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俊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元春對於賈寶玉的婚姻,到底支援黛玉還是寶釵,有3個問題要回答。
關於賈寶玉的婚姻問題,應該是整個賈府上下最為“揪心”的事。
一來,因為賈珠不在了,賈寶玉就成了賈政唯一的兒子;其次,從賈寶玉自身的條件來說,他的資質也要勝過堂兄賈璉。
對於日薄西山的賈府來說,如果賈寶玉有一場美滿的婚姻,必然對家族的復興有很大的助力。這顯然是榮國府、乃至整個賈府都希望看到的。
然而,古代婚姻可不會有什麼只有憐愛的說法。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是不可或缺的。賈寶玉的婚姻,其實主要還是掌握在別人手裡。
那麼,誰能在這個關係家族興亡的大事上做主呢?
有人說,賈母是整個賈府的精神領袖,她相中的黛玉還是自己的親外孫女。賈母的說話,也就自然有說一不二的份量。
而賈政與王夫人作為賈寶玉的父母,當然也不能忽視他們的意見。而王夫人看中的則是自己的姨甥女薛寶釵。賈政則基本未表達明確的傾向。
所以,對於木石前姻和金玉良緣的前途,大家一直都關注在賈母和王夫人的“鬥法”上。
其實,還有一個人,她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份量的。那就是賈寶玉的姐姐——元春貴妃娘娘。
作為整個賈府最尊貴的後人,元春甚至站在整個家族的巔峰上。儘管她遠在宮中,但她的一言一行,必然會對家裡帶來很深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在那場著名的“端午節賜禮”的情節裡,元春對於賈寶玉的婚姻,就露出了少許的端倪。
我們看到,元春的賜禮,賈寶玉和寶釵竟然是完全一樣的禮物:上等宮扇,紅麝串,鳳尾羅以及芙蓉簟。最惹人注目的,當然是那紅麝串了。
但是,元春的賜禮,真的就是明顯的傾向於“金玉良緣”嗎?
在我看來,想要回答,至少得弄清楚三個問題:
1、首先,就婚姻來說,元春可以說是一個過來人,對於深宮之苦險是有親身感受的。雖然她最後從無數宮女中脫穎而出,成了尊貴的王的女人。但即便如此,省親時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也有千言萬語無從說起的滋味。
但無論如何,元春總算是領略了婚姻的真諦。尤其是作為皇帝的女人,男女之間的真情與真愛,相對於賈寶玉的婚姻幸福與否,元春是很有發言權的。
2、其次,既然元春並非不諳世事的小姑娘,也深知家族振興的重任寄託在賈寶玉身上。
然而,先衰於賈府的薛家、也就是寶釵的孃家,能給賈府帶來多少榮光?帶去多少幫助?難道元春還還看不清楚嗎?
而寶釵雖然和元春地位懸殊,但在家族裡的地位其實是相同的——都肩負著家族寄予的重任。這樣,即使賈寶玉娶了寶釵,日後還不就是薛家沾光,賈府反而需要給薛家“輸血”了。
3、最後,對於元春,我們應該看得更深刻一些。端午節的賜禮,幾乎是瞞過了所有人的眼睛了。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元春是一個絕頂聰明的、至少是在深宮裡磨鍊成精的女子的原因。
元春將賈寶玉和寶釵的禮物同等,這或許是礙於母親王夫人的勸告,以此作為“貴妃賜婚”的象徵。
其實,我們看得更深點的話,既然是賜婚,就應該是“相互匹配”、一種互補的禮物,那才叫天作之合。而兩人同樣的被帳、同樣的紅麝串飾物,難道不也可以看作“一分兩好”的鋪墊?
這樣,我們或許可以認為,這回賜禮,也可以暗示成賈寶玉娶親、寶釵嫁人,都有了各自的歸宿了。
所以,元春端午節賜禮,在我看來,更多是一種敷衍,或者對母親王夫人無奈的應付。其實在元春內心裡,對賈寶玉和寶釵所謂的金玉良緣,是非常不看好的。
當然,這種不看好,和寶釵本身無關,更多是元春從賈薛兩家的發展、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而做出的判斷。
一旦賈寶玉和寶釵結婚,賈薛聯姻,以薛蟠失德的前科來說,日後賈府將不可避免地被牽扯進去。而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賈寶玉一個人了,而是整個賈府家族。
因此,在元春眼裡,對寶釵這個表妹的態度,或許並沒有什麼偏見,甚至更有一種惺惺相惜的味道。所謂識英雄重英雄,元春肩負賈府的中興,寶釵同樣也支撐著薛家的未來。
這樣的表妹,受到元春這個表姐的青睞是很應該的。但這種青睞,卻又受制於家族的“大計”。在黛玉和寶釵之間做點取捨,或許是元春所不忍、但絕對是不得不為之的了。
這才有端午節賜禮,賈寶玉和寶釵相同,乃至出現“皆大歡喜”的局面。王夫人滿意了、賈母也看透了孫女真正的心思、賈寶玉不置可否,唯有黛玉略含酸意,但旋即也明白過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