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題:百年生活看變遷
新華社記者
尊老得福,重陽又至。近日,新華社記者赴河北、黑龍江、四川、北京採訪數位百歲老人,從他們的生活變化看時代的變遷。
說起今昔變化,家住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街道中紡里社區的黃在敏老人用“天地變化,一個天一個地”來形容。
“現在的日子過得多高興啊,要什麼有什麼,要吃什麼吃什麼。”她樂呵呵地說。黃在敏1921年10月出生,老人清楚地記得,新中國成立前,全家只就著一塊醬豆腐吃飯。
家住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趙鎮街道的沈定瓊老人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前,全家吃不飽飯,一天就吃一頓,她經常餓得昏倒,現在“吃得好、睡得好,沒啥煩惱”。
身上穿著孫子給新買的紅外套,腳上的紅布鞋繡著小熊圖案,沈定瓊說:“這日子太巴適了!現在我享福了!”
百姓吃飽穿暖的背後,是我國農業產業的巨大進步。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李晶介紹,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目前達到474公斤,國際上通常認為400公斤是糧食安全的標準線,我國已連續多年超過這個標準。
不僅吃飽穿暖,而且安居樂業。沈定瓊的兩個兒子2003年均新建了樓房,老人搬進新樓房,過著四世同堂的生活,享受天倫之樂。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統計與調查研究所副所長翟德華說,老人們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狀態和積極的社會參與意識,精神上的健康富足對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功能大有裨益。
“我看神舟上天了!”黃在敏拍著手對記者說,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每天看新聞,看國家變化,是她生活的固定內容。
黑龍江哈爾濱市南崗區市民李增芬1920年4月14日出生在山東的一個村莊。如今,她四世同堂,看看新聞、唱唱京劇,日子平淡而幸福。
李增芬對記者唱起《蘇三起解》,吐字清晰。“你這麼年輕,等著過好日子吧。”她用瘦弱卻溫暖有力的手拉著記者囑咐道。
老有所樂,老有所養。回憶起2000年兩個閨女帶著自己去國外旅遊,外甥女開車帶自己到郊區遊玩的情景,黃在敏高興得合不攏嘴。
百歲老人的生活變化見證著我國百姓生活品質的大幅提高。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經濟與產業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莉莉說,1980年,電視機屬於稀缺品,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擁有電視機32臺,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擁有電視機0.4臺。如今,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在城鄉居民家庭已經普及。2020年,全國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37.1輛。
說起百年變遷,百歲老人最大的感受是,新中國成立後戰亂結束了,人們不再過動盪日子,人身安全有了保障。
“火!火!火!”李增芬回憶起日本兵叫嚷著向她要火的情景:她顫抖著將火柴遞了過去,但沒想到,接過火柴的日本兵隨即點燃了她家的柴火垛。
“抗日戰爭時,我一家跟著婆婆逃難。我們要過橋,日本兵不讓過。我親眼看見,日本兵‘啪’一下用刺刀朝一箇中國人的肚子刺去,人倒了,一會兒就死了。大家都嚇死了,趕緊逃跑。”黃在敏對逃難經歷至今心有餘悸。
戰亂,是百姓的苦難。農村也沒有安穩日子,沈定瓊回憶說,新中國成立前,村子常鬧匪患,一家人東躲西藏。
老人們如今過著安逸有保障的生活。沈定瓊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障,每月還享受高齡津貼240元,滿100歲後有600元。
在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康壽園老年公寓,今年103歲的薛厚生正在讀書看報。大學生志願者來老年公寓看望他時,老人都要和孩子們聊上幾句。他高興地說:“現在大學生多起來了。”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戰略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王海濤說,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惠老政策,提高老年人福祉,確保廣大老人們安度晚年。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的35歲提高到77.3歲。
“祝國家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幸福,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李增芬老人難掩內心的激動。(記者王優玲、高亢、董小紅、王昆、孫曉宇、楊華、馮維健、周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