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行為上癮》:孩子玩遊戲停不下來?這3招幫孩子避免行為上癮

由 仝海燕 釋出於 綜合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手機的更新換代速度也非常快,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都喜歡無聊的時候拿著手機刷刷訊息。

很多手機軟體參差不齊,遊戲消遣娛樂這一類軟體無疑是各位喜愛的top1。能夠在遊戲中放鬆自己。但是有沒有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手機,彷彿不看手機渾身不得勁。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沉迷於網路遊戲,怎麼管教孩子就是不聽。對身邊的事情不聞不問,兩耳不聞窗外事。時間就這樣在孩子玩遊戲之中不知不覺的流逝。孩子也經常懊惱,為什麼我總是玩手機不花多一點時間在學習上。每次都是這樣子,學習效率大大降低。我下次一定要忍住。

其實很多孩子都知道經常沉迷於網路遊戲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但是總是忍不住偷偷"上分",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心理學對這一種現象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行為上癮"。當我們在玩遊戲,不停快速的刷短影片的時候,大腦中的多巴胺會瞬間猛增,由此形成"行為上癮"這一種行為。

一、家長要想讓孩子自覺停止玩遊戲,首先先得了解什麼是"行為上癮"

眾所周知,上癮是一種深層極度依戀某種事物的體驗,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比如我們經常說的毒癮。從字面意義來了解就是說對毒品的依賴很難擺脫。而行為上癮作為一種行為他所產生的好處被他破壞性的結果相抵消的結果。

行為上癮主要是指人們無法抗拒短時間內能夠幫助自己輕鬆,可以解決的深刻心理需求,透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就會造成上癮的結果,這一類就叫行為上癮。

二、行為上癮的來源

家長會不會發現孩子有時候學習效率低下,有時候還偷偷熬夜打遊戲,學習提不上勁。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程度不斷加深,很多人都擁有現代病(包括食慾不振,免疫力下降等等)。現代病和睡眠不足有息息相關,睡眠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行為上癮所造成的。

有個研究結果表明,百分之九十五的成年人在進入深度睡眠之前使用發光的電子產品,並且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醒來就會檢查工作郵件,因此睡眠質量大幅度下降。睡眠質量是和電子產品所散發的藍光有關。人大腦深處有一個松果體是會在晚上產生褪黑素,這個會讓你感到疲憊並進入睡眠。但是由於電子裝置的藍光影響,松果體就會停止產生褪黑素,褪黑素產生得越少睡眠質量就越不好,會讓人感受到疲勞。長期下去,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

當我們清醒的時候,長期看筆記本,手機,電腦等等也會有行為上癮帶來的影響。

有神經科學家認為,行為上癮給大腦傳達的訊息,大腦所作出的反應是與吸毒之後大腦產生的反應結果是相同的。這兩種情況就是,大腦中的若干個區域會不斷釋放化學物質名為多巴胺,當多巴胺經過和整個大腦多巴胺受體吸附的時候,會產生強烈的快感。很多人就是喜歡這種強烈的快感才不斷的吸食毒品。

當日子不斷推移的時候,多巴胺分泌會越來越少。在現實生活壓力這麼大的情況下,人們為了維持原本的快感就會不斷地吸食毒品並且增大劑量。而行為上癮也是同樣的原理,孩子為了緩解學業壓力,不斷的花更多的時間去玩遊戲。

行為上癮由此而來。

三、家長還要了解為什麼行為上癮讓孩子如此依賴,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措施。

第一:誘人的目標設定

在2014年,有四名行為科學家在同一張圖繪畫出近一千萬名馬拉松選手的完成時間。結果表示,在紐約五萬名馬拉松選手大概有500人能夠在四分鐘以內完成,而四分零一秒完成比賽的只有390人。由此看來,很多馬拉松選手都想擠進四分鐘以內完成,這個願望是多麼的迫切。目標設定能夠促進一個人的不斷的成長進步,他有一種說服力量能夠驅動選手不斷向著四分鐘以內的目標前進。

有一位上癮專家施雷柏曾經說過:專注於數字,就會讓你枉顧身體的真實感受,鍛鍊變得盲目,這就是上癮的"目標"。

第二:及時反饋獎勵

大家有沒有發現,當自己發了朋友圈之後總會有一些人能夠"秒贊"你。很多手機軟體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人們及時反饋的心理需要。根據2016年中國智慧手機使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普通使用者平均每天要解鎖手機122次,甚至有一些極端使用者每天解鎖高達850次。

孩子之所以喜歡沉迷於網路遊戲當中一發不可以自拔是因為每當闖過一次關就會有相對應的獎勵出現。有了一次之後,孩子就會想不斷的領取獎勵由此不斷的玩遊戲,如此迴圈往復。

四、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遠離行為上癮呢?

第一:要多溝通,改善溝通的環境,改變孩子的行為動機

任何事情都有好壞之分,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玩電子裝置的好處和缺點,讓孩子瞭解當中利弊。家長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剖析孩子的行為,瞭解事情的背後孩子到底有什麼需求。

孩子可能每天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刷微博,刷抖音等等。可能這些行為能夠讓孩子瞭解身邊發生的事情,同時也會受到別人的關注。進行這一類活動的時候還能夠與很久沒有見過面的朋友進行感情聯絡。家長要透過溝通,才能夠理解孩子背後的動機量度尺。

第二: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習慣

好的習慣能夠抵禦住一些不好的後果,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起好的習慣,讓好的習慣代替壞習慣。

要想讓孩子擺脫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克服上癮習慣,是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別的東西去代替電子產品。很多孩子總覺得光憑意志力就能夠克服,這其實有點困難。意志力會被消磨吞噬,然後最終導致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好的習慣可以建立一個習慣迴圈。

這個習慣迴圈分為四個部分: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培養某種好習慣的時候,先讓孩子在腦海裡尋找"我完成這件事情之後有什麼獎勵"的線索,然後讓孩子為這個獎勵不斷尋找動力,幫助他建立現在完成這一項任務就是未來可以得到獎勵的基礎。然後讓孩子付出實踐,不斷努力前行。最後,當孩子完成某一項習慣培養的時候,有基本雛形父母就可以給相對應的獎勵,鼓勵孩子向更好一方前進。

獎勵是完成任務的最終目標,當孩子聽到有獎勵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動力去建立一個好的習慣。四個環節都是息息相關,不能割捨的。

孩子要及時正視自己是不是已經陷入了行為上癮當中,如果是可以和父母進行溝通,讓父母幫助你擺脫行為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