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紓困,以新機制釋放新動能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資訊化與網路經濟室主任姜奇平
光明日報記者 邱玥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日前釋出《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通知,旨在進一步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新經濟發展,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此次《實施方案》有何突出亮點,將釋放哪些紅利?對此,記者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資訊化與網路經濟室主任姜奇平。
創新賦能:抓住經濟結構轉型牛鼻子
在姜奇平看來,大力推進“上雲用數賦智”服務,以數字化轉型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當前形勢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創新性舉措。“這一行動背後的思路,涉及經濟結構轉型的根本性轉變,以及深層次矛盾的創新性解決。核心與亮點,是抓住了數字經濟中資本結構轉型這一牛鼻子。”姜奇平表示。
姜奇平說,以數字化轉型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特點是把解決企業短期脫困與長期現代化結合起來,也就是透過轉型謀取新的發展,透過數字化實現體系結構上的轉變,在經濟的週期性變化中以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總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企業普遍面臨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問題。姜奇平認為,“上雲用數賦智”樹立了一種數字化的新正規化。即:以打造數字化企業,構建數字化產業鏈,培育數字化生態為抓手,實現產業體系的現代化轉型。其核心是系統地實現生產要素從舊向新的動能轉換。在此基礎上,輔以平臺生態為主要內容的共享發展新機制,形成了新動能與新機制的有機結合。
“在這一思路指導下,《實施方案》將企業轉型與紓困結合,探索一條以轉型帶動發展的新路,以期構建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這一構想一旦實現,將從資源配置到機制設計,深刻改變現有中國經濟的面貌。”姜奇平說。
要素賦能:建立跨界融合數字化生態
《實施方案》提出,鼓勵傳統企業與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行業性平臺企業、金融機構等開展聯合創新,共享技術、通用性資產、資料、人才、市場、渠道、設施、中臺等資源,探索培育傳統行業服務型經濟;同時,加強數字化生產資料共享,透過平臺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中小微企業多次複用的形式,降低中小微企業執行成本。
針對《實施方案》中首次出現了“通用性資產”這一新概念,姜奇平表示,區別於專用資產,通用性資產的最大特點在於可以“多次複用”。“《實施方案》提出,利用可‘多次複用’的‘數字化生產資料’,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產,也將企業數字化的重心,從以往的自我技術裝備,轉向資產動能增進,對於有效支援實體經濟紓困,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姜奇平進一步指出,以資料流這一新要素,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等傳統生產要素,以此構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降低以實體方式實現同類功能產生的物質成本,將極大提高專業化與多樣化效率,實現高質量的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
姜奇平介紹,數字供應鏈體系的建立包含“裝置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數字化”“產業鏈數字化”“數字化生態”等內容,它們共同組成多層次的數字生態結構。“當前,率先實現數字化轉型的企業與擁有數字化供應鏈優勢的地區,在抵禦疫情衝擊能力方面,明顯超過滯後者一個數量級,充分說明了這一思路的現實可行性與必要性。”姜奇平說。
機制賦能:推行普惠性“上雲用數賦智”服務
《實施方案》提到,結合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探索建立政府—金融機構—平臺—中小微企業聯動機制。對此,姜奇平指出,政府與平臺的關係是“政府補平臺,平臺做服務”。其中,政府作用有兩個層次,一是提供完全的公共品,如公共服務;二是提供平臺中公共部分服務的補貼,即“政府補平臺”。“平臺做服務”是政府對平臺的建議,是“鼓勵”而不是強制。這裡的服務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不同,是充分發揮市場基礎作用與網路引領作用,但具有網路溢位效應的商業服務。
此外,《實施方案》提出,結合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鼓勵數字化生產資料分享,降低靈活就業門檻,激發多樣性紅利,支援網際網路企業、共享經濟平臺建立各類增值應用開發平臺、共享用工平臺、靈活就業保障平臺。“《實施方案》的制度設計思路,充分體現了共享發展的利益分配特點,將推動中國經濟的創新紅利得到更好釋放。”姜奇平認為。
“概括而言,‘上雲用數賦智’的含義是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賦智來實現。”姜奇平表示,“上雲”內含機制設計的系統性創新,“用數”包含資源配置的系統性創新。二者相結合,要達到的是“賦智”這一效果,即透過資料的固定成本均攤,實現規模經濟且範圍經濟,走出“轉型就無法紓困,紓困就無法轉型”的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 2020年05月11日 0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