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晉縣任果樹技術員
陳金吉於1938年3月出生,永春岵山人。1959年9月考入福建農學院果樹蔬菜專業學習。他所在的這個班級為永春縣培養了多個優秀技術人才,曾任永春天馬柑桔場場長、永春縣代縣長的劉孔永,曾任猛虎柑桔場副場長、永春縣副縣長的李文港,曾任永春縣茶葉公司經理的劉淑蘭,與曾任猛虎柑桔場副場長、縣經濟作物局局長的陳金吉,均是同期考入福建農學院果樹蔬菜專業學習。
陳金吉
1963年9月,陳金吉大學畢業分配到河北晉縣農業局工作。晉縣是著名水果之鄉,果樹種類以梨、蘋果為主,被譽為“中國鴨梨之鄉”,受自然條件限制,沒有柑桔種植。1963年9月至1972年8月,陳金吉在晉縣農業局任果樹技術員,主要從事梨、蘋果等果樹種植技術的研究與推廣,並未涉及柑桔的種植。但果樹栽培的原理是相通的,晉縣作為著名的中國鴨梨之鄉,自然條件與種植技術有其獨到之處。陳金吉在晉縣工作10年,熟悉掌握梨、蘋果等果樹的栽培,受名果之鄉的薰陶,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其後回永春從事柑桔科技工作積累知識和經驗,是一段很好的業務經歷。
回永春從事柑桔科技工作
1972年8月,陳金吉從河北晉縣調回家鄉永春,先到永春北硿華僑茶果場工作,任北硿華僑茶果場小湖洋管理區技術員。1978年6月調任永春縣農技站技術員,從事柑桔等果樹技術推廣工作。
北硿華僑茶果場創辦於1954年5月,是永春縣最早種植柑桔、種植面積最多的柑桔場之一,小湖洋是北硿華僑茶果場柑桔種植面積居第二位的管理區,當年柑桔面積400多畝,是全縣種植面積最大的柑桔園之一。陳金吉剛從北方回到永春,未接觸過柑桔生產,組織上安排他擔任小湖洋管理區技術員,對他來說既是信任又是挑戰。當時,不僅有葉天培等富有經驗的柑桔專家指導他,北硿華僑茶果場還為他提供了400多畝柑桔基地,這對剛回到永春的陳金吉是個極好的學習鍛鍊機會。他用心工作,認真鑽研,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掌握了柑桔管理技術,而豐富的經歷,讓他對南方與北方果樹栽培融會貫通,柑桔栽培技術日趨成熟,既為小湖洋柑桔生產做出貢獻,又為其在業務技術上的發揮打好基礎。
為適應我縣柑桔生產發展需要,1978年6月,陳金吉到縣農技站工作,成為縣農技站柑桔技術骨幹。他開展技術培訓,深入果園指導,為全縣柑桔發展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對全縣柑桔生產的情況有了更多的接觸瞭解,柑桔業務技術獲得更好的提升。
揚名於猛虎柑桔場
1980年12月,猛虎柑桔場副場長、技術員李文港被選舉為永春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在永春柑桔發展時期,縣委縣政府對天馬、猛虎等柑桔場極為重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分配果樹專業大學生到場工作,從未間斷,以此作為保障農場生產、帶動全縣柑桔發展的措施,這是永春柑桔發展歷程中的成功經驗。李文港赴任副縣長後,1981年1月,陳金桔就被派任猛虎柑桔場副場長、技術員。此時,陳金吉已年過不惑之年,豐富的經歷,認真鑽研的精神,讓他的柑桔栽培技術更加成熟。時任猛虎柑桔場場長的周金山思想開放、尊重科學,珍惜人才,為陳金吉發揮技術才能創造提供良好條件,使其在猛虎柑桔場得以大展身手。
1981年猛虎柑桔場豐收場景(劉聲洽 攝)
猛虎柑桔場於1953年由歸僑尤揚祖創辦,1954年就引種蘆柑240株,是永春蘆柑的發祥地之一。1965年3月,猛虎柑桔場由福建省農業廳接辦,擴大柑桔種植,成為柑桔生產專業農場。猛虎柑桔場是省內外著名的柑桔生產基地,1977-1980年全場投產柑桔園平均畝產2249公斤,已達到較高產量水平,在生產管理上如墨守成規,生產水平已難再有提高。陳金吉上任後,發揮長期積累的技術經驗,根據猛虎柑桔場實際,挖掘生產潛力,克服此前柑桔大小年結果幅度變化較大等問題,大刀闊斧改進栽培技術,取得高產穩產的顯著效果,柑桔生產躍上新的臺階。1981-1984年,猛虎柑桔場274.16畝(19082株)成年柑桔果園,平均年產量861.3噸、平均畝產3142公斤,比1977-1980年平均年產量616.5噸、平均畝產2249公斤增產39.7%;大小年幅度從24.0%~54.0%降至13.4%。陳金吉栽培的柑桔園平均畝產超3000公斤,高產穩產創全縣紀錄,在國內外亦屬一流水平。他完成的“柑桔高產穩產栽培”專案獲得1983年度福建省推廣應用科技成果獎四等獎,晉江地區1982-1983年度科技成果推廣獎一等獎。他撰寫的“改進山地柑桔栽培技術獲得高產穩產”論文刊登於《永春科技》1984年第1期。
猛虎柑桔場果園(2005年 攝)
陳金吉在猛虎柑桔場的突出表現備受肯定。1985年7月,他作為水果專家參加國家農牧漁業部水果考察團赴泰國考察水果生產,在永春柑桔史上獨享殊榮。
迴歸技術崗位再做貢獻
1997-1999年開展“海峽兩岸永春蘆柑生產技術綜合改進合作專案”,陳金吉(右)與臺灣專家呂明雄(右三)在示範果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