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真的讀懂中國消費者 試駕廣汽本田皓影 銳·混動e+

由 亓官天亦 釋出於 綜合

廣汽本田皓影銳·混動e+推出距今已經快一年時間了,前段時間小編也到店詢問了這臺車的市場行情,當前它的優惠幅度很大,裸車價只比普通版混動車型多一到兩萬,如果再算上購置稅的優惠,那和普通版皓影銳·混動的落地價非常接近了。

也就是說,只要多花一點點成本,就能比皓影銳·混動多得到一塊能純電行駛85公里的電池,並且還能擁有一塊綠牌,在當前時間點,皓影銳·混動e+肯定可以算是一個好選擇。

在外觀設計方面,廣汽本田皓影銳·混動e+沿用了現款燃油版和銳·混動版本的設計風格,整體設計造型是一致的,在前進氣格刪多了些鍍鉻裝飾,輪轂造型也是插混車型的專屬,車身右側充電口與尾部亮眼的“e:PHEV”標誌,這些點都充分彰顯PHEV專屬身份。如果仔細對比尺寸會發現,車長比HEV車型更長了,主要是在前懸延長了85mm,對車身結構以及碰撞安全都有更好的兼顧。

從前臉來看,雖然整體延續了皓影其它版本的設計,但辨識度還是非常高的。無論是本田官方還是消費者,大家對皓影的外觀都比較滿意,沒有必要在新車型上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

車身側面以及車尾相比皓影其它版本車型的變化就更小了,能夠辨別插混身份的就是車尾右下角的標識。貫穿車身四周的鍍鉻線條,很討巧的設計,降低了作為一臺SUV車型的視覺重心,在本田其它車型上均有類似的設計。

皓影銳·混動e+作為一臺主打家用的SUV,車廂空間是日常用車每天緊密相處的部分,車廂功能佈局是不是合理,空間是不是夠大,有沒有一些真正為了實用的小設計,這些都非常影響日後的用車體驗,合理以及有花心思的設計,不再是買車一瞬間的眼緣,更會在用車過程中不斷給到你驚喜,就好像是一個理解你的朋友一樣,一直陪伴在你身邊。

皓影銳·混動e+的空間表現與皓影其它版本車型並沒有什麼差別,本田MM設計理念(乘坐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更小化)在皓影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前後排乘坐空間,還是後備廂容積,都是遠超同級別車型的。

幾乎全平的後排中央地臺,在後排乘坐滿三名乘客的時候也會非常輕鬆。另外像後排遮陽簾,後門接近90度的開門角度,都是提升乘坐體驗的細節。

因為是插混車型,後備廂相比普通版皓影會高出老一個小臺階,但除此之外,尾廂開口,平整程度都是一如既往的優秀。

本田的第三代i-MMD,本身就非常接近純電驅動的混動系統,因此可以透過增加電池容量,非常輕鬆的變成插混車型。可以這樣理解,在電量足夠時,這就是一臺純電動車,在饋電工況下,這就是一臺普通版的皓影銳·混動。

而發動機與電動機本身,依舊是直列4缸2.0L阿特金森迴圈引擎+雙電機混動系統,最大功率與最大扭矩與HEV車型一樣,均為135kW與315N·m。NEDC工況下,純電續航里程達85km,混動狀態下油耗4.6L/100km。

在電池電量足夠的前提下,基本可以這臺車當做純電車來開,只要不是把油門踏板踩得超過三分之二,發動機都不會介入。混動系統也會透過強化電池與PCU,能夠極力抑制引擎的轉動,最大範圍使用純電行駛,根據官方給到的資料,支援在時速160km/h的工況下,僅僅依靠電機行駛。

即使是電池的電用到了臨界值,那這時候就可以把它當作一臺普通的銳·混動車型來開,動力效能表現不變,並且又能帶來足夠低的油耗表現,實現低成本出行體驗。

雖然電池增加了整車重量,但本田對這臺車的底盤剛性進行重新標定,底盤支撐和皓影銳·混動一樣的表現。同時因為電池平鋪在底盤下方,整車重心得以降低,行駛穩定性有一定程度增強。

皓影銳·混動e+制動剎車也是給到驚喜的地方,動能回收很自然,這對一臺混動車型來說,非常重要,能很輕鬆地控制剎車踏板平順線性地輸出制動力,制動力不會隨著剎車踏板的深入而突然增加,也就是說,要把這臺車開平順,很容易,想要給身邊的家人更舒適的乘坐體驗,也很容易。

在經過坑窪或者顛簸路面時,整車會有更好地隔絕感,化解衝擊比較到位,處理相對柔和。在經過一些大的起伏路面時,車身有足夠的貼服感。

轉向能夠給到駕駛員充足的信心,指向精準,回饋助力很緊緻,加上偏硬的懸掛調校,過彎時不會有太大的側傾,駕駛起來甚至有不是在開一臺SUV的錯覺。

總結:結合皓影銳·混動e+的市場優惠,在當前這臺車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只要花相比HEV車型多一點點的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比HEV更優秀的用車體驗。我總結了三點,一是更寬速度段的純電行駛體驗;第二,對於有家用充電條件的使用者,假如每天行駛里程不超過85公里,用車成本將大幅降低;第三是在限牌城市能上新能源綠牌的優勢。這三點,皓影銳·混動e+就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它讀懂了中國消費者。

(圖/文 網通社 冷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