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汽車專業網》編輯注意到,有疑似上汽大眾員工的網友在百度貼吧發帖稱:“上汽大眾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近期都是負面訊息:長沙工廠準備轉賣,後續沒有新車型,meb難產。感覺像上世紀九十年代紡織廠倒閉前的節奏。管理層再沒有雷霆措施的話,大眾就結束了。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在一些人看來上述網友的發帖似乎有些聳人聽聞,“長沙工廠準備轉賣”的訊息最多隻是小道訊息,說上汽大眾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或許有些誇大其詞。但缺乏新產品、電動平臺MEB產品一推再推卻是事實,並且就上汽大眾2020年以來的表現來看,即使說上汽大眾到了最危險時刻有些誇張,但上汽大眾如今的處境絕稱不上樂觀。銷量一降再降正被一汽-大眾拉開距離作為大眾品牌在國內的兩駕馬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上汽大眾VS一汽-大眾的銷量對比,上汽大眾大多佔據優勢。 但2019年以來,一汽-大眾月銷量超過上汽大眾已成家常便飯。2019年,一汽-大眾的累計銷量為207萬輛,而上汽大眾的累計銷量為196萬輛,儘管差距並不算太大,但南大眾到底是敗給了北大眾。 進入2020年以後,上汽大眾的頹勢並未停止。據乘聯會公佈的銷量資料,上汽大眾7月份的總銷量為137103輛,同比下滑5.5%,是銷量前十名車企中唯一一個下滑的車企,反觀一汽-大眾7月銷量176830輛,同比上升15.3%,與上汽大眾拉開差距。
2020年的前7個月,上汽大眾每個月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滑,1-7月份的累計銷量為80.2萬輛,同比下滑22.5%,如果僅歸咎於疫情影響,上汽大眾的“後遺症”影響未免太久了。 據瞭解,一汽-大眾成立於1991年,上汽大眾成立於1984年,從時間上來說,上汽大眾要更佔優勢,7年的時間並不短,早年桑塔納等車型已經為上汽大眾積累了大量的忠實使用者,而在上汽大眾的產品矩陣中POLO、途觀、朗逸等車型也算是知名度極高的車型,多年來為上汽大眾的霸主地位貢獻了不小的力量。而今上汽大眾卻被一汽-大眾逐漸拉開距離,實在令人唏噓。背上“減配”惡名 上汽大眾何時能恢復?上汽大眾如今的處境,恐怕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轟動一時的“中保研碰撞”,上汽大眾途觀L和帕薩特雙雙摺戟。“碰撞測試”的幾次失利成為了影響上汽大眾口碑和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戴頭盔”、“大眾牌手機支架”等上汽大眾旗下車型的“減配梗”被瘋傳,而上汽大眾也被冠以“減配”的標籤,在這樣的影響下,上汽大眾傷到了元氣。
今年7月,帕薩特銷量回暖至13448臺,同比增長 8.7%,彷彿已經擺脫“中保研碰撞”的後遺症,但本田雅閣銷量達到20093輛,實現了9.2%的同比增長,曾經的小弟已經穩壓原來的大哥一頭。帕薩特恢復恐怕還為時過早。 此外,上汽大眾的產品矩陣也廣受詬病,POLO改款雖然進行了軸距加長,頗受消費者的喜歡,但是盲目的價格提升卻讓POLO越來越尷尬,高不成低不就,靠著終端大力度讓利勉強活著。凌渡定位同樣尷尬,連朗逸都不如。桑塔納競爭力不斷喪失,銷量被國產車蠶食。而上汽大眾近期並未推出能夠佔領市場的新產品,一定程度上來說,或許上汽大眾真的老了。 就企業內部而言,員工們似乎也頗有怨言,在百度貼吧中諸如“感覺是上層戰略問題 ”此類話語並不少見。在有網友放出“裁員”的小道訊息時,竟有人附和:“我出一個月工資,買個名額。”上述發帖網友提到的“雷霆措施”或許真的需要早日提上日程。
綜合來看,“上汽大眾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固然有些誇張,但上汽大眾的路似乎越來越難走了,如何扭轉上汽大眾持續下滑的銷量與口碑,是上汽大眾所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我們也希望早日看到上汽大眾的“雷霆措施”,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重現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