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最令家長操心的事情,莫過於帶娃了,所有的寶媽和寶爸基本上都想要把最好的東西給到寶寶,也都希望寶寶在健康幸福的環境下成長。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總會讓寶媽和寶爸們操碎了心,尤其是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更會變得手足無措。奶爸今天就盤點育兒的10條黑名單,看看家長們有沒有被提名。

  1、給寶寶吃堅果、果凍、湯圓

  堅果類的食物、果凍、葡萄、湯圓等,不易嚼碎的食物,都很容易發生異物卡喉的情況,嚴重者會導致異物卡喉窒息,在幾分鐘之內造成大腦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死亡;還有部分寶寶會對堅果類的食物過敏。

  溫馨提示:給寶寶吃的東西家長要多加留意,給寶寶餵食時,建議選擇容易咀嚼、吞嚥、不容易過敏的的食物。

  2、給寶寶吃清火寶等奶粉去火產品

  許多奶粉伴侶都打折清火調腸胃的旗號,實際上這些奶粉伴侶對寶寶身體又害無益。經常聽到的“植物精華”成分,會增加寶寶的身體負擔,還有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溫馨提示:寶寶上火的原因,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衝奶粉的方法不正確,衝奶粉的水沒有按照比例新增,水少了,也會造成寶寶上火的情況。正常的奶粉配方中會有充足的DHA,不需要額外補充奶粉伴侶。

  3、給1歲內的寶寶吃蜂蜜

  蜂蜜在釀造、運輸和儲存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肉毒桿菌的汙染。寶寶抵抗力比較弱,食用蜂蜜很容易引起肉毒桿菌食物中毒,家長本身有對花粉過敏的情況,也很有可能會引起寶寶過敏。

  溫馨提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營養學會有關幼兒膳食營養要求,半歲以內的嬰兒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奶爸覺得,1歲內寶寶最好的飲料應該是白開水。

  4、給寶寶輔食新增兒童醬油

  家長要是有仔細看兒童醬油的成分,會發現成分中的各種食品新增劑其實跟成人用的醬油是沒什麼太大區別的。很多兒童醬油中含有鹽,而寶寶的發育還沒完全,要是過早食用鹽,鹽中的鈉會造成寶寶的腎臟負擔。過早的使用調味料,也會引起寶寶挑食的情況。

  溫馨提示:寶寶1歲之後,可以適當的新增鹽,建議控制在每天1克左右,最多不能超過2克。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5、家長嚼食後喂寶寶

  家長嚼食後喂寶寶,要是家長有口腔潰瘍或其他傳染病的情況,很容易造成疾病傳染,致齲菌也是從大人口腔中傳染來的。經常有嚼食後給寶寶餵食的習慣,也很容易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

  建議:用正確的方式餵養寶寶,寶寶的餐具也要專用。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2017-10-16)


  一般情況下,在霜降的時候,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尤其是飲食習俗,比如山東霜降吃蘿蔔,臺灣霜降吃鴨子以及福建霜降吃柿子等等。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霜降吃什麼傳統食物

  福建霜降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柿子不但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還可以補虛、解酒、止咳、利腸、除熱、止血,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被譽為“最甜的金果子”,而霜降節氣之後,被霜打過的柿子更是絕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貴,還能滋補身體,因此福建人都習慣了在“霜降”前後買上幾斤回家慢慢品嚐。

  不過,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使這些營養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導致這些礦物質缺乏。又因為柿子中含糖較多,所以人們吃柿子比吃同樣數量的蘋果、生梨更有飽腹感,從而會影響食慾,並減少正餐的攝入。一般認為,不在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不超過200克為宜。

  廣西霜降吃牛肉

  大陸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痠軟和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髮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物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

  山東霜降吃蘿蔔

  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秋後蘿蔔賽人參。蘿蔔是種家常菜,也被認為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生吃,涼拌著吃,做成熱菜、湯飲、粥品、主食,甚至還能做成藥膳。白蘿蔔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蘿蔔一是下氣,解腹脹之圍;二是白蘿蔔入肺,肺應秋季,白蘿蔔可以加強肺的“肅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腸運動,“肺與大腸相表裡”。

  蘿蔔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進新陳代謝作用,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可以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能夠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對於脾虛便溏、大便不成形腸蠕動亢進的病人應該慎用,或加入少量生薑之後食用。

  白蘿蔔、青橄欖各適量,煎水代茶飲,預防治療流行性感冒;生白蘿蔔250g米醋適量。將蘿蔔洗淨切成小的薄片,放花椒、食鹽少許,加米醋浸4小時即可。食用時淋香油,佐餐食用,每日2次,辛涼解表,消食解毒。用於治療便秘、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動脈硬化等,也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

  臺灣霜降吃鴨子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

  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闆們嘴都合不攏了。

  鴨屬於水禽,鴨肉味甘、無毒,有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的功效,可用於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經常食用鴨肉對體弱陰虛、水腫食少、大便乾燥、低熱不退者最為有益。夏秋的燥熱季節最適合吃鴨子。

  鴨肉富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其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易於消化。此外,鴨肉中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化學成分和橄欖油很相似,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100克鴨肉裡面大概含有300毫克的鉀,鉀跟心臟節律有關,而且鉀高了能夠對抗鈉。而高鈉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原因,所以,平時多吃點鴨肉取代其他的肉菜,是非常健康的。

  臺南霜降吃白柚

  霜降時臺灣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經成熟準備收割,也是臺南麻豆鎮白柚的收穫期,白柚具有降低血壓和退熱的療效。南部的高雄和屏東東港有硼串和目賊等魚類,北部的淡水出海口有龍蝦。另外十月二十五日是臺灣光復節。

  霜降時節也是吃柚子的最佳時機,因為柚子大概十月底,十一月初成熟。這個時候的柚子不僅水分多、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益的水果。柚子適宜消化不良者食用;適宜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氣喘者食用;適宜飲酒過量後食用,酒後鮮食柚子,可使唇齒留香。

  吃兔肉

  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牛肉也吃兔肉,尤其是在霜降期間,非常盛行食兔肉進補。兔肉尤其適宜老人、婦女食用,同時也是肥胖者和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肉食,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及經期女性、有明顯陽虛症狀的女子、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兔肉。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霜降節氣飲食推薦

  主食推薦

  1、松子粥

  取松子25克,粳米100克,食鹽適量。將松子仁、粳米分別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食鹽,旺火燒沸後再改小火煮成粥。常飲此粥可預防秋季的肺燥咳嗽,腸燥便秘。

  主打蔬菜

  1、黃豆芽

  黃豆發芽後由於酶的作用,更多的磷、鋅等礦物質易被人體吸收,維生素B2、胡蘿蔔素等高於黃豆十多倍。

  2、洋蔥

  洋蔥清熱化痰,降脂、降糖。近年醫學研究發現,洋蔥內含有降血糖的物質——甲磺丁脲,常食對糖尿病人頗有益處。

  果品推薦

  1、山楂

  山楂有擴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含量和強心作用,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南瓜子

  南瓜子有止咳、驅蟲的作用。如身覺乏力,面色萎黃,食慾不振,可經常與花生仁、胡麻仁同服,不限量。

  3、栗子

  板栗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者食用。

  霜降時節飲食養生原則

  霜降節氣為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由於脾胃功能過於旺盛,易導致胃病的發出。所以此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耗熱量增多,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慾改善,食量增加,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影響已有潰瘍的修復;深秋及冬天外出,氣溫較低,且難免吸入一些冷空氣,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營養供應減少,破壞了胃腸粘膜的防禦屏障,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

  “霜降”之時已經進入深秋,中醫認為此季節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肺臟。因此,此時飲食養生適合的是“平補”。適宜的食物有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此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引發疾病。

  “霜降”後一般是進補的好時候,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以保暖潤燥健脾養胃為主,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雪裡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還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藥、藕、荸薺,都是這個時節適宜吃的食物。此外,還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棗、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2017-10-20)


  在日常生活中,雖然微信簡訊非常頻繁。但是賀卡的心意更加濃厚。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重陽節賀卡手工製作和重陽節賀卡祝福語大全!

  重陽節賀卡手工製作

  材料:尺子、剪刀、彩筆、鉛筆、橡皮、簽字筆、膠水,彩色卡紙。

  製作步驟

  第一步:挑選自己喜歡的彩色卡紙顏色,將卡紙折成三等分的大小。

  第二步:合起來如圖所示。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第三步:在封面頁用鉛筆畫出一個愛心桃的形狀,然後用小剪刀剪下來。

  第四步:在剪下來的小愛心桃形狀的卡紙上寫上祝福的話。

  第五步:把寫有祝福話語的愛心卡紙,貼在賀卡最裡面。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第六步:開始裝飾封面,畫好花邊,寫上重陽快樂的字樣,在鏤空的桃心裡寫字或者畫些喜歡的圖案。

  重陽節賀卡祝福語大全

  老年時最大的安慰莫過於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祝重陽節快樂!

  年輕人是春天的美,而老人則能使人體味到一種秋天的成熟和坦率。重陽節快樂!

  夜夜的相思,天天的思念,遠方的你,在重陽節節,雖然寂寞,但卻如此美麗!因為有我真心的祝福!

  雙喜臨門,佳期欣逢佳日;三陽播彩,小陽春疊重陽。重陽節快樂。

  但是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重陽節快樂!

  三三令節春時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陽鶴添壽,願秋風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輕!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秋風徐徐,重陽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備好香醇的菊酒,等著與你分享。

  古楓吐豔,晚菊傲霜。在這豐收的季節裡,祝你事業有成,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古楓吐豔,晚菊傲霜。在這豐收的季節裡,祝你事業有成,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古楓吐豔,晚菊傲霜。在這豐收的季節裡,祝你事業有成,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重陽節,也是老人的節日,爸、媽,我在遠方為你們祈禱,祝您們長命百歲,身體康健!

  重陽節到了!在這個豐收的季節裡,祝願你:事業豐收,薪水豐收,愛情豐收,歡樂永相隨!

  重陽節快樂!因為牽了你的手,所以我要抓住你的手。給你幸福給你快樂相伴永遠!我愛你!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登高

  因為民間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是一項流傳已久的活動。從李白的“樂遊原上清秋節”,李商隱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王維的“遙望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詩句中已可窺見重陽登高的風貌。

  賞菊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所以在重陽節這天也有賞菊的風俗。這個風俗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佩茱萸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佩菊花

  在宋元之後,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重陽節越來越流行的是佩戴菊花。其中的緣由要從重陽節風俗的意義去理解,重陽在早期民眾的時間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著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翁”(茱萸)。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正值菊花盛開,所以古代曾經把重陽節稱之為“菊花節”。而在重陽節飲菊花酒,也是古代流行過的一種民間風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古人甚至把菊花酒稱之為“不老方”,《太清記》中就記述了一種“不老方”謂:“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麵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栗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隨意、簡易。重陽節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昇”、“百事俱高”之意。

  (2017-10-20)


  風俗者,係指歷代相襲積久而成的風尚和習俗,古書上也有“上導之為風,下行之為俗”的說法。如是形成習慣,代代傳承形成風俗。

  俗話說“俗隨時變”,歷來風俗的變遷總是和社會的變遷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莊浪縣地處黃河一級支流渭水流域,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息、繁衍,是傳說中伏羲氏、女媧氏的活動區域之一。莊浪的今昔,承載著豐厚的文化與歷史的變遷。處在新時期的莊浪,不僅僅在經濟、文化上發生著巨大變革,習俗與風尚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移風易俗成為時代的潮流。一批屬於封建迷信、愚味落後的社會習俗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社會主義改良後的新習俗,這種新習俗和傳統習俗共同存在,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局面。

  窺斑見豹,我們從服飾大致可以窺見近代莊浪人穿衣習俗變遷之脈絡。

  在社會風俗範疇,就沒有一樣東西能像是服飾一樣,在徹徹底底的變革。莊浪的服飾習俗源遠流長,各個時代都有絢麗多彩的服飾。它是當地物質生活、歷史時期、價值觀念、個性特徵等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反映。

  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莊浪是全省18個乾旱縣和國扶貧困縣,自古就有“苦甲天下”之說。在靠天吃飯的日子裡,吃飯尚且成為問題,穿衣服就更簡單了。

  簡單歸簡單,但也在慢慢地發展著。莊浪人受傳統文化涵養,醇厚憨直,但較為閉塞的交通和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的資訊,人們安貧克己,接受新生事務較慢。建國後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一直是老粗布為主,基本上屬於自給。那個時期,紡織工具主要是用棉花紡細棉線的手搖紡車和用麻紡粗線的腳踏紡車,自制的擰車、線杆等捻線工具,在農村一直到70年代後期才停用。

  老粗布、白洋布佔據了莊浪民間服飾好長時間,一直髮展到後來的單面咔嘰、雙面咔嘰等布料。那時候,有一套藍色的單名咔嘰,一直就穿著洗到發白,身上補丁摞上補丁。但這也是最好的衣服了,村裡誰有這麼一套衣服,還是很風光的。後來出現了華達呢、條絨等,質量最好的算是華達呢了,布質緊密、厚實、耐磨。

  衣服式樣上也很簡單,建國以前的大襟式長衫、對胸式短衫褲是“傳統”服飾。隨著社會發展,在50年代,中老年男人的長布衫,中老年婦女的套褲,逐漸被淘汰。

  在60年代,老年男人戴的瓜皮帽,用羊毛擀制的氈帽、氈襖、氈靴,自縫粗布襪等慢慢也被淘汰。60年代流行三個口袋的學生服,用藍色的華達呢或單面咔嘰做的學生服,是最普遍的服飾。

  老年婦女裹頭用的包頭,女人穿的大襟衣服,羊毛織成裹腳腿的毛褳子、手工挽的布紐子等,在70年代也慢慢地淘汰。開始慢慢流行起大眾服和中山服,區別是大眾服四個口袋全部是暗裝,中山服的四個口袋是明裝。能穿起中山服的大多是每個月拿三四十塊錢工資的幹部,老百姓卻是穿的人很少。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中山裝,與上個世紀20年代全國開始流行的時間相比,我們落後了整整50多年。

  當時社會上的順口溜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缺衣少穿的年代讓我們的父輩養成了極為節儉和勤勞的生活習慣。穿的衣服就那麼幾種,都是普通的布,自家做的布衣布鞋,而且只有新年的時候才可能有一件新衣服。為了節省布料,哥哥姐姐的衣服穿小了就給弟弟妹妹,秋天的衣服把袖子、褲腿一改就成了春天的衣服……

  80年代,莊浪開始流行西服,服飾逐漸多元化。現在無法考究莊浪最先穿西裝的是誰,但步入而立之年的人,都是小時候穿中山服,帶鴨舌帽,後來穿西服、夾克衫、牛仔服長大的。毋容置疑,從服飾的變化上可以看出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看出時代的進步和人們觀念的轉變。

  如今,每個家庭不分男女老少,每人都有好多套衣服,春夏秋冬齊備,而且不斷更新款式。男女老少各種成品服裝,品種繁多,款式各異,任由選購。色彩鮮豔的各式服裝成為人們愛美的首選服,男女老幼一年四季的便裝、套裝、休閒服、禮服等應有盡有。思想觀念更開放,服飾急速變化,強調個性已成為人們的一種時尚。全縣的服裝市場也越來越繁榮,萬家和、萬家樂、天天、武漢服裝、億客隆等大小服裝超市、門市部不下百家。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曾經是國服的長袍馬褂已經是很遙遠的記憶,唯有旗袍還出現在禮儀生活之中,連中山服都退出歷史舞臺時,時裝領導了服飾文化的新潮流。流行色彩和款式成為時尚,絢麗多彩成為新時期服飾主題。

  (2017-10-22)


  但願人長久

  天涯共明月

  中秋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團圓節

  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

  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

  拜月、吃月餅

  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當然,在眾多習俗中總有脫俗的

  總有些奇葩的習俗讓人

  或是大笑,或是驚呆

  今天,小編就帶你來領略下

  那些奇葩的中秋節習俗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偷吃

  在湖南省與貴州省交界的懷化地區,流傳“偷吃”風俗。平時,鄉親們對小偷深惡痛絕,可是在中秋這天,家家大門、後門都半掩半開,還為“小偷”準備豐盛的瓜果、月餅等,明知“小偷”進了屋,全家都裝聾作啞,視而不見,且被“偷吃”得越多越高興。

  罵中秋

  在廣西壯族地區,有一個非常怪的中秋習俗,叫做“罵中秋”。相傳古代有位美麗的姑娘,不喜歡虛假的甜言蜜語,有個青年人在中秋之夜,當眾痛罵偷了姑娘甘蔗的人,而被姑娘愛上並嫁給了他。從此,當地形成一種青年人以惡作劇引人發罵的風俗。當地風俗認為中秋之夜被罵得越多,就越長壽。

  偷菜求郎

  中秋之夜,在臺灣流傳著一種有趣的“偷菜求郎”習俗。中秋之夜,姑娘們踏著月光,往別人家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摘到後便預示其能遇到如意郎君。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走月

  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舊時南京人“走月”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凡沒生兒子的已婚婦女,要去遊夫子廟,隨後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偷瓜送子

  貴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瓜送子”習俗。要是誰家不生小孩,村裡好心的小夥便在中秋這天趁著明亮的月光,來到地裡,偷摘一個大冬瓜,刻畫出小孩的模 樣,再把準備好的小孩衣服套上,用竹籃裝好後敲鑼打鼓抬到這戶人家,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後,將瓜放在床上與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將冬瓜煮熟進食,要是以後懷了 孕,受瓜人得好好感謝這群小夥。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聽香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灣地區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 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佔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佔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燒塔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灣地區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 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佔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佔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拋帕招親

  在我國福建一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一般是於廣場中搭一彩臺,佈置成月宮景狀,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將一些 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如有人接到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在交還手帕時,若“嫦娥”喜歡,則可交友往來, 情投意合者便可喜結良緣。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2017-10-06)


  人力搬動房子,是舊時代鄉鎮地區的風俗,難得一見。(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10月1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在久遠的年代,搬家是一種動員百人的勞力活,你會看見數以百計的村民合力抬動一間房子,一步一步的移動,從一處到另一處。這種人力搬屋的文化,卻是人類發展的一種智慧體現,它充份發揮睦鄰精神,展現團結就是力量!

  不過對現代人而言,這種“搬家”模式大家只聽說,或者在舊照片和影片中見過,不曾目睹和經歷。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人力不足,丹土生華裔協會出動挖泥車助力。(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葉興再(右)發號司令,和村民各就各位,移動房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日前,作為馬來西亞吉蘭丹土生華裔文物館的百年老房,就進行了搬動,重現人力搬運房子的傳統風俗。

  儘管僅僅移動6公尺的位置,但卻耗費了1天半的時間才完成。

  這間百年老房坐落在丹那美拉市花園住宅區的萬阿末路,面積是208平方公尺。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葉興再(右)發號司令,和村民各就各位,移動房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老房全採用“真艾木”(Chengal)興建,結構紮實,建築風格保留得完整,富有土生華人的文化和傳統建築面貌。

  林永隆:出動挖泥車助力

  為文物館專案穿針引線的工藝大學教授林永隆說,百年高腳屋共有24個柱子,還沒計算小支的柱子,每一支大支的柱子必須要有4個人一起搬動,至少需要整百人協助。

  “原本預算一次過百人一起移動房子,但是人數分成兩批,在遷移時會比較吃力,因此出動挖泥車助力。”他說,搬屋子的文化很有趣,這種文化以前有,只是現今生活難以看見。其實這樣的文化是非常好的,可以緊密社群聯絡,凝聚甘榜人的力量和心,這種精神值得傳承。

  村民守望相助,重現人力搬動房子的風俗。(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建築結構較複雜

  另外,他指出,葉英明老先生的舊居,是非常特殊及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這種建築在20年代的馬來亞非常流行,只有有錢人才有能力建築,因為它的結構比較複雜,看起來很現代感。因此,這間房子也彰顯了葉老當時的社會地位。

  他說,當時,這種款式的房子作為華人傳統房子是相常少見的,因為必須聘請有名的馬來工匠來興建。“它是從傳統進化成現代的一種過渡期建築風格的房子。由於傢俱文化的引入,因為要擺放傢俱,所這種房子比早期的傳統房子的屋身比例更高。”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工匠在屋子下方的柱子四周架上木條,再使用圓形鐵管的滾動原理,對房子進行人力移動。(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他還說,這種轉型中的建築風格的房子,是非常少有的,而且全馬乃至全世界,只有吉蘭丹州有。因此,應該受到保護和珍惜。吉蘭丹土生華人其實是選擇性的融入了一種馬來人的生活方式,比如你去到他們的家裡,通常只看得見一種傢俱,就是神桌,而高腳屋的地板就是他們日常生活及活動的平臺。他們的生活就是坐在地板上,睡在地板上,吃飯也在地板上,幾乎做什麼都在地板上。

  這種文化在建築結構上體顯,所以說,建築是一面文化的鏡子,這種房子是一種文化交融的遺產!“吉蘭丹其實有許多建築風格特別的高腳老房子,大家不要覺得這種房子的老舊而感到丟臉,實際上,它就是一塊寶。”林永隆表示。

  林慶豐:儲存祖輩回憶

  吉蘭丹土生華裔協會主席林慶豐指出,該會成立於1989年,全丹目前有3000多名會員,加入的會員,父親及孩子都必須在吉蘭丹出生,而該會致力於打造文物館,旨在儲存祖輩的回憶。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林慶豐(左)也是首次親自參與遷移工程,很有成就感。(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他說,古時候傳統屋子,若要進行搬遷是要用人力扛走一棟房子。這種群體的勞動,是要相互扶持與配合才能辦成,這也是土生華裔的精神所在。

  “對城市人來說,這個舉動簡直是匪夷所思。其實,這是舊時代鄉鎮地區的風俗,是難得一見的,也是我們第一次參與的。”

  “以前我也只是老聽人家說過,這是我第一次親自參與遷移工程,很有成就感。”

  黃國華:第一次接觸人力搬屋

  促成這次人力“搬屋”計劃者,除了有一班來自各地的吉蘭丹土生華裔協會會員獻力,其幕後功臣更少不了策劃及探索這次搬運技術的退休建築工,即現年67歲的黃國華。

  黃國華本身從末接觸過這種人力搬家或移動房子的工作,他也是經過一番摸索和構思,才決定在屋子下方的柱子四周架上木條,再使用圓形鐵管的滾動原理,對房子進行人力移動。

  黃國華利用了5天的時間,和數位馬來工匠完成有關架設,總執行工匠是61歲的仄依布拉欣。“我也是第一次接觸,以前從來也沒有學習過這些技術,即然要移動,唯有想辦法咯。”

  葉興再:高腳屋經歷2次“遷移”

  說到這間擁有百年曆史的傳統高腳屋,不得不提起葉氏家族的大家長,已故葉英明老先生。他是吉蘭丹土生華裔文物館主席葉興再的祖父。

  這間百年老屋是1920年建成,是葉英明的舊居。之後由葉興再的父親,已故葉文央老先生繼承。

  葉興再是3年前知悉丹土生華裔協會正在尋找地方興建文物館,於是與父親葉文央商量,得到父親的同意,捐獻這座高腳屋給丹土生華裔協會,作為永久文物館。

  這間高腳屋經歷了2次“遷移”,第一次是從逾300公尺外搬動至現址,而這一次,只進行了6公尺的挪位。“房子第一次遷移是在80年代,當時也是號召村民一起抬動高腳屋,大概移動了300多公尺,當時借用人力方式完成。”

  葉興再受詢時說,這間房子在經過第一次搬遷後,就不曾移動,由於要發展成為文物館,所以進行了詳細的土地測量。未料測量後發現,老房子離地界很近,屋頂則越過了隔鄰的土地範圍,為了長遠打算,因此展開了這一次的短距移位。

  該協會分別於2個週末,先後花了一天半的時間,號召了百名村民,齊心合力地把文物館建築進行移位。

  黃崇銳:受泰國民間文化影響

  這次百年老房的搬動過程,也獲得吉蘭丹華人文化及歷史協會會長黃崇銳到場瞭解情況。

  黃崇銳認為,土生華人的這種傳統搬家文化,或多或少是受到泰國民間文化的一種影響。因為丹土生華人受泰國人的影響,比馬來人多,而第一代華人到來丹州,娶的多數是泰國女子,又或者入贅。

  不過,這種文化實際源自那裡,他則表示無從考究。黃崇銳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傳統華裔房子進行人力搬遷,這是值得記錄和見證的。

  葉亞紀(28歲):人生難得一次經歷

  “很榮幸能夠參與這歷史性的的一刻,我想,這可能是我這一生人難得一次的經歷了。這項活動很有意義,能夠參與其中,我有一股莫名的成就感。”

  李勇璁(23歲):更瞭解土生華裔文化

  “我也是第一次參與人力搬屋活動,真的還蠻吃力的。不過,我很高興自己有幸參與這種傳統活動,以對土生華裔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

  (2017-10-16)


  茶起源於中國,歷史悠久,在我國各地飲茶的風俗又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地迥異不同的茶俗......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品龍井:

  品龍井茶,主要流行於江、浙、瀘的大、中城市。品飲龍井茶,要做到:

  一要境雅,即自然環境、品飲環境優雅;

  二要水淨,即泡茶用水潔淨;

  三要具精,泡茶用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為上。倘用蓋碗沖泡,則無須加蓋;

  四要藝巧,即要適情,即要有閒情逸致,拋卻煩悶瑣事,方有興味品茶。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啜工夫茶:

  啜工夫茶,流行於廣東、福建、臺灣等地,習慣用小杯啜飲。現在,這種品茶方法,已在全國的一些大中城市興起。

  實踐證明,要真正領略到啜工夫茶的妙趣,昇華到藝術享受的境界,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即上好的烏龍茶,精巧的工夫茶具,以及富含文化的淪飲法。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技藝雙全蓋碗茶:

  喝蓋碗茶的習俗,在中國漢民族居住地都可見到,但用得最普遍的要數西南地區的四川。人稱:中國茶館數四川,成都茶館甲四川。

  四川人所說的蓋碗茶,其實就是用蓋碗泡的茶。

  用蓋碗泡茶,蓋碗蓋著,可以保溫;啟蓋後,可以涼茶;捏住蓋碗,還可推去茶湯表面的懸浮葉片,攪勻茶湯濃度;而端起碗託喝茶,可以不燙手;將茶碗放在桌上,有茶托保護,不會灼傷桌面。用蓋碗飲茶,既不失風雅情趣,又十分實用方便。

  “一盅兩件” 吃早茶:

  在中國南方,有吃早茶的風俗,尤其是嶺南,吃早茶的風氣更盛。吃早茶,既能充飢補營養,又能補水解渴生津。

  目前中國的一些大中城市都有供應早茶的,而最具代表性的,則是羊城廣州和香港、澳門特區的早茶。

  早茶具有茶飲、茶食和茶文化的共性。說它是茶飲,就是保留著飲茶的基本內容;說它是吃茶,就在於它在飲茶的同時,還用食品佐茶;說它是吃早茶,是因為那裡的人們,特別注重早晨上茶樓吃茶。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趁熱暢飲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習俗,主要流行於中國的北方,在車站碼頭、道路兩旁,直至車間工地、田頭農舍,隨處可見。

  尤其是北京的大碗茶,更為出名。喝大碗茶的場所,無須樓堂、館所,擺設也比較簡便,往往是一張方桌,幾根條凳,一把大茶壺,兩隻大木桶,幾隻粗瓷大碗。

  因此,通常在門前屋簷下,或搭個簡易涼棚,以茶攤形式出現,主要為過往客人祛暑解渴提供方便。

  止渴生津喝涼茶:

  喝涼茶的習俗,多見於中國南方。在南方地區,凡過往行人較為集中的地方,如公園門前,半路涼亭、車站碼頭、街頭巷尾,直至工地田間,都有涼茶出售和供應。

  涼茶性寒,在南方溼熱之地,喝一杯涼茶,即收清涼、止渴、生津之功效。涼茶除了清茶外,往往還滲入一些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植物配料。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精心待客九道茶:

  九道茶,多見於昆明地區書香門第的家庭,他們接待嘉賓時,不但要求品茗環境的整潔和美觀;

  同時,更需要沏茶有道,泡茶有藝,須有九道程式,即選茶、溫器、投茶、淪茶、勻茶、斟茶、敬茶和呷茶。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桃花源裡喝擂茶:

  主要流行於湖南西部的擂茶,又名三生湯,是用生葉、生薑和生苡仁等三種生原料,經混合碾碎價水後,烹煮而成,故而得名。

  擂茶,既是充飢解渴的食物,又是祛邪去寒的良藥。

  (2017-10-03)


  盤點重陽習俗:老長沙的重陽節這樣過

  2017-10-25

  騰訊大湘網綜合

  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為重陽節,主要節俗是登高、賞菊、插茱萸。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茱萸泛酒、蒸麵為糕,登高劇酒為樂,效桓景之避災。 ——《長沙縣誌》 【重陽糕上插令旗】十餘年前,長沙城內早點攤上的涼發糕和千層糕,被認為是老長沙“重陽糕”這一節令美食的傳承和遺留。不過,現在長沙城內,涼發糕和千層糕卻早已找不到蹤影,唯有火宮殿中的腦髓卷,略為接近“重陽糕”遺意。民國時期,每到重陽佳節,三吉齋、九如齋、朱稻香村等店,即對外銷售重陽糕。此時重陽糕已呈多種做法。(圖片來源於網路) (來自:騰訊大湘網綜合)

  (圖片來源於網路)最常見的是“涼發糕”式樣,但發糕中,摻有棗、慄、枸杞等,茶館中多銷售千層糕,以應節。無論涼發糕還是千層糕,上面必遍撒紅綠絲,在重陽當天還插上很多彩色小旗,旗上書有“令”字,據說是為了吉祥。 (來自:騰訊大湘網綜合)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擠”划子去登高 】(圖片來源於網路)重陽節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重陽踏秋、會友等習俗。晚清民國時期,人們重陽時節紛紛前往對河的嶽麓山登高。渡湘江過河的人太多,因此難免要“擠”划子。晚清時期何紹基詩中所寫“多少過江詩酒伴,前遊十載笑匆匆”中有自注雲重陽節“嶽麓登高者頗多”,而1933年10月28日《湖南國民日報》則留有具體資料稱,“長沙重九,照例登高,是故嶽麓山頭,遊人如織,攘往熙來……登高男女,不下2萬人……” (來自:騰訊大湘網綜合)

  (圖片來源於網路)長沙地區,重陽常多風雨。如果下雨,老長沙人還是會去“登高”。不過這種“登高”的方式很奇特,即在重陽必食的“重陽糕”旁,點蠟燭(燈)數支(盞),有“燈”有“糕”,於是也算重陽“燈糕”(登高)了。 (來自:騰訊大湘網綜合)

  【菊花事業有人知 】(圖片來源於網路)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來自:騰訊大湘網綜合)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圖片來源於網路)長沙城與菊花的緣分源遠流長。宋代長沙即已培植出名優品種,到民國之時,長沙城內出現大量花圃。每屆重陽,天心公園、朱家花園等公園和私園,都會舉辦菊花展。尤以韭菜園孤兒院分院、文運街楚怡學校舉辦的菊展最出名、最有意義。1929年深秋,孤兒院曹孟其及楚怡學校校長陳潤霖共同發起“菊花會”,並由曹孟其與張輝瓚等聯名遍告在省官紳賞菊,意在發放認捐的“菊花券”向社會求助,為孤兒院募捐,深得社會好評。如今,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天心公園等都會相繼出現菊展,各處花圃,更是秋色滿園。 (來自:騰訊大湘網綜合)

  【飲酒吃蟹祈吉祥】(圖片來源於網路)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來自:騰訊大湘網綜合)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圖片來源於網路)九月初九,正是菊黃蟹肥時。每年的重陽日,長沙都會有飲酒持螯、賞菊賦詩,種種消遣,不一而足。長沙年輕作家高曼君曾記事說,長沙的重九日,“我同犖如、軺生、壺公還有幾位年輕友人,都是聚在一處的,我們拼命喝酒,拼命剝蟹子,吃醉了,便拿筆大做其歪詩。”年輕作家高曼君在民國時期的《重陽記事》,反映長沙老重陽仍保留有極風雅之詩性。 (來自:騰訊大湘網綜合)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晴༒天༻꧂”:可以出去打野戰了。過了重陽樹林裡沒有蚊子和蛇其他毒蟲了???

  網友“。J1nnnnn ”:我的孩子這天出生所以取名九九,馬上就兩歲了,願他健健康康,禮貌孝順,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定要好。

  網友“沉☆浪子☆淪”:漣源人,我們那過重陽節要吃芋頭。不知道代表啥意義?

  網友“誠信贏天下”:我們過重陽節都要拜重陽,做蒿菜粑,送鴨子給岳父岳母,大家一起吃團圓飯,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網友“雲淡龍現”:重陽節也是敬老節,祝願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網友“基佬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568 字。

轉載請註明: 育兒黑名單大盤點, 這5條的熱榜排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