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美日要幹一件大事,中國不可不防

本文來源:牛彈琴公號 作者:牛彈琴

人生的第一次,總有著特殊的含義。政治家的第一次,有時更傳遞出豐富的資訊。

從目前跡象看,拜登在白宮招待的第一個外國客人,十有八九,就是日本首相菅義偉。

時間,就是4月9日。

綜合媒體的報道:

菅義偉將在4月8日抵達美國,4月11日返回;

重頭戲,就是4月9日,白宮會見拜登;

作為出訪前的準備,菅義偉3月16日已接種了第一針新冠疫苗,下週打第二針,隨行官員也都會接種。

美國那樣的情勢,日本人也怕怕呵。

但毫無疑問,對美國對日本來說,這都是一次重大外交,拜登的第一次,也凸顯了美國對日本的格外看重。

最關鍵的,美日談什麼?

我總有一種預感,美日談完,肯定會有一連串抗議,甚至不是緩解而是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

1,肯定會談半島問題。

很簡單,對朝鮮,美日自然又是各種撻伐、各種制裁,朝鮮能滿意?

本來就一肚子氣,最近試射導彈,就充分表達了情緒;美日再刺激,那不排除,採取更激烈的行動。

處理得不好,那可是真會地動山搖的。

2,釣魚島問題。

這是必談內容。美日肯定又炒作中國威脅,拜登肯定又會向日本打包票: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

中國能滿意?

別忘了,中方已多次表達嚴正立場: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產物,不應損害第三方的利益,更不應危害地區的和平穩定。

3,所謂涉疆、涉港等問題。

對於美日的各種抹黑、炒作、挑撥,中國人本來就很窩火,美日又老調重彈,中國人能答應?

必然,言辭犀利的外交部發言人,肯定會狠狠懟回去。

應該又會有不少精彩句子。

4,臺海問題。

這是最讓中國人警惕的地方。

按照日媒的說法,不排除最後的美日峰會聯合宣告,直接提到臺海問題。表面措辭,美日會關切臺海安全,但實際很明顯,就是插手臺海問題。

更要看到,上一次,美日峰會提到臺灣,還是在1969年,美日與中國建交之前。當時尼克松和佐藤榮作在宣告中稱,臺灣的安全對日本至關重要。

50年後,如果真這樣,中國能不強烈反彈?

那就不是“狼狽為奸、背信棄義”這些成語那麼簡單了。

當然,換個角度看,美日這樣露骨,也是對某種不可阻擋趨勢的焦慮。

反正,就最近,美國軍方已多次預測,臺海問題,“比大多數人想象得更加迫在眉睫”。因為態勢很明顯,甚至美國有種說法,六年內就會有攤牌。

不知道還在折騰的臺灣當局,怎麼想?

但美日,確實很著急。

在之前美日防長會晤時,日本國防大臣岸信夫就表態,一旦臺海有戰事,日本正在研究措施,對支援臺灣的美軍提供保護。也就是說,臺海有變,日本即便不直接出兵,也要幫助美國“保衛”臺灣。

這畢竟是部長層面,而且眾所周知,安倍親弟弟的岸信夫是一個莽夫;美日首腦會議就不一樣,拜登和菅義偉親自出面說,毫無疑問,將傳遞出一個強烈的訊號。

但這樣公然插手中國內政,中國又豈會答應?

最後,怎麼看?

老規矩,粗淺三點吧。

第一,要有準備,中國必然會被躺槍。

唉,美日新首腦第一次見面,中國就被格外唸叨。沒辦法,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中國崛起的代價。沒有中國,菅義偉就不會有這個第一次。當然,美日“狼狽為奸”,日本“背信棄義”,我們也要習慣,換一個角度看,這更顯現了中國的分量。

第二,要有防備,更要有破解之道。

損害中國利益,該懟那自然要堅決懟回去。但鬥爭是一種藝術,很多時候,鬥而不破,才是上策。美日肯定有圖謀,但更要看到,美日也有不少矛盾,日本也不乏各種猶豫。記住: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是永遠的利益。

第三,要冷靜,越憤怒的時候越要冷靜。

我總覺得,魯迅先生這句話尤其重要:辱罵與恐嚇決不是戰鬥。在當前的國際輿論鬥爭中,打蛇打七寸,懟人要高超。爆粗話、罵大街固然痛快,但也下降到和對方一樣的層次,而且更容易被抹黑。

所以,華春瑩最近有句話,我覺得特別好。她說:

美方稱不會讓中國超越美國,我只想說一句,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美國,而是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中國。

這就是中國的格局。

美日越焦慮,越提醒我們,時與勢都在我們一邊。中國自然要警惕,但更要有自信。內修文德,外服友邦,政通人和,上下齊心,最後必然是近悅遠來。

這樣的中國,何懼之有?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牛彈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00 字。

轉載請註明: 4月9日,美日要幹一件大事,中國不可不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