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家:兒童50%智力在4歲前獲得 農村娃輸在"起跑線"

由 納喇傲兒 釋出於 綜合

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描述,特別是在城市中,它總是會引發家長之間的焦慮和競爭,用花樣翻新地課外各類輔導班,增加孩子們的負擔。

  近日在“奮鬥2020,實現‘一村一園’——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專題研討會”上,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盧邁等專家證明,確實存在一條不能輸的教育“起跑線”,但這條“起跑線”與人們的通常認知不盡相同。

  “起跑線”該劃在哪個年齡段

  早在2009年,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就曾委託北京大學對甘肅都樂縣進行教育基線測試和對比,結果顯示,3-6歲兒童認知發展水平不足城市同齡兒童的60%,語言發展水平只相當於城市同齡兒童的40%。當時,都樂縣鄉鎮以下幾乎沒有學前教育。

  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所高階研究員,多年在中國展開深度調研的“農村教育行動計劃”(REAP)美方主任羅思高提供的資料更驚人,該專案2013年-2015年對陝西1808名兒童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24個月-30個月大的孩子中,有53%的IQ測試低於正常值,認知能力發展明顯滯後。

  不僅陝西,該專案在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農村,或在大城市農民工聚集的地方,均得到類似的調查結果。“不管在哪裡,中國(農民)的孩子發展都慢。”羅思高說。

  中國教育發展研究基金會在樂都縣追蹤個體樣本過程中發現,兩個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包括縣城和農村),從小學一年級到二年級成績有明顯提升,一個來自農村且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成績卻有明顯下降。

  “越早越快適應學習,就越願意學習。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對近千位兒童的跟蹤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一個人在17歲的智力水平達到100%的話,那麼4歲以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 4-8歲又獲得30%的智力,8-17歲只獲得20%的智力。”盧邁介紹。

  羅思高則表示:“3-6歲的學前教育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0-3歲期間的教育。”

  這是所謂 “起跑線”的含義,一方面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就已經度過了獲得教育影響的關鍵時期;另一方面,如今即使普及了義務教育,農村孩子顯然還是輸在“教育公平”的起跑線上。

  政府有責任提供普惠學前教育

  目前中國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為77.4%。盧邁認為,這個數字包括“學前一年”,如果按照幼兒園“學前三年”來看,這個數字很可能被高估了。他的判斷依據是,現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毛入園率只有50%,不少貧困縣只有30-40%,未入園的孩子中,有大約20%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這些孩子害羞、怕見生人,語言、認知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和城市兒童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

  從宏觀角度看,學前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學前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802億元,儘管較上年大幅增長15.48%,但仍只佔GDP總量0.376%。

  韓國兒童保育與教育研究所趨勢研究和國際合作部主任文默英透露,韓國的學前教育投入佔該國GDP的比例是1%。2010年,中等收入國家的學前教育投入佔GDP總量平均在0.45%。

  事實上,多國都透過強化政府責任提高學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特別是透過為處境不利兒童提供學前教育機會,促進社會公平。

  美國的“開端計劃”、英國的“確保開端計劃”、澳大利亞的“學前教育普及計劃”和古巴的“教育你的孩子計劃”等,都是此類典型專案。

  政府作為偏僻、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投入主體,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據文默英介紹,韓國學前教育的多年發展中,市場競爭很充分,特別是城市空間,私營機構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市場力量很難延伸至農村和山區,政府的新戰略是加大公共投入,計劃將公共機構在學前教育中23%的比例,提高到40%,主要面向農村地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完善農村學前教育體系的代價並不算高。據他測算,每個山村幼兒園每年需要投入5萬元,如在全國貧困地區的10萬個行政村設立幼兒園,可覆蓋大約300萬貧困地區的農村兒童,政府的財政每年僅需投入50億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從2009年發起“山村幼兒園計劃”,融合政府和社會資源向農村地區3-6歲兒童提供早期教育,8年來設立山村幼兒園1800所,在園幼兒4.5萬人,試點地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均達到90%以上。

  透過改造鄉村小學廢棄教室,派駐長期志願者等方式,“山村幼兒園計劃”不僅進入到村一級,還用較低的投入,獲得了較高的毛入園率。如果提高重視程度,政府和社會共同投入,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贏得“教育公平”這條起跑線。

  不但要有,而且要好

  僅僅實現教育公平還不夠,“教育內涵和質量”更重要。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教授劉焱走訪過一些山村幼兒園,她一方面表示,“農村的孩子可以在自家門口上幼兒園,這是了不起的進步”。但同時也認為,農村兒童“不僅是有機會接受學前教育,還要接受高質量的學前教育,這都是農村幼兒的權利,也是保障他們健康成長,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條件。”

  多位專家表示,目前的農村學前教育難如人意。

  首先是教育質量評估缺乏標準。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馮曉霞表示,近年來學前教育普及過程中,同樣要重視質量的評估和提升,首先要做的是搭建基本質量評估體系。“在我看來,這種基本質量評估應該是強制性的,應該包括安全、營養、教師態度等方面,評估結果甚至只需要合格和不合格兩檔即可。”馮曉霞說。

  其次是管理、師資水平低下。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推行“山村幼兒園計劃”時也發現,貧困地區缺少正規學前教育專業師資,且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嚴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往往被忽視。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原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虞永平曾在江蘇做過實驗,用教研製度創新,來提升學前教育管理和師資水平。

  教研體系的傳統做法總是教研人員決定做什麼,出指導性檔案,下面的老師就跟著做什麼,虞永平的實驗倒轉過來: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什麼問題,向上傳遞,調動高校的研究人員、研究所專家和教研員結成教研聯盟,從具體問題出發,有針對性的扶助薄弱幼兒園。

  虞永平說:“我們調查發現,46.53%的幼教老師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在教學中遇到困難沒人幫助,缺乏有針對性的專業教育力量來支援。新教研製度的效果非常明顯,其中最關鍵的地方是要有制度保障,政府要適當投入,這個投入其實很小,一個省每年只要120萬元就可以做到。”

  學前教育有助逃離“中等收入陷阱”

  從經濟學人力資本的角度看學前教育的價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的相關研究被經常引用:從教育影響最有成效的學前階段介入,是未來提升社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價效比最高的投入。

  據盧邁介紹,全球跟蹤調查顯示,兒童早期發展階段每投入1美元,將獲得4.1美元-9.2美元的回報;在美國,這一回報在7美元-16美元之間。

  在羅思高看來,目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蘊藏著“危機”。雖然中國在中等收入國家隊伍裡表現突出,但在低端產業正在逐步離開的趨勢中,原有的勞動力是否有能力學習和掌握更高技能,從而逃離“中等收入陷阱”,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即擁有高中水平和能力的勞動力在勞動人口的佔比。

  目前的情況是,中國在78箇中等收入國家裡,擁有高中水平和能力的勞動力,在勞動人口中佔比最低,只有24%。

  據羅思高介紹,根據REAP的相關調查顯示,缺乏學前教育的農村孩子認知能力和水平普遍低下,導致他們中有很大的比例在初中義務教育之後,很難堅持到高中階段。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低端勞動力仍然不斷湧入市場,在中國各領域和產業正在普遍升級的背景下,卻可能產生更高的失業率,導致社會不穩定。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連結,不保留本文連結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