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西安康拓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拓醫療”)向上交所上市委提交招股說明書,正式準備登陸科創板。
作為一家醫療器械類企業,康拓醫療的主營產品為PEEK材料神經外科產品及鈦材料神經外科產品。由於產品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骨骼,比如進行顱骨修復和頜面修復,因此屬於神經外科類高值耗材。
根據公司公佈的招股說明書資料,康拓醫療鈦材料神經外科產品近三年佔營收比重為70.49%,60.81%及50.11%;PEEK材料神經外科產品近三年佔營收比重為24.28%,34.71%及44.66%。兩者佔公司營收的比重達九成以上。
康拓醫療所深耕的市場,長期被國外兩家企業壟斷。隨著國內技術研發實力的不斷增強,這種局面正在被打破。康拓醫療在這一領域中扮演了追趕者的角色,而且敢於虎口拔牙,做得不錯。
但是花朵財經翻看公司的招股說明書,還存在幾個疑點。跨境併購標的的虧損問題,極高的管理費用已經超出行業平均水平,供應商集中背後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拷問都成為公司IPO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披露的事實。
「 1 」
跨境併購 但重要海外子公司虧損嚴重 產品曾被召回
康拓醫療一共擁有青松康業、HEALTH LEADER、TIOGA 三家全資子公司及 BIOPLATE 一家控股子公司。其中,TIOGA是公司持股平臺,而BIOPLATE才是公司海外市場的主力。
在招股說明書中,康拓醫療稱“”公司於2017 年收購(BIOPLATE),(其)承擔了境外研發、生產、銷售的職能。跨境管理向公司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管理層不能很好地滿足國際化管理的要求,可能對公司境外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如果境外業務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或者政治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匯率發生大幅波動,或因國際關係緊張、貿易制裁等無法預知的因素導致其他不可抗力等情形,可能對發行人境外業務的正常開展和持續發展帶來潛在不利影響。
BIOPLATE曾經在2017年出現在公司的供應商名單中。當時康拓醫療向BIOPLATE的採購額佔公司採購總額的比例為55.04%,超過50%,形成事實上的供應商集中。
也許是為了擺脫這種供應集中的局面,因此2017年,康拓醫療透過海外設立持股平臺的方式收購BIOPLATE。
強強聯合帶來的,應該是1 1大於2的財富效應和工藝水平的提升。
然而,收購之後,康拓醫療管理下的BIOPLATE卻出現虧損和產品召回事件。
2018年7月,相關媒體報道,北京市食藥監局官網今日釋出產品召回資訊,捷通埃默高(北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報告,由於涉及的產品原材料未經鈍化工藝,鈍化工藝用於材料表面美觀作用,對終產品效能和安全要求沒有影響的原因,Bioplate,Inc.對其生產的顱骨內固定系統(註冊或備案號:國械注進20173460171)主動召回。召回級別為三級。涉及產品的型號、規格及批次等詳細資訊見《醫療器械召回事件報告表》。
雖然BIOPLATE事後解釋,這次召回僅僅是因為產品表面未做“鈍化處理”,僅僅影響美觀。但是健康無小事,植入顱骨表面和頜面的材料,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癲癇等術後後遺症。
2019年,並表兩年後的BIOPLATE,淨利潤為-1155.15萬元。康拓醫療並未解釋為何併購之後BIOPLATE出現鉅額虧損的原因。難道是因為降價銷售材料給母公司?
難道是因為降價銷售材料給母公司?
「 2 」
毛利率低於同行,但管理費用率高企,超出行業平均水平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68.82%、76.41%和 79.72%,呈逐年下降趨勢。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 80.48%、78.50%、82.19%,保持穩定。可以看出,康拓醫療的公司毛利率和行業平均水平偏離度較高。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高企的管理費用率。
報告期內發行人管理費用分別為 1,600.73 萬元、2,837.39 萬元、3,187.37 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2.08%、25.91%、21.56%。
對於連年升高的管理費用,康拓醫療解釋為“2018 年管理費用率較2017年上升主要由於 2017 年9 月起將BIOPLATE子公司納入合併範圍所致,2019年隨著公司經營規模擴大,管理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下降。”
但是即便管理費用率在下降,但是和同行業可比公司進行比較,康拓醫療三年的管理費用率仍舊偏離行業平均的11.79%,6.7%和4.84%高達2-5倍左右。
而在虧損的情況下,公司仍舊對BIOPLATE關鍵管理人員支付薪酬484.22萬元。其中,有128.52萬元,是股份支付。
「 3 」
供應商集中,應收賬款計提政策偏離行業平均水平
近三年,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佔採購總額比例分別為85.57%,78.74%及75.81%,呈現明顯集中趨勢。同時,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大多是海外,尤其是美國公司。
這雖然和國際醫療行業的技術實力現狀有很大關聯。但我們不禁要對康拓醫療一旦面臨海外貨源中斷風險時,經營能否持續,打出一個問號。
除上游供應商集中外,下游的經銷商也給康拓醫療帶來困擾。其中一個細節,就是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齡計提壞賬政策。
同行業公司的壞賬計提政策,是產品在3年之內如果無法回收,則全額計提。但康拓醫療竟然將這個週期提高到5年以上。
從這個細節看,間接說明公司對於下游經銷商的控制能力較弱。但康拓醫療在招股說明書中特別強調“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 481.63 萬元、639.74 萬元及 456.81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6.64 %、5.84 %及 3.09%。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餘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較低,主要原因系公司銷售模式主要為經銷商模式,採用先款後貨的結算方式。”
先貨後款,應收賬款減少,似乎又說明康拓醫療對經銷商的業務控制能力較強。
經銷模式下的應收賬款減少和詭異的壞賬計提政策。
為何會使用這種前後矛盾的會計語言,似乎只有等康拓醫療自己來解釋了。