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暨百強榜(2021)釋出,北上廣深位列前四
11月24日上午,華東理工大學“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在滬釋出“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暨百強榜(2021)”。根據榜單,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十強城市分別為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重慶市、杭州市、南京市、天津市、武漢市和成都市。
據課題組介紹,2021年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標體系是綜合反映城市社會發展與治理水平的系統性指標,在長期關注城市社會治理、社會保障、公共醫療、以及生態文明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城市的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教育文化與科技創新,更加關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與社會發展潛力。課題組特別強調新市民、青年人安居樂業對城市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將住房問題納入指標體系。
2021年城市社會發展指標體系包括7個一級指標、48個二級指標,能夠從多個層面對297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社會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一級指標分別為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人口發展與社會潛力、生態文明與環境治理、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教育文化與科技創新、公共醫療與居民健康、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
根據“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標體系”,課題組利用可獲得的2020年各類統計年鑑資料,對全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了排名,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十強城市分別為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重慶市、杭州市、南京市、天津市、武漢市和成都市。與2020年相比,城市社會發展十強城市連續上榜,北京和上海引領城市社會發展,廣州和深圳齊肩並進,西安、寧波和濟南進步明顯。
上海市在多個一級指標排名表現優異,其中“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一級指標得分名列前茅,“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公共醫療與居民健康”和“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三個一級指標得分僅次於北京位居榜眼,“教育文化與科技創新”得分位列第三。上海社會發展還存在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人口老齡化程度高、在校大學生規模優勢不明顯等短板。因此,應繼續完善更加有效的生育保障機制,以及更加全面的幼托和基礎教育體系,從而提升上海女性的生育意願。上海還應適當擴大高等教育規模,降低落戶門檻,從而有效地吸引有才華、有夢想、有衝勁的青年人。
在7個一級指標分項排名中,一些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由於特殊的環境條件和資源稟賦,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投入,排名靠前。這充分說明城市社會發展不完全等同於經濟發展,而良好的社會發展能夠使城市居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有更大的獲得感、幸福感,有更好的舒適度和健康度。在“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領域,上海位列榜首,廣州由於住房可支付性的得分優勢縮小了與深圳的得分差距。
在“人口發展與社會潛力”領域,深圳、廣州、鄭州、東莞、北京和西安等城市表現優異,這些城市憑藉職業機會和公共服務資源優勢,人口吸引能力顯著增強,人口年齡結構呈年輕化,社會發展潛力大。在“生態文明與環境治理”領域,十強城市大多為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中小城市,包括黃山、珠海和海口等著名旅遊城市。
在“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領域,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和直轄市位列前五強,這些城市持續創新社會治理理念、治理技術和治理模式,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協同力量,更加兼顧治理效率和城市溫度。
在“教育文化與科技創新”領域,北京、深圳和上海實力最強,南京和珠海等科教或產業強市,以及杭州、武漢和西安等省會城市集聚了大量教育和科技資源,排名靠前。
在“公共醫療與居民健康”領域,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和成都名列前五強,這些城市擁有全國著名的醫學院,儲備了大量高水平醫學人才和優質醫療資源,是全國的醫療創新高地,為居民健康提供了堅實的醫療保障。
在“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領域,北京和上海得分最高,深圳、烏魯木齊、天津、杭州和廣州等城市排名靠前,這些城市吸引了大量青壯年勞動人口,他們在為城市經濟發展貢獻智慧的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增強了所在城市社會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
據悉,這是華東理工大學第四次公開發布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百強榜,這也是上海高校智庫“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何雪松教授和吳開澤副教授領銜的智庫重點研究專案。課題組後續還將推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區域專題報告等系列報告。
(傅文婧)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