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晋县任果树技术员
陈金吉于1938年3月出生,永春岵山人。1959年9月考入福建农学院果树蔬菜专业学习。他所在的这个班级为永春县培养了多个优秀技术人才,曾任永春天马柑桔场场长、永春县代县长的刘孔永,曾任猛虎柑桔场副场长、永春县副县长的李文港,曾任永春县茶叶公司经理的刘淑兰,与曾任猛虎柑桔场副场长、县经济作物局局长的陈金吉,均是同期考入福建农学院果树蔬菜专业学习。
陈金吉
1963年9月,陈金吉大学毕业分配到河北晋县农业局工作。晋县是著名水果之乡,果树种类以梨、苹果为主,被誉为“中国鸭梨之乡”,受自然条件限制,没有柑桔种植。1963年9月至1972年8月,陈金吉在晋县农业局任果树技术员,主要从事梨、苹果等果树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未涉及柑桔的种植。但果树栽培的原理是相通的,晋县作为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自然条件与种植技术有其独到之处。陈金吉在晋县工作10年,熟悉掌握梨、苹果等果树的栽培,受名果之乡的熏陶,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其后回永春从事柑桔科技工作积累知识和经验,是一段很好的业务经历。
回永春从事柑桔科技工作
1972年8月,陈金吉从河北晋县调回家乡永春,先到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工作,任北硿华侨茶果场小湖洋管理区技术员。1978年6月调任永春县农技站技术员,从事柑桔等果树技术推广工作。
北硿华侨茶果场创办于1954年5月,是永春县最早种植柑桔、种植面积最多的柑桔场之一,小湖洋是北硿华侨茶果场柑桔种植面积居第二位的管理区,当年柑桔面积400多亩,是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柑桔园之一。陈金吉刚从北方回到永春,未接触过柑桔生产,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小湖洋管理区技术员,对他来说既是信任又是挑战。当时,不仅有叶天培等富有经验的柑桔专家指导他,北硿华侨茶果场还为他提供了400多亩柑桔基地,这对刚回到永春的陈金吉是个极好的学习锻炼机会。他用心工作,认真钻研,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掌握了柑桔管理技术,而丰富的经历,让他对南方与北方果树栽培融会贯通,柑桔栽培技术日趋成熟,既为小湖洋柑桔生产做出贡献,又为其在业务技术上的发挥打好基础。
为适应我县柑桔生产发展需要,1978年6月,陈金吉到县农技站工作,成为县农技站柑桔技术骨干。他开展技术培训,深入果园指导,为全县柑桔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对全县柑桔生产的情况有了更多的接触了解,柑桔业务技术获得更好的提升。
扬名于猛虎柑桔场
1980年12月,猛虎柑桔场副场长、技术员李文港被选举为永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在永春柑桔发展时期,县委县政府对天马、猛虎等柑桔场极为重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分配果树专业大学生到场工作,从未间断,以此作为保障农场生产、带动全县柑桔发展的措施,这是永春柑桔发展历程中的成功经验。李文港赴任副县长后,1981年1月,陈金桔就被派任猛虎柑桔场副场长、技术员。此时,陈金吉已年过不惑之年,丰富的经历,认真钻研的精神,让他的柑桔栽培技术更加成熟。时任猛虎柑桔场场长的周金山思想开放、尊重科学,珍惜人才,为陈金吉发挥技术才能创造提供良好条件,使其在猛虎柑桔场得以大展身手。
1981年猛虎柑桔场丰收场景(刘声洽 摄)
猛虎柑桔场于1953年由归侨尤扬祖创办,1954年就引种芦柑240株,是永春芦柑的发祥地之一。1965年3月,猛虎柑桔场由福建省农业厅接办,扩大柑桔种植,成为柑桔生产专业农场。猛虎柑桔场是省内外著名的柑桔生产基地,1977-1980年全场投产柑桔园平均亩产2249公斤,已达到较高产量水平,在生产管理上如墨守成规,生产水平已难再有提高。陈金吉上任后,发挥长期积累的技术经验,根据猛虎柑桔场实际,挖掘生产潜力,克服此前柑桔大小年结果幅度变化较大等问题,大刀阔斧改进栽培技术,取得高产稳产的显著效果,柑桔生产跃上新的台阶。1981-1984年,猛虎柑桔场274.16亩(19082株)成年柑桔果园,平均年产量861.3吨、平均亩产3142公斤,比1977-1980年平均年产量616.5吨、平均亩产2249公斤增产39.7%;大小年幅度从24.0%~54.0%降至13.4%。陈金吉栽培的柑桔园平均亩产超3000公斤,高产稳产创全县纪录,在国内外亦属一流水平。他完成的“柑桔高产稳产栽培”项目获得1983年度福建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奖四等奖,晋江地区1982-1983年度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他撰写的“改进山地柑桔栽培技术获得高产稳产”论文刊登于《永春科技》1984年第1期。
猛虎柑桔场果园(2005年 摄)
陈金吉在猛虎柑桔场的突出表现备受肯定。1985年7月,他作为水果专家参加国家农牧渔业部水果考察团赴泰国考察水果生产,在永春柑桔史上独享殊荣。
回归技术岗位再做贡献
1997-1999年开展“海峡两岸永春芦柑生产技术综合改进合作项目”,陈金吉(右)与台湾专家吕明雄(右三)在示范果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