧協管資料平臺上能查閱到全區6000多家食品業態生產經營主體的詳細資訊,全區2973家正常營業餐飲單位已基本實現全覆蓋賦碼,其中,王江涇鎮1200多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現“一店一碼”全覆蓋。

秀洲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店一碼”,把食品安全“曬”在百姓的掌心裡

“針對食品生產經營從業者的不懂、不會、不做,我們的專業服務隊伍會扮演好老孃舅、輔導員的角色,透過現場講解、現場指導、現場督促,以專業和優質服務促進主體自主整改、消弭隱患、提升主體防範食品安全風險的能力。”食品安全資訊“碼”上見,問題“碼”上改。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透過微信掃描二維碼,可對照被巡查發現的不符合專案進行自主整改、上傳整改後的照片,經稽核後公示。截至目前,全區共掃碼15000餘次,完成問題整改14288項。

同時,透過推廣運用“一店一碼”,市場監管部門能夠利用消費者綜合評價資料,進一步充實主體資訊,反映常態化責任落實情況,並定期對綜合評價較差的主體,實行定向監督檢查,進一步構建政府部門、食品主體、消費者三方共促共建的三方共贏新生態。

(藍媒聯盟•秀洲區傳媒中心記者 黃寅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34 字。

轉載請註明: 秀洲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店一碼”,把食品安全“曬”在百姓的掌心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