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一眾造車新勢力,還在為自己能在美國上市而興奮不已時,吉利旗下的電動車早已悄悄地搶灘登陸。
但別誤會,這次代表吉利打頭陣進擊美國市場的,並不是掛吉利標的車,而是旗下一個叫康迪(Kandi)的品牌。
儘管都帶個“迪”,但我敢打賭,國內吃瓜群眾對康迪的瞭解,估計還不如身為“電驢界翹楚”的雅迪。
不過康迪也並非大家想象中的那種不知名的鄉鎮企業,人家可是早已在納斯達克上了市的,而大家更為熟悉的全球鷹系列(包括新能源車型),後來也是由他們家主要負責生產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家低調的杭州電動車廠早在2008年就曾在美國推出過一款名叫COCO的低速電動車,售價僅10599美元,按當時匯率算約合7.35萬元人民幣。
據說,這款時速只有40-50km/h的純電動車,當時還被納入了美國政府的扶持物件之列。當年,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康迪COCO在享受財政部和州政府的雙重補貼之後,消費者只需花大概865美元就能把車開回家。
在高額補貼之下,康迪COCO當年也實現了四位數的銷量成績,某程度上也算是在美國電動車市場上濺起了一點小水花。
所以,從吉利對康迪的控股份額,從最初的50%提升至2019年的78%,以及現在康迪肩負起再次進攻美國電動車市場的重任,也隱約看得出吉利對它寄予了不少希望。
再度出戰美帝,派的又是兩臺“老頭樂”?時隔多年再推新車,康迪這次帶來的是兩款全新的車型——康迪K23和康迪K27,兩款車都計劃在2021年在美國發售,率先會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沃斯堡地區進行銷售。
先來說說K27。K27補貼前售價為19999美元,車長3.5米不到,比2019款的菲亞特500 hatchback還要短,車高也僅僅1.6米出頭。
動力上,K27配備了一臺前置電機,最大輸出只有20kW,不過好在K27的整備重量只有2271磅(約1.03噸),所以車輛的極速也可以達到63英里/每小時(約101km/h)。
官方對K27的定位是“City Car(城市汽車)”,因此K27只搭載了一個容量為17.7kWh的電池組,官方續航里程為100英里(約161公里),在連線240V充電器後,充滿電池需要7個小時。
如果覺得K27不夠用,還可以看看K23——是的,從名字看,配置應該低一些的K23,實際上反而是定位更高的選擇。
作為定位更高的車型,K23在價格、尺寸、配置到效能各方面都全面超越K27。K23的補貼前起售價為29999美元。
尺寸更大的K23,車長近4米,更多的車內空間自然就能容得下更高的配置。在K23上,搭載了一個41.4kWh的電池組,可提供188英里(約302公里)的續航里程,用240V充電器充滿電池需要7.5個小時。
相較於K27,K23在動力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一臺最大輸出21kW的前置電機,拉動整備質量為2954磅(約1.34噸)的車,極速只有70英里/每小時(約112km/h)。配置方面,K23的中控屏為10英寸,而K27的只有9英寸。
美國媒體、網友:康迪這兩款車,真沒戲!很顯然,這又是兩臺標準的“老頭樂”。
不過,在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聯邦補貼以及各州的補貼的“誘惑”之下,美國人又會不會買它們的帳呢?
美國汽車媒體MotorTrend
“作為廉價電動車,K27的定位還算清晰,但K23在面對同級強勁的競爭對手,比如日產Leaf,就並無顯著優勢——出了EPA標準的續航里程比Leaf高39英里之外。
雖然2020款的日產Leaf起售價較高,為32,525美元,但它能提供比K23更多的配置,重要是的動力系統功率是K23電機的四倍以上。只需多花兩千多美元,消費者就能入手配置更豐富的日產Leaf,即使價格更便宜,K23的吸引力依然不太夠。”
美國媒體Businessinsider
“如果一切按計劃發展,康迪這兩款車將有望成為美國本土市場上最便宜的純電動車,畢竟扣除所有補貼後,一臺Model 3就大概能抵三臺K27,可以說非常便宜了。
從外型來看,K27還可以靠小巧、醜萌的設計籠絡一些愛嚐鮮的消費者,但比本田飛度尺寸小一點的K23,就不能靠可愛吃飯了,銷售前景可能比較堪憂。在美國純電動市場走親民路線,確實有一定市場空間,但康迪要做的,不應該只是用’廉價’來吸引消費者。”
美國汽車媒體Road Show
“康迪K23和K27這兩款車的外觀看起來真的太奇葩了,內飾卻意外的平淡,姑且只能稱之為偏功能主義的設計吧。”
在美國汽車網站Autoblog相關報道下的評論區,美國網友們則一致地表示拒絕——
網友bjrosen:有些東西是不能妥協的。K27只搭載17.8kWh的電池,而雪佛蘭Bolt搭載的18.4kWh電池能提供53英里的續航里程。很顯然,一臺續航低於50英里的純電動車是沒有市場的。至於K23,不僅更醜,而且近3萬美元的售價,和一些不錯的車相比,也並不便宜。
我算是搞明白他們到底要幹嘛了。他們只是宣佈會銷售這些車,但其實壓根兒就沒打算真的能在美國賣出一臺。這麼做就是為了對中國的消費者謊稱,在德州有人在買它們的產品。
網友Mike:康迪宣佈了發新車的訊息後,股價漲了140%,直至交易員看到了圖片之後。
網友Rick回覆:我在股市混了51年,曾有1000股在4.18元買入,在16塊錢時賣出。這些車的圖片、它在哪裡生產、會銷售什麼,對於我來說毫無意義,這背後的核心是賺錢。在汽車市場,即使在一個發展緩慢的細分領域,它依然有利可圖。這就意味著,就算這些車再醜,也會有人買。
網友jedss454:那7500美元的聯邦補貼,不也是政治家從你的鄰居那裡偷來的麼?但是,當經濟受到衝擊時,這些政治家又會說:“你看,’自由市場’失敗了!我們需要實施更多的監管和控制!” 在這個市場里根本就沒有自由,但最可悲的是,人們還是相信著政客們的謊言。我倒有個問題想問政客們:如果電動車真的對世界和經濟這麼重要,那為什麼不成立一家公司,去生產一些大家都買得起的電動車呢?
網友3379343294:你的共和黨政客正在讓“自由市場”去處理新冠疫情呢!呵呵,目前來看幹得不錯!
“中國製造的車?會出什麼問題麼?”
“這種車不可能透過碰撞測試。”
“哇哦!這車也太醜了吧!”
“不用了,謝謝,我寧願走路。”
“是時候搞點巨大的‘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貼紙了……說真的,這種小車不應該率先在德州投放,而是應該在羅德島州。”(ps:羅德島州是美國最小的一個州)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買這些車!”
“這是電動版的Yugo汽車嗎?”(YUGO為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國產汽車品牌,因質量堪憂而一直在汽車界被揶揄。)
如果康迪K23、K27在中國銷售,你覺得有市場嗎?
文 | 鹿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