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4歲少年,玩遊戲偷17萬:關於網癮,1000萬父母都錯了

由 簡振武 釋出於 綜合

有個讀者留言,說她家5年級的神獸,在家上網課時,用她的手機玩網遊,偷刷近5000元

“我一個月工資也就兩三千。”

她的銀行卡沒有開消費提醒,她和丈夫都要上班,只能留孩子一個人在家上網課。

相比5000元的損失,她更大的擔憂,是已有了網癮的孩子,日後一旦脫離掌控,就可能以更大的癮,做出更瘋狂的事兒。

現在,他偷刷老孃的銀行卡,將來,誰知道他會不會搶銀行?

這個諮詢,讓我想起前兩天前,微博上有個姐姐的求助:

她14歲的弟弟,正讀初中。從過年到現在,利用上網課的機會,往各種各樣的網遊裡充錢,竟然偷了父母高達17萬元

這個姐姐說,這些錢是父母貸款做小生意掙的,來得非常不容易。

為證明自己所說的屬實,她還貼出了7頁轉賬記錄——

這兩個案例中,父母都沒有開通銀行消費提醒。這的確是疏忽大意,卻不是根本性問題。

問題的根本是: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痴迷網路遊戲?

一次次偷父母的血汗錢,一擲千金?

僅僅因為,孩子貪玩不懂感恩嗎?

僅僅因為,網遊商家沒有良心嗎?

僅僅因為,底層人家搬起磚頭無法管你,放下磚頭無法養你嗎?

這裡面,有著深層的問題。

這問題,是我們這代父母都要面對的。

下面的文字,就圍繞此展開。

需要說明的是,它們不是雞湯,少用情緒,讀起來也未必輕鬆。

但看完的人,會有收益。

1.

網癮是一種病嗎?

網癮,學名是“網路成癮綜合徵”。

有調查資料顯示,我們國家的中學生中,有18%的孩子,都有網癮。

對此,我要旗幟鮮明地表達一下自己的立場:

我不贊同,給孩子貼上“網癮”的標籤後,從此認為他有病,然後把他歸入不可救藥的墮落一族。

有時候,標籤,就是歧視,就是排斥,就是把孩子從我們身邊推開,盲目斷定他是個十惡不赦的怪胎。

為人父母,我們要看見的第一條是:

所有痴迷網遊的孩子,都有心理問題。

而所有的心理問題,本質上都是關係的問題。

所以,解決孩子沉迷網遊的問題,不是詆譭或毆打,或送到楊永信那兒,解決掉孩子。

而是,解決孩子周邊的關係。

這一切關係中,最最重要的,恰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2.

沉迷,是在找什麼?

兒童心理學中,有句廣為流傳的認知:

所有兒童的問題,都是關係問題。

是的,所有。

用這個認知,去觀察沉迷網遊的少年,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所有沉迷網遊的少年,和父母的關係都有問題。

孩子沒有從父母那裡,獲得每個人成長中,最該得到的兩個禮物: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他不知道自己在父母那裡是否重要,或者他已經確認自己在父母那裡不重要;他無法從真實的家庭氛圍裡,感受到愛和包容;他睜開眼看見的就是父母麻木冰冷的臉,或者是遠在他鄉的父母模糊抽象的臉。

那麼,在網路如此普及的今天,他會沉迷網遊,藉此尋找“精神上的父母”。

因為,他渴望去虛擬世界裡,和某種事物建立強韌連結,感受那種被需要、被惦記、被關注、被肯定的滿足感。

網遊本身的誘惑性和刺激性,會給他加倍的體驗。

沉迷,一再沉迷,反覆沉迷,就成了他孤獨的救命稻草。

3.

控制,到底有用嗎?

發現孩子沉迷遊戲後,100個家長,99個的做法,是控制:

沒收手機,掐斷網路,實施監控,在反覆說教中,不停給灌輸給孩子“玩遊戲是罪惡的”羞恥感。

不少家長甚至還透過哭訴、譴責、自殘的情感綁架,用自己最糟糕最崩潰的一面,恐嚇孩子,遠離網路和遊戲。

這些方法,有用嗎?

從短期效果看,有用。

從長遠目標看,沒用。

為此,我舉兩個例子。

我有個親戚,家庭富有,但孩子迷上網遊。為此,她一氣之下把家裡兩臺電腦都送了人。

但12歲的少年,為上網,學會了逃學,學會了偷錢,學會了離家出走,學會了去黑網咖。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之前採訪中遇到的:

同一個班級的兩個男生,經常聚到一起打遊戲。父母們為了制伏他們,說服學校把他倆分到兩個班級。

某個上學的清晨,兩個少年約定,在校門口躲開家長的視線,偷偷溜出去上網。兩天後,他們的屍體在郊區被發現。

深夜從黑網咖出來,他們遇見了彪悍的變態狂。歹徒把他們性侵後又殺害。

說這兩個故事,絕非為嚇唬人,而是為闡釋這樣的事實:

父母控制得了一時,控制不住一世。

當我們焦慮狂躁地控制孩子時,所傳遞的極大負能量,會讓衝動魯莽的少年,為了反控制,鋌而走險地踏上不歸路。

直至,我們追悔莫及。

4.

恐懼,在害怕什麼?

那麼,面對孩子玩網遊這件事,父母到底在恐懼什麼?

作為一個家有神獸的老母親,我個人最深的體會是:

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反對孩子玩遊戲,但我們每個人,都害怕孩子一旦玩起遊戲,會毫無節制地一直玩下去。

沒錯,我們擔憂的,是孩子的自控力。

準確地說,我們害怕孩子失控。

或者說,我們恐懼孩子的失控,讓自己失控。

這恐懼,源自愛。

只是,這愛裡,也有不經推敲的偏見。

假如,我們的孩子每天學習12個小時,我們不會給他貼上“學癮”的標籤,嘲笑打擊他,反而以他為驕傲。

但,如果我們的孩子,每天玩2個小時的手機還停不下來,我們為什麼會給他戴上“網癮”帽子,羞辱他仇視他呢?

因為,我們的潛意識,還有世俗的馴化,讓我們斷定:學習是正確而積極的,遊戲是錯誤而墮落的。

但,回憶我們自己的成長,在沒有網路的年代,我們對電視、露天電影、玩彈珠、滾鐵環的痴迷,還有至今想起童年忍不住嘴角上揚的沉醉,都會讓我們察覺這樣的真相:

我們都玩過遊戲,但我們都沒有瘋掉。

不是嗎?!

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那個年代,同樣忙於生計、無暇顧及我們的父母,頂多認為孩子起早貪黑地瘋玩,是調皮搗蛋,不會貼“上癮”的標籤,認為那是墮落,進而氣急敗壞。

所以,童年的我們,在玩這件事上,並沒有強烈的羞恥感和負罪感。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不管是玩天然的遊戲,還是玩網路遊戲,都未必會毀了他,但對父母的憤怒產生的毒性羞恥感,卻會。

想當然地認為網遊墮落,並把偏見投射到孩子身上,才是我們這代父母,面對網路長大的孩子,最該反省的地方。

5.

平衡,怎麼才能做到?

那麼,就此放任不管,讓孩子敞開隨便玩遊戲?

當然不是。

倪萍提到兒子的成長時,說到這麼一個細節:

她兒子有段時間,因為痴迷遊戲,不願去上學。倪萍說,好,你不要上學了,你就在家玩遊戲。

孩子開心得不得了,暈天昏地玩下去。他不吃飯,不管他。他不睡覺,不管他。

作為媽媽,雖然倪萍心裡也有一萬個想管他的念頭,但她知道,自己一旦管,就失敗了。

幾天之後,孩子主動把遊戲機還給媽媽:“沒什麼意思,我還是去上學吧。”

上學後,兒子偶爾還會玩遊戲,但不再痴迷。

他體驗了那種徹底沉迷的觸底體驗,也發現媽媽不管自己也沒多快樂,反而在“不好”的真實感受裡,除錯自己,回到現實,擔起責任。

滿足了,才不會匱乏。

得到過,才不會好奇。

所以,相比打壓、控制、要挾、毆打,怎麼結合自家實際,在學習和遊戲之間,探索出一條平衡路,才是我們最該思考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真正認識到:

父母改變了家庭關係的模式,關係中最幼小的那個人——孩子——才會真正持久地改變。

6.

覆盤,什麼才是原點?

為改善家庭關係,我們有必要回到源頭,把孩子沉迷遊戲這件事,再覆盤一遍:

在孩子成長中,我們沒有給他充分的安全感,沒有讓他感受到被重視,也沒有讓他對我們形成信賴。

他失去了和我們的連線。

但人性渴望歸屬的本能,讓他必須抓個什麼,滿足匱乏的內心。

遊戲,就成了孩子心理上的媽媽。

發現孩子沉迷遊戲,或有這樣的苗頭後,我們將這歸因於手機的錯、網遊的錯,武斷地打壓孩子,藏起手機,卸掉網遊。

孩子在不被理解的孤獨中,決定鋌而走險。

他要麼假裝聽話,背地裡繼續偷偷玩遊戲。要麼和我們公開宣戰,偷錢或離家出走玩遊戲。

我們在失控中,徹底站到孩子的對立面。

孩子在叛逆中,徹底站到學習的對立面。

所以,要想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父母必須改變自己。

7.

歸宿,要怎麼做?

網路時代,沒有人可以把孩子鎖進真空裡,永不接觸網路。也沒有人能監督孩子一輩子,從來不讓他接觸網遊。

為人父母,我們終其一生,能做到的,其實不過兩點:

正視自己的問題,潛移默化中,用正能輻射孩子。

看見孩子的需求,接納靠近中,讓孩子管理自己。

具體到孩子沉迷網遊上,可以拆解如下:

①撕掉標籤,讓孩子擁有現實的媽媽。

沉迷網路的孩子,是在抓住網遊這根救命稻草,向父母發出吶喊:

看見我,陪陪我,聽我說,理解我,不要拋棄我,我是需要你的。

為生計輾轉的父母們,有多少人能從孩子沉迷遊戲的孤獨身影裡,懂得並做到: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遊戲,就是父母陪他做過的微末小事,走過的山水花田,見過的人情世故。

這些回到現實中,和人產生連線的真實歡暢的遊戲,在孩子心頭培植的堅韌向上的信念,藏著一個人未來的天地和奇蹟。

現實關係的富足,才是真正的精神滋養,才是虔誠的信仰力量。

②放下詆譭,和孩子真誠地溝通。

比不讓孩子玩遊戲更讓孩子傷心的,是詆譭或汙名化孩子鍾愛的東西。

因為孩子玩遊戲,不少父母一怒之下摔了電腦和手機。

由於玩手機引發的孩子跳樓、自殺等一系列悲劇,也提醒我們:

這種藉助家長權威的霸權和震懾,遠比孩子沉迷遊戲更惡劣。

網路,遊戲,都是中性詞。

貪玩,探索,才是小孩子

父母對待網路和遊戲,有多客觀,某種程度上,孩子就有多自律——

慈悲的父母,如何看待萬物,決定了他會如何看待孩子。

而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又決定了孩子是站在對面,還是站在身邊。

回想孩子沉迷遊戲的過程,我們才是始作俑者。

所以,告訴總想玩手機的孩子,他的沉迷裡,我們也負有很大責任。

我們承認之前的錯誤,用真正的改變,向孩子道歉,孩子才會在看見我們的誠意中,主動改變。

摒棄沉迷,我們需要從自身做起。

③不要去堵,和孩子簽約遵守。

家庭是個講愛的地方,愛需要耐心和方法。

根據孩子的學業,在保護視力的情況下,和孩子簽約時間管理。

比如,每週兩天可以玩遊戲,一次可以玩20分鐘。

或者每天寫完作業,可以玩10分鐘遊戲。

規則就是合約,制定了就要遵守,不遵守就要懲戒。

怕就怕,家長面對自控差的孩子的死纏爛打,一次次沒有原則,放開口子,讓孩子自小就覺得,規則可以隨意破壞,由此變得更加失控。

不管是哪種方法,真正做好,一直做下去,都不容易,都需毅力。

但,教育本來就沒有捷徑可言。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對於父母來說,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

為了孩子,家長要去做個人。

最後,對於那些不想改變自己,不想修復關係的父母,我還想再說一句:

如果沒有更好的方法,就避免最糟的結果。

即便,你一時無法幫孩子戒掉沉迷,也該去善待你們之間的關係。

因為健康而穩定的關係,才是冷酷仙境和世界盡頭裡,不滅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