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在中國,放生活動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但持續、廣泛放生習俗的形成,還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一些信佛的人會不定期放生,以求得福德、功德圓滿。但不顧生物習性,隨意大肆放生,既破壞了生態平衡,還容易刺激黑色產業鏈等諸多問題的出現,讓放生變了味。
2 / 21 2016年3月27日,北京,約300只狐狸在懷柔湯河口村被放生,它們下山入村咬死咬傷部分家禽。森林公安前往捕捉時發現,部分狐狸已死亡,隨將狐狸屍體就地掩埋。民警與山場承包人調查走訪確定了這些狐狸為人為放生。一看溝村民回憶當時放生的那些人說道,他們念著經。
3 / 21放生狐狸的事不是第一次,2013年12月25日,西安一些愛心人士籌集20餘萬元,從養殖戶手中購買300餘隻即將被剝皮的狐狸,在牛背梁自然保護區放生。“外來戶”的到來影響了保護區生態平衡,除了自身能否生存外,它們對當地“原住民”——雉類的生存造成嚴重威脅。
4 / 21 2015年1月3日,海口,一些市民、遊客在市場上購買了近百斤活海鮮,由一名佛教信徒在沙灘上主持儀式,共同祈福放生。
5 / 21 2016年3月27日,當天是佛教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湖北宜昌,一位江姓市民及其家人將從集貿市場上購買鯽魚、泥鰍等水生動物拿到三峽大學校園求索溪裡放生。這名市民每年放生10多次,已經連續7年堅持放生,耗資約1萬元。
6 / 21這種為了放生而購買的行為刺激了地下黑色產業鏈的形成,讓一些人“嗅”到了商機,把“放生”做成了一種產業,在岸邊賣魚,還提供水桶和塑膠槽。2016年2月22日,濟南的眾多市民來到大明湖南岸,以每斤4.5元的價格購買鯉魚和鯽魚,集體將魚兒放生到大明湖。
7 / 21而“放生者”前腳放生,後腳就有人撈魚,積德行善的“放生”也徹徹底底變了味。2013年12月18日,在濟南,20多位市民購買了2000多斤鯉魚到黃河放生。放生者一走,下游100米處的50多名男子就蜂擁跑到放生的河灘處爭相捕撈。
8 / 21為什麼我們見放生的總是泥鰍或黃鱔、鯉魚這幾樣較多呢?沒有特別原因,只是因為它們生命力比較強,有利於存活。而放生“魚種”,也成為了很多活動秀的首選。2016年3月27日,河南淅川,漁民們在庫區活捉並“放生”了兩條“美人魚”,以此呼籲保護水源地,禁漁期不捕魚。
9 / 21便於被捕捉的鳥類也成為了“放生物種”之一。2015年5月19日訊息,記者暗訪瀋陽非法鳥市,內情人透露,有很多好心人來買鳥,然後拿到附近的勞動公園放生。但很多捕鳥人又會將鳥重新捉回來,再次販賣。很多候鳥因此喪失了飛翔的能力,成為捕鳥人迴圈牟利的工具。
10 / 21 2013年7月6日,北京十三陵水庫附近馬路上,近百隻麻雀被發現死於馬路及周圍樹林裡。附近居民介紹,常有人在此放生麻雀等各種鳥類,周圍時常有死鳥出現,在馬路的南側樹林中有10個放生箱。據瞭解,大量還不會飛的鳥就被放生了。
11 / 21當然也不缺少很多“偶遇”的善意放生。2016年4月1日,四川涼山散普村,一隻野生大熊貓突然闖進村子,因村中養有10多條獵狗,為防止大熊貓亂跑受到傷害,村民們只得暫時用繩子將它“捆綁”,圍成人牆將它保護起來,林業部門人員趕到後將其放歸到了附近的拉洛俄瑪森林裡。
12 / 21 2015年6月22日,貴陽,幾名來自深圳的女遊客在街頭看到有人在賣大烏龜,不忍心烏龜成了他人的盤中餐,於是花800元錢買下這隻重達40餘斤的大烏龜。為了用實際行動教育隨行的小孩保護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並由小孩親自將烏龜放歸至黔靈山公園內。
13 / 21林業部門建議,如市民確實有放生需求,可參加林業部門官方組織的放生。如市民個人放生首先要到林業部門備案,並由其評估所放生物種的習性是否適合放生,如果不懂就不要隨意放生。2015年3月29日,杭州,為切實保護河水域生態環境,當地放生了60多萬尾黃白鰱魚及鯿魚。
14 / 21 2012年1月11日,6只大熊貓作為成都首批野化過渡研究個體,被放歸都江堰玉堂鎮馬家溝的自然棲息地。“熊貓大使”姚明專程趕赴都江堰“熊貓谷”,將熊貓放歸山野。
15 / 21對於違放行為,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將責令放生人員限期捕回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限期捕回而不捕的,野生動物部門可代捕,但由放生人員承擔全部費用。2015年4月11日,陝西銅川,當天柳林林場放飛30只朱䴉,陝境內野化放飛朱䴉已達九次,成為世界瀕危物種保護成功範例。
16 / 21任何外來物種都有兩面性,如果是一個強勢物種,對當地的生態適應性強,盲目放生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衝擊;如果放生動物適應性弱,動物就會盲目到農戶、養殖場獵捕家禽家畜,最後病死、餓死。2014年10月22日,森林公安放飛查獲的珍稀野生鳥類,一隻隼鑽出鳥籠後仍無法飛翔。
17 / 21很多組織也會對動物進行“放飛”訓練。瀋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利用丹頂鶴的跟隨特點和條件反射的原理,改變人工馴化口令,讓更多的丹頂鶴在人的指令下野外訓練飛翔,2014年資料顯示,已有50餘隻透過訓練成功“畢業”飛翔藍天。
18 / 21也許是硬了翅膀就想真正自我放飛。2016年3月29日,瀋陽森林野生動物園的三隻丹頂鶴,就在野化“訓飛”練習表演時逃跑,降落在鬧市區,也不怎麼怕人,隨後工作人員趕到後,將丹頂鶴抱回。
19 / 21而相比放生,關愛環境、為野生動物做一些保障舉措也是一種善心的體現。2001年,在北京,曲喜聖親自跑木材市場買回了15車木料,並設計圖紙,在後海建起了一座“野鴨島”,為野鴨提供了棲息地,島上“居民”由最開始的“一鴨兩蛋”發展到現在百餘隻,活是一個野鴨生態樂園。
20 / 21放生現象不僅存在於國內,2014年7月2日,德國曼海姆,六隻被作為動物標本的瀕危動物小倉鼠被放生到野外。不知道後來它們是否適應了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