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現任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9年11月7日,國務院釋出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將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業務範圍限制,豐富市場供給,增強市場活力。此政策將對國內金融業的發展產生長遠而深刻的影響。
對銀行業而言,我國銀行業長期佔據金融市場主導地位,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在經歷2003年匯金注資、不良資產剝離、股份制改造、上市、增發等一系列資本市場操作之後,資本實力不斷增強,資產質量顯著改善。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我國五大銀行的規模和資本充足率始終處於高水平,並且整體保持較好的上升勢頭。在2019年英國銀行家雜誌全球前十大商業銀行排名(排名依據:一級資本、盈利能力、經營規模和經營效率等)中,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佔據了前四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五大銀行合計淨資產達到9.67萬億元,其中,累計從資本市場補充核心資本和其他一級資本達到1.84萬億元。連同負債融資等其他融資方式,五大銀行從資本市場累計募集資金達3.49萬億元,為業務發展提供了強大資金支援。
在大型國有銀行不斷藉助資本市場增強資本實力的同時,其他地方銀行、民營銀行、城商行等也紛紛利用資本市場擴充資本實力,補充了成千上萬億計的資本金,為面對外資的進入打下堅實基礎。銀行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以其雄厚的資本實力面對開放後國際金融機構的入局將絲毫不懼。
對證券行業而言,國內頭部券商領跑的整體格局已經基本形成,整體資本實力上也正穩步向國際水平靠攏。近年來在經紀業務、投資業務等傳統強項收入下滑的背景下,各大頭部券商為擴大融資融券、股票質押等業務規模,拓展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及海外市場等業務空間,透過各種方式尋求資本市場的支援,以實現收入增長、經營業績穩定。同時,監管層面也鼓勵券商上市,要求各證券公司重視資本補充工作,透過IPO、增資擴股等方式補充資本。多年來,以中信證券領頭的多家上市券商,包括華泰、海通、國泰君安、申萬宏源等,透過IPO、定增、配股、次級債等形式進行融資補充資本金,極大地擴張了自身實力。非上市券商也在籌謀擁抱資本市場,比如世紀證券、民生證券、英大證券等。2018年,華泰證券、申萬宏源及西部證券均完成了上百億元增資擴股,銀河證券也發行了160億元次級債。2019年,共有17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合計增資431.2億元。其中有13家增資擴股,2家新上市券商,以及2家新設證券公司。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披露的證券公司經營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133家證券公司淨資產為2.02萬億元。前五大券商(中信、海通、國君、華泰、廣發)的淨資產達到6724.6億元,其中從資本市場補充淨資產達到3030.9億元。加上次級債、短融、公司債、金融債等方式負債融資,五大券商累計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1.81萬億元。面對金融業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國內頭部券商們也都已做好充分準備。
對保險業而言,國內保險機構很早便積極謀求資本擴張,人保財險2003年11月在香港上市;中國人壽股份2003年12月在紐約和香港上市、2007年1月迴歸A股,實現“三地上市”等,除選擇上市外,保險公司也在積極謀求透過多種手段提升資本實力。2004年次級債融資渠道開啟後,成為保險公司融資的一個主要渠道。同時,隨著監管的進一步放開,保險機構開始進一步謀求發行資本補充債以提升資本實力,2019年,中國人壽等7家保險機構發行的資本債券規模就達566.5億元。從保險行業整體實力來看,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國保險公司累計淨資產達到2.48萬億元,已然具備一定的抵抗外來衝擊的能力。
對公募基金行業而言,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從起步到今天的二十多年間,始終保持著“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初心,充分發揮著防範金融風險和最佳化資源配置的獨特功能,以國家戰略為指引,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對中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公募基金行業已發展成為制度健全、運作規範、信託關係履行徹底、投資者權益保護充分的大眾理財行業,成為“破除剛兌,普惠金融”的典範。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披露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國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資產規模就達到約25.8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約14.8萬億元。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的資本實力仍比較弱,多是利用自身資本積累來擴充資本實力,方式簡單而單一,效果也很有限。根據Wind及相關披露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國內淨資產規模靠前的十大基金公司淨資產總額僅約為680.8億元人民幣,十家合計不到100億美元,資本實力在國內與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相比差距巨大。對比世界巨頭,也相去甚遠。截至2019年12月31日,僅貝萊德(Blackrock)一家淨資產就達到349億美元,景順(Invesco)是147億美元,北方信託(NorthernTrustAssetManagement)是111億美元。境內資產管理公司面對著金融業對外開放帶來的衝擊,需要在資本實力上做更充分的準備。
資本實力對於資管機構的重要性不僅限於流動性的補充,夯實風險防範基礎等底線作用,更是與資管機構長期發展和成長能力密切相關。對資管機構來說,未來發展布局如規模擴張、子公司設立、業務創新、產品線佈局、人才激勵、兼併收購、科技金融等各領域都需要大量資本消耗:業務規模的擴增需要極具競爭力的持續投入;業務創新需要強大的資本實力支撐;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快速佈局產品線需要加大資本投入;為實現彎道超車,適時透過兼併收購方式補齊短板、增強實力,是資管機構未來發展亟需採取的重要手段,而兼併收購需要強大的資本實力作支撐;加強資訊系統建設、深耕科技金融、提升智慧化和科技水平,高水平持續投入必不可少。
因此,資本實力是資產管理行業做大做強的重要保證。資管行業尤其是公募基金公司,應借鑑銀行、證券、保險業的發展經驗,透過積極籌劃上市等方式,迅速擴充資本實力,突破資本約束,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典型的資管機構之一,肩負推動普惠金融的使命,秉持“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資產管理本源,以專業的投研能力和資管能力,樹立了為大眾理財服務的標杆。面對外來資本的進入和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衝擊,更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做大做強。
(文中圖片由南方基金授權中國日報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